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歸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商品歸類[1]
商品歸類是指海關根據既定的國際貿易商品目錄,將各類進出口貨物分門別類,歸入到目錄中的合適位置,從而確定對不同商品各自征收何種稅率,以此對企業進出口貨物貿易進行監管的活動。
商品歸類的依據[2]
商品歸類的主要依據有《商品名稱及編碼協調製度》(簡稱《協調製度》或HS)、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簡稱《海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簡稱《關稅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簡稱《稅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徵稅管理辦法》(簡稱《徵稅管理辦法》)、《進出口稅則商品及品目註釋》、《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本國子目註釋》等。2007年2月14日,海關總署又以第158號總署令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商品歸類管理規定》(簡稱《歸類規定》),單獨就商品歸類問題做出了更具體、明確的規定。
商品歸類的形式[2]
商品歸類的形式主要包括申報前審核歸類、申報環節審核歸類和申報後的歸類審核。
所謂申報前的審核是指歸類管理部門對企業擬進口的商品進行預歸類審核。預歸類涵義有廣狹之分:廣義的預歸類是指在對外貿易活動中進出口商品在辦理進出口貨物通關手續之前,向海關及有關機構申請對將進出口商品進行歸類審核及裁定的過程;狹義的預歸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商品歸類管理規定》 (署令第158號,以下簡稱《歸類管理規定》)規定的預歸類,是指一般貿易貨物在實際進出口前,申請人以海關規定的書面形式向海關提出申請並提供商品歸類所需的資料,必要時提供樣品,海關依法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歸類決定的行為。
所謂申報環節的歸類審核是指審單部門和通關現場根據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申報的商品編碼審核其商品歸類是否正確。可見,海關通關環節歸類是商品歸類的重要組成部分。申報環節的歸類審核是目前海關實施的商品歸類管理中最為主要的一類,具有直接確定進出口貨物關稅稅率、監管條件和判斷管理相對人申報是否屬實的法律效力。
所謂申報後的審核是指貨物通關後海關進行的後續歸類稽查。海關稽查,是指海關自進出口貨物放行之日起3年內或者在保稅貨物、減免稅進口貨物的海關監管期限內,對被稽查人的會計賬簿、會計憑證、報關單證以及其他有關資料(以下統稱賬簿、單證等有關資料)和有關進出口貨物進行核查,監督被稽查人進出口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海關對被稽查人的進出口申報、進出口關稅和其他稅、費的繳納、轉關運輸貨物的承運、管理等活動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實行稽查。因為商品歸類與商品編號有關,而商品編號又與稅率有關,涉稅金額則是稽查、緝私案件能否成立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計核涉嫌走私的貨物、物品偷逃稅款暫行辦法》第27條就規定了“對於涉嫌走私的貨物或者物品,應當按照《稅則》規定的歸類原則,歸人合適的稅則號列,並按照《關稅條例》及其他有關稅率適用的規定,採用正確的稅率確定偷逃稅款”。可見,稽查和緝私是海關實施後續管理的重要手段,無論是稽查案件還是緝私案件,都必須有歸類部門介人,並對涉案貨物的商品歸類進行準確核定。
商品歸類的海關行政裁定[3]
(一)商品歸類的海關行政裁定的申請
1、商品歸類的行政裁定
海關行政裁定在進出口商品歸類中的具體應用。
2、時間和方式
應當在貨物擬作進口或出口的3個月前向海關總署或其授權的海關提交書面申請。
3、限制
申請人不得就同一項海關事務向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海關提出行政裁定申請。
(二)商品歸類的海關行政裁定的受理和作出
1、時限——海關在受理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商品歸類行政裁定並通知申請人和對外公佈。
2、期限順延——海關接受補充材料的,根據補充的事實和資料為依據重新審查,作出行政裁定的期限可以順延。
商品歸類爭議的處理[3]
(一)歸類爭議的處理方式
1、磋商
2、行政覆議
(二)適於通過磋商途徑解決歸類爭議的情況
1.已向海關申報,貨物尚未放行的
2.應稅貨物未繳納稅款的
3.證件管理部門的歸類與海關歸類不一致的
4.對海關的預歸類決定有異議的
(三)適於通過覆議途徑解決歸類爭議的情況
1.應稅貨物已繳納稅款的;
2.經磋商途徑仍無法解決的;
3.海關已作結關處理的。
(四)歸類爭議的處理程式
1.歸類爭議由申報人以書面形式向貨物進出口地海關提出;
2.進出口地海關接到申報人提出的歸類爭議後,覆核原始資料並做出明確的處理意見;
3.申報人不服該處理意見的,進出口地海關應將爭議的材料報直屬海關歸類職能部門處理;
4.直屬海關歸類職能部門對報送的爭議材料核實後,能夠明確歸類的,直接做出處理決定,對歸類不明確的,填寫《歸類問答書》上報海關總署(歸類分中心)。申報人對直屬海關歸類職能部門或海關總署(歸類分中心)的處理結果仍不服的,可就根據該歸類決定做出的涉稅、涉證具體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