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同化(Assimilation)
目錄 |
同化(Assimilation)是發展心理學加皮亞傑從生物學移植到心理學和認識論中的概念,同化是指對所獲得的信息進行轉換,以使它符合現有的認知方式,儘管這種轉換可能會使信息受到一定程度的扭曲。
同化與順應是皮亞傑從生物學移植到心理學和認識論中的概念。它們的最早提出見於1936 年出版的皮亞傑的《兒童智力的起源》一書。在這部著作里,皮亞傑在對智力和適應的解說中提出了同化與順應的概念:“機體是一種物理—化學和動態過程的迴圈,這種迴圈同環境保持著穩定的關係,雙方相互作用,產生新的迴圈。設A、B、C 等為有機體的元素,X、Y、Z 等為對應的周圍環境的元素。這樣構成的組織圖式為:(1) a+x→b;(2) b+y→c (3 ) c+ z→a;……把有機體的元素a 、b、c等同環境的元素x 、y、z 等結合在一起的關係,就是同化關係。如果我們稱環境施加壓力的結果(b 變成b’ )為順應,我們就可以因此說適應是同化與順應之間的平衡。
皮亞傑指出:“這個定義也適用於智力本身。實際上,智力是它在把它的全部經驗材料納入自身範圍內的同化。……智力適應中蘊含著一種同化因素,即一種通過同化外部現實來把外部現實納入到由主體活動創造出來的某些形式之中。”“心理活動也是對周圍環境的順應。……智力適應同其他的適應一樣,是在同化機制與補償順應之間實現的一種漸進的平衡。”
在皮亞傑的學術生涯中,他的許多觀點在後期比之早期有重要的變化和發展。然而,對於同化和順應,皮亞傑早期和後期的觀點卻是相當一致的。在他後期的重要著作《皮亞傑的理論》中,他以新的形式詳細地說明瞭同化與順應的概念。皮亞傑說:“從生物學的觀點來看,同化就是把外界元素整合於一個機體的正在形成中或已完全形成的結構內。”可以用公式表達為:T+I→A T+ E 式中,T是一種結構;I是被整合的物質或能量;E是被排除的物質和能量;A是大於I的繫數,它意味著這種結構的強化是藉助物質的增加或運算效率的增加。
皮亞傑指出:“生物的同化如果沒有它的對立面-順應,從來不會自身單獨存在。……我們把同化性的圖式或結構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響而發生的改變稱為順應。”皮亞傑認為,同化與順應的一般概念,不僅適用於生物學,而且也適用於心理學與認識論。
根據皮亞傑的觀點,在認識過程中,同化是把環境因素納入主體已有的圖式之中,以豐富和加強主體的動作,引起圖式力量的變化。順應則是主體的圖式不能同化客體,必須建立新圖式或調整原有圖式,引起圖式的質的變化,使主體適應環境。所以,皮亞傑對同化和順應所下的定義是:“刺激輸入的過濾或改變叫做同化;內部圖式的改變以適應現實叫做順應。”[1]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人的知識來源於動作,動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維的基礎。嬰兒通過對物體的抓取、擺弄等動作獲得關於物體的知識,從而認識物體。而人在認識周圍世界的過程中,形成自己獨特的認知結構,叫做圖式。而人類所有的心理反應歸根到底都是適應,適應的本質在於取得機體與環境的平衡。適應分為同化和順應。同化是指有機體面對一個新的刺激情景時,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圖式或認知結構中。說的通俗一點,同化就是個體不改變認知結構的方式去認知客觀世界,是一種量的充實,並沒有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例如:學習完了水果的定義,再去給學生講解香蕉、蘋果等具體的水果的含義,這個過程就是同化的過程,因為學生學習了蘋果,香蕉只是起到對水果這個概念的一種充實,並沒有使水果的定義發生實質性的改變。
遷移的種類中的“同化性遷移”
根據遷移的內在心理機制,把遷移分為同化性遷移、順應性遷移與重組性遷移。同化性遷移,是指不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直接將原有的認知經驗應用到本質特征相同的一類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義與作用或將新事物納入原有的經驗結構中去。
例如: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概念“魚”,由帶魚、草魚、黃魚等概念組成,當前要學習鰻魚,把它納入“魚”的原有結構中,既擴充了魚的概念,又獲得了鰻魚這一新概念的意義。平時所講的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等都屬於同化性遷移。
這種遷移和皮亞傑的同化是一個含義,其實就是一種下位學習,先學習抽象的一般的,再來學習特殊的具體的。
奧蘇貝爾認為,學生能否習得新知識,主要取決於他們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有意義學習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有關觀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發生的,這種相互作用的結果導致了新舊知識的意義的同化,他只強調新舊意義的相互作用,並沒有強調新學習內容和舊學習內容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所以奧蘇貝爾回來同化包含了上位學習、下位學習以及併列組合學習。
例如,先學習鳥的定義,利用鳥的定義來理解各種鳥;或者先學習各種鳥,再來理解兩種定義;學習質量,再來學習能量,這三種都是同化學習。
概念獲得,實質上就是理解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個體獲得概念的兩種基本形式是: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
概念的形成是個體從大量的例子出發,從他們的實際經驗的概念的肯定例證中,以歸納的方式抽取出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從而獲得某些初級概念。
例如:帶領學生從具體的鈍角、直角等三角形中去總結出三角形的定義。
概念的同化是概念獲得的主要方式,學習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來理解一個新概念的定義,從而明確一類事物的共同關鍵特征,使學習者獲得概念的方式。
例如:先把三角形的定義以結論的方式給學生,然後再讓學生把定義在學習中去推廣。所以概念的同化其實也是類似下位學習。
- ↑ 石向實.論發生認識論的同化和順應概念〔J〕.內蒙古社會科學.1996(3):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