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商品供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商品供應

  商品供應是指生產部門向社會提供的、供最終消費和使用的物品和勞務的總和。供給商品或勞務不僅要具有能滿足人類需要的使用價值,而且這種使用價值要以一定的量出現在市場上。

商品供應的形成條件

  第一,商品具有效用性,即具有使用價值,能滿足人們社會生產或生活的某種消費需要
  第二,商品具有價值性,即具有交換價值,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它凝結著人類的一般勞動。
  第三,商品具有流通性,能不斷地涌進市場,通過一連串的交易,使之成為消費者手中現實的消費對象。

制約商品供應的因素

  1.科技因素

  科學技術水平及其在生產中的應用是決定社會總供給的第一位因素,是社會總供給能力的基礎。正因為科技在社會生產中具有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們才把它稱為第一生產力。在現代社會裡,市場供應的多少首先取決於它的生產技術尤其是工業技術的革新能力。而一個國家工業技術的革新能力主要取決於工業中科學技術要素的投入。這項投入通常用研究與開發支出和從事研究與開發的科學、工程技術人員這兩項指標來衡量。在世界各國中,發達國家無論在研究開發支出數量和從事研究開發的科技人員人數都遠多於欠發達國家。這是導致其社會總供給能力強、國民生活水平高的首要因素。

  2.生產因素

  生產是供給的基礎,沒有生產的發展,供給就不能增加,貿易量就不會擴大。因此,研究商品的供給應從生產著手,要掌握各種商品的生產與變化的規律,儘可能使生產的產品適應市場的需求,並提高競爭能力

  3.價格因素

  價格是調節商品供給最敏感的手段,是調節供求最有效的杠桿,價格與商品供給存在著內在的相關性。在一種商品使用價值既定的情況下,商品供給的價值量的貨幣表現會隨著價格的漲落而變化,呈現正比例關係。一般來說,商品供給會隨著市場價格上升而增加,隨著商品價格下降而減少。商品供給增加,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一部分商品就無人購買,價值就無法實現,迫使生產商、供應商採取降價或變相降價出售,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如果供給減少,滿足不了社會需要,導致爭購、搶購,生產商或供應商就會提高價格,價格就會呈上升趨勢。同時,價格也會直接影響供給的變化。價格高,廠商就會多生產、快生產,擴大供給量,滿足社會的需要;而價格下降,廠商微利或無利,甚至出現虧損,就會少生產或不生產,整個社會的供給數量就呈下降趨勢。

  4.政策因素

  政府可通過相關政策措施來增強企業和居民的信心,從而能鼓勵儲蓄和對長期基本建設項目進行投資,這就有利於生產的擴大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利於提高社會總供給水平。同時,政府能通過各種政策手段來促進總供給的增加。政府的促進和保護作用是通過扶持戰略產業、調整產業結構、保護競爭和促進技術進步等措施來實現的。政府的政策措施能夠鼓勵或抑制某種商品的生產,從而增加或減少該項商品的供給。如要鼓勵某種商品的生產,增加供給,政府就會通過補貼減稅退稅加速折舊、投資優惠等辦法來刺激生產,增加投資,增加供給。相反,政府增稅、提高利率等則會使生產萎縮,供給減少。

  5.自然因素

  在我國商品中很大一部分產品或直接來自農業(如糧食、肉類、奶類、蔬菜、水果等)或間接來自農業(主要是指以農產品為原料的紡織品、食品工業),因此,農業生產狀況,直接影響市場商品的總供給及其結構的變化。

  6.管理因素

  一個國家總供給能力的強弱與企業管理水平也有密切關係。一些與總供給能力直接或間接相關的重要問題如生產成本產品質量生產效率勞動組織勞資關係等都要在企業管理中得到很好解決。不同的管理水平有不同的生產效果。企業總體經營管理水平高,產出能力大,社會總供給的水平就高,反之,社會總供給的水平低。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咪小鸭,jane409,方小莉,y桑.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商品供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