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

  奧蘇貝爾(David P.Ausubel),美國著名學者,在理論醫學、臨床醫學、精神病理學和心理學等領域都有研究。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是指其認為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他強調學生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這種學習是通過新知識與學生認知結構中的有關觀念相互作用而進行的,其結果是新舊知識意義的同化。

認知同化學習理論的重要觀點

  1.意義學習

  奧蘇貝爾教育心理學中最重要的觀念之一,是他對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的描述。在他看來,學生的學習,如果要有價值的話,應該儘可能地有意義。為此,他仔細區分了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機械學習與意義學習之間的關係。

  (1)接受學習與發現學習。在接受學習中,學習的主要內容基本上是以定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的。對學生來講,學習不包括任何發現,只要求他們把教學內容加以內化(即把它結合進自己的認知結構之內),以便將來能夠再現或派作它用。發現學習的基本特征是,學習的主要內容不是現成地給予學生的,而是在學生內化之前,必須由他們自己去發現這些內容。所以,發現學習只是比接受學習多了前面一個階段——發現,其他沒有什麼不同。

  (2)意義學習與機械學習。通常人們認為,接受學習必然是機械的,發現學習必然是有意義的。但奧蘇貝爾不這樣認為。在他看來,無論是接受學習還是發現學習,都有可能是機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義的。

  奧蘇貝爾認為,意義學習有兩個先決條件:其一,學生表現出一種意義學習的心向,即表現出一種在新學的內容與自己已有的知識之間建立聯繫的傾向;其二,學習內容對學生具有潛在意義,即能夠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聯繫起來。任何學習,只要符合上述兩個條件,都是意義學習。奧蘇貝爾認為,在學校課堂教學中,主要應採用意義接受學習,尤其是言語意義接受學習。

  2.認知結構在意義學習和講授教學中的作用

  奧蘇貝爾認為,當學生把教學內容與自己的認知結構聯繫起來時,意義學習便發生了。所以,影響課堂教學中意義接受學習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就是指學生現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和組織方式,它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實、概念、命題、理論等構成的。因此,要促進新知識的學習,首先要增強學生認知結構中與新知識有關的觀念。從安排學習內容這個角度來講,要註意兩個方面:第一,要儘可能先傳授學科中具有最大包攝性、概括性和最有說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學生能對學習內容加以組織和綜合。第二,要註意漸進性,也就是說,要使用安排學習內容順序最有效的方法;構成學習內容的內在邏輯;組織和安排練習活動。

  3.學習原則

  奧蘇貝爾根據他的同化理論提出了以下三個重要的學習原則:

  (1)逐漸分化原則。即學生首先應該學習最一般的、包攝性最廣的觀念,然後根據具體細節對他們逐漸加以分化。

  (2)整合協調的原則。是指如何對學生認知結構中現有要素重新加以組合。

  (3)先行組織者策略。先行組織者是指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引導性材料,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有較高的抽象、概括和綜合水平,並且能清晰地與認知結構中原有的觀念和新的學習任務關聯。也就是說,通過呈現“組織者”,給學習者已知的東西與需要知道的東西之間架設一道知識之橋,使其能更有效地學習新材料

認知同化學習理論的認知同化過程

  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是同化、同化實質上是新知識通過與已有認知結構中其固定作用的知識或觀念之間的相互作用。

  根據新舊觀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聯繫方式不同,劃分了三種同化模式:

  (1)下位學習

  當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的有關觀念在包攝和概括水平上高於新觀念時,新舊觀念(或知識)之間構成類屬關係,或稱為下位關係。這是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稱為“下位學習”。

  (2)上位學習

  當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已經形成了幾個概念,新的學習要在幾個原有概念的基礎上設置一個包攝性更廣、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題時,就產生“上位學習”。

  (2)併列結合學習

  當新的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的觀念既不能產生從屬關係,又不能產生上位關係,而只是併列關係,這種學習稱為併列結合學習。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朱式慶主編,教育技術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01,第46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Mis铭,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奧蘇貝爾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