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徵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徵信

  為什麼需要徵信?如果您向銀行借錢,那麼銀行就需要瞭解您是誰;需要判斷您是否能按時還錢;以前是否借過錢,是不是有過借錢不還的記錄等。徵信出現前,您要向銀行提供一系列的證明材料:單位證明工資證明等;銀行的信貸員也要打電話給您單位上門拜訪。兩星期甚至更長的時間後,銀行才會告訴您是否給您借錢。現在,徵信出現了,銀行瞭解您信用狀況的方式變簡單了:他們把各自掌握的關於您的信用信息交給一個專門的機構彙總,由這個專門的機構給您建立一個 "信用檔案(即個人信用報告),再提供給各家銀行使用。這種銀行之間通過第三方機構共用信用信息的活動就是徵信,為的是提高效率,節省時間,快點兒給您辦事。有了徵信機構的介入,有了信用報告,您再向銀行借錢時,銀行信貸員徵得您的同意後,可以查查您的信用報告,再花點時間重點核實一些問題,便會很快告訴您銀行是否提供給您借款。在我國,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以下簡稱徵信中心)是建立您的"信用檔案",併為各商業銀行提供個人信用信息的專門機構。

  徵信活動的產生源於信用交易的產生和發展。信用是以償還為條件的價值運動的特殊形式,包括貨幣借貸和商品賒銷等形式,如銀行信用商業信用等。現代經濟是信用經濟,信用作為特定的經濟交易行為,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信用本質是一種債權債務關係,即授信者(債權人)相信受信者(債務人)具有償還能力,而同意受信者所作的未來償還的承諾。當商品經濟不發達時,信用交易的範圍很小,債權人比較容易瞭解對方的未來償還能力。但當商品經濟高度發達,信用交易的範圍日益廣泛時,特別是當信用交易擴散至全國、全球時,信用交易的一方想要瞭解對方的資信狀況就會極為困難。此時,瞭解市場交易主體的資信就成為—種需求,徵信活動也應運而生。可見,徵信實際上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發展的,是為信用活動提供的信用信息服務。

徵信的好處

  1.節省時間。銀行需要瞭解的很多信息都在您的信用報告里了,所以就不用再花那麼多時間去調查核實您在借款申請表上填報信息的真實性了。所以,徵信的第一個好處就是給您節省時間,幫您更快速地獲得借款。

  2.借款便利。俗話說"好借好還,再借不難"。如果您的信用報告反映您是一個按時還款、認真履約的人,銀行肯定喜歡您,不但能提供貸款、信用卡等信貸服務,還可能在金額、利率上給予優惠。

  3.信用提醒。如果信用報告中記載您曾經借錢不還,銀行在考慮是否給您提供貸款時必然要慎重對待。銀行極有可能讓您提供抵押、擔保,或降低貸款額度,或提高貸款利率,或者拒絕給您貸款。如果信用報告中反映您已經借了很多錢,銀行也會很慎重,擔心您負債過多難以承擔,可能會拒絕再給您提供貸款。由此提醒您珍惜自己的信用記錄,自覺積累自己的信用財富。

  4.公平信貸。徵信對您還有一大好處是,幫助您獲得更公平的信貸機會。徵信中心提供給銀行的是您信用歷史的客觀記錄,"讓事實說話",減少了信貸員的主觀感受個人情緒等因素對您貸款信用卡申請結果的影響,讓您得到更公平的信貸機會。

信用與徵信的區別

  信用,主要是指借錢還錢、先消費後付款等經濟活動;徵信指的是專業化的信用信息服務,為了讓大家更方便地借錢,通過第三方機構將每個人的信用信息集中起來,在需要的時候供您和信貸機構使用。

徵信機構的分類

  1、按業務模式可分為企業徵信和個人徵信兩類

  企業徵信主要是收集企業信用信息、生產企業信用產品的機構;個人徵信主要是收集個人信用信息、生產個人信用產品的機構。有些國家這兩種業務類型由一個機構完成,也有的國家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機構分別完成,或者在一個國家內既有單獨從事個人徵信的機構,也有從事個人和企業兩種徵信業務類型的機構,一般都不加以限制,由徵信機構根據實際情況自主決定。美國的徵信機構主要有三種業務模式

  (1)資本市場信用評估機構,其評估對象為股票債券和大型基建項目;

  (2)商業市場評估機構,也稱為企業徵信服務公司,其評估對象為各類大中小企業;

  (3)個人消費市場評估機梅,其徵信對象為消費者個人。

  2、按服務對象可分為信貸徵信、商業徵信、雇佣徵信以及其他徵信

  信貸徵信主要服務對象是金融機構,為信貸決策提供支持;商業徵信主要服務對象是批發商零售商,為賒銷決策提供支持;雇用徵信主要服務對象是雇主,為雇主用人決策提供支持;另外,還有其他一些徵信活動,諸如市場調查債權處理,動產、不動產鑒定等。各類不同服務對象的徵信業務,有的是由一個機構來完成,有的是在圍繞具有資料庫徵信機構上下游的獨立企業內來完成。

  3、按徵信範圍可分為區域徵信、國內徵信、跨國徵信等

  區域徵信一般規模較小,只在某一特定區域內提供徵信服務,這種模式一般在徵信業剛起步的國家存在較多,徵信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後,大都走向兼併或專業細分,真正意義上的區域徵信隨之逐步消失;國內徵信是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多的機構形式之一,尤其是近年來開設徵信機構的國家普遍採取這種形式;跨國徵信這幾年正在迅速崛起,此類徵信之所以能夠在近年得以快速發展,主要有內在和外在兩方面原因:內在原因是西方國家一些老牌徵信機構為了拓展自己的業務,採用多種形式(如設立子公司、合作、參股、提供技術支持、設立辦事處等)向其他國家滲透;外在原因主要是由於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各國經濟互相滲透,互相融合,跨國經濟實體越來越多,跨國徵信業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這種發展趨勢,跨國徵信這種機構形式也必然越來越多。但由於每個國家的政治體制、法律體系、文化背景不同,跨國徵信的發展也受到一定的制約。

企業徵信的由來與發展

  企業徵信最早產生於美國,是從債券評級開始的。穆迪公司的創始人約翰·穆迪首次建立了衡量債券倒債風險的體系,並按照倒債風險確定債券等級。此後,企業徵信在美國投資界風行,1918年,美國政府規定,凡是外國政府在美國發行債券的,發行前必須取得評級結果。  

  企業徵信在美國的歷史和金融發展史上證明是成功的,世界各國也都借鑒美國的經驗,相繼建起本國的評估機構。穆迪和標準普爾公司已成為全球性的評估機構,其確定的級別在許多國家都是通用的,有權威的。在中國,企業徵信基本上是於1987年與企業發行債券同步產生的。但受制於發育尚不成熟的金融市場,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  

  當今中國正處於市場經濟成型階段。市場經濟信用經濟,又是風險經濟,在市場經濟下,規避風險、嚴守信用、確保經濟交往中的各種契約關係的如期履行,是整個經濟體系正常運行的基本前提。市場經濟越發達,各種經濟活動的信用關係就越複雜。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建立和完善企業的企業徵信和社會監調體系,以保證各種信用關係的健康發展及整個市場經濟體常運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徵信"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