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哲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後現代哲學(Postmodernist philosophy)
目錄 |
後現代主義哲學,又稱後現代哲學,從20世紀60年代產生併發展至今,主要由後現代解釋學、後結構主義、新實用主義、建設性後現代主義四大理論流派構成,理論代表人物有伽達默爾、德里達、福柯、利奧塔、博德裡拉、德勒茲、羅蒂、格裡芬等。後現代主義哲學本質上與強調理性和人的主體性的現代哲學及其思維方式相對立,以強調否定性、非中心化、不確定性、斷裂與破碎、多元化、開放性、創造性為特征。[1]
後現代主義的哲學思潮是基於後現代主義思想發展之下的哲學體系。通過批判、超越西方近現代主流文化的理論基礎、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等手段,使人們更好的認識到諸如科學帶來的弊端等一系列問題。是當代西方社會的經濟、政治、科學技術狀況產生的哲學思想。
後現代哲學是20世紀下半葉出現的一種哲學運動,它是對18世紀啟蒙時期發展起來的關於文化,身份,歷史或語言的現代主義哲學思想的假設的批判性回應。 後現代主義思想家發展出了諸如差異,重覆,追蹤和超現實等概念來顛覆“巨集大敘事”,存在的單一性和認知確定性。 後現代哲學質疑權力關係,個性化和話語在真理和世界觀建構中的重要性。 許多後現代主義者似乎否認存在客觀存在,似乎否認有客觀的道德價值。
後現代主義哲學產生於2O世紀60、70年代,並迅速在西方世界流行。許多西方思想家對此紛紛著書立說﹐形成了一股研究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壯觀圖景﹐在全球範圍內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後現代主義思潮及其哲學作為觀念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經濟政治的反映。它的產生髮展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
首先,從經濟政治上看,隨著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發展,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更加突出,國際競爭日益尖銳,20世紀以來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鐵的事實徹底戳穿了資本主義“理性的王國”、“人類的天堂”的神話。這就在邏輯上必然地積蓄著人們對資本主義的否定情緒。作為後現代主義哲學理論源頭的後結構主義,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法國產生的。同時,還要看到,當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在階級關係上發生了新的變化,在原來的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出現了一個新的社會階層,即中產階層,它包括“白領工人”和從事生產管理的技術人員。他們的社會地位介於資本家與勞工之間。他們既對壟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治、思想控制不滿,又嫌棄傳統的價值觀,加之現實生活競爭壓力大、生活節奏快,就使得他們在意識形態上傾向多元論、相對主義、自由主義。他們是後現代主義思潮的重要社會基礎。
其次,從科學技術的發展來看,新科學技術革命的興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強化了人對自然的控制,但同時也帶來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人口激增、生態平衡的破壞,以及軍備競爭加劇、人文精神失落等等一系列社會問題。正是這些問題,對“人類中心主義”、“工具理性主義”提出了嚴重的挑戰,助長著人們對現代社會、現代觀念的懷疑、厭倦和否定情緒。科學技術的發展進入信息時代以後,出現了兩個容易使人的認識產生偏差的新問題:一是利用高度發達的電腦技術可以“虛擬實在”。由於虛擬技術的發展,客觀實在的認識地位似乎大大降低了,甚至可以說,客觀實在已經不值得像以往那樣認真對待了。人們與之打交道的似乎僅僅是一些信息或者符號。從感知的真實程度來說,好像虛擬實在與客觀實在之間沒有差別了。在這種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認識中,隱含著對真實世界的懷疑與否定。二是知識的性質發生了變化,這突出表現在:一方面,知識變得越來越僅僅是信息,它不再強調自身與實在的關係;另一方面,知識的獲取、整理、支配和利用越來越脫離其傳統的定義,而成為一種單純的商品交換過程。這兩個方面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即知識只是為了出售而被生產,為了在新的生產中增殖而被消費。為此,知識就必須能夠轉化成可用的信息。依賴信息技術生存的知識,只有能夠進入網路流通過程才能被稱作知識。網路正在愈來愈廣泛地支配著人們的生活、觀念甚至情感。這樣一來,就很容易使人認為知識的發現、傳播似乎與真假無關,科學也不再與某種高尚的目的相聯繫,“真理”和“正義”具有了一種“語言游戲”的性質。在這種屈從於“信息霸權”的陷入偏差的似是而非的認識中,也蘊含著對真理性與客觀性的懷疑與否定。
上述兩點,共同構成後現代主義哲學推崇主觀性、相對性的重要的認識論根源。此外,隨著經濟發展從工業化進程轉為信息化進程,文化被廣泛地納入了商品生產範疇,出現了消費文化,使精神文化的生產從高尚的地位、高雅的格調降為普通的商品生產。而商品的供求關係,又促使文化生產不斷變換形式,於是文學、藝術、影視等領域的作品變得五花八門,無主體性、無權威性、無歷史性、無深度感的文化成了當代西方文化的重要形式,這也孕育了不同於現代主義的,以宣揚不確定性、易逝性、無深度性、零散化為特征的後現代主義思潮。
後現代主義哲學的特性[2]
一是不確定性和內在性。
不確定性和內在性是兩類各自包含著極為龐雜的範疇。不確定性不僅代表著罷廢前現代、現代主義的一切確定性,還包含著發現統一的感知力。內在性包括反諷、碎片、適應性、自娛性、不在場和沉默等反超驗性和超越性,它能提高人們對變化無常的適應力。從總體上看、不確定性和內在性是對形而上學的“秩序”“等級”“權威”等精神的衝擊。
二是解構性和建構性。
解構性與建構性的後現代主義既是對前現代、現代所崇尚的“中心”“真理”、“終極意義”、“恆定結構”等形而上學觀念的解構,又是對被人們忽視或遺忘了的“邊緣”、“表層”、“差異”“無序”、“游戲”以及存在的“不在場性”的重構。解構性與建構性的後現代主義不僅貫穿於解構主義哲學中,共同點是它們的徹底的否定性,即把前現代性、現代主義的有限性、中心性、預設性和絕對性徹底否定掉,從而突出相對性、多元性和開放性。
三是反權威主義和教條主義。
反權威主義、反教條主義是後現代主義哲學中一個重要的特性。客觀的講、在西方哲學中,反權威主義、反教條主義並不為後現代主義所獨有,但後現代主義則突出了這一精神品格。後現代主義的不確定性與內在性、解構性與建構性的思維向度本身便包含了這一精神實質。
四是反基礎主義和本質主義。
在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看來,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不存在永恆不變的本質,不存在真正實在的基礎,不存在待人一經發現即成為永不再變化的規律。不相信基礎主義、本質主義的思想,否認人能在萬物的變化中找出不變的基礎,從繁雜的現象中找出統一的本源,即自身不變而又是一切變化之根源的東西,而且這種東西也是無法描述的。
五是拋棄闡釋深度模式。
依據傑姆遜的考察,在後現代理論話語中,傳統和現代的四種闡釋深度模式被普遍拋棄:一是理性主義的現象與本質的辨證闡釋模式”。這種模式往往引導人們由表及裡進行思維,從里中探求事物的本質,現象或表層本看作是非目的的。而後現代主義理論話語則與之不同,專門玩弄表層,不問深層,否認終極意義。二是弗洛伊德的意識、前意識、無意識的精神分析模式。後現代理論話語對這種表層之下存在文明壓抑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三是存在主義關於異化與非異化、真實存在與非真實存在的闡釋模式。後現代理論話語拒絕使用異化概念。認為異化概念無法標明人的本真狀態,從非真實性可以找到真實性的理論無法自圓其說。四是索緒爾的語言學符號學說所建構的所指和能指之間的對立關係闡釋模式。後現代話語理論反對這種命名,認為在當代西方社會文化中所指與能指之間的關係不僅具有很大的任意性,而且兩者越走越遠。
六是反主客之分。
主客之分是西方傳統哲學的一個重要特征。後現代主義哲學反對主客之分,認為主體並不能獨立於客體而存在、主體即包含著客體,客體也包容著主體,主客交融才是現實世界的本來面目。建立在主客之分基礎上的主體性、普遍性和確定性,不僅沒給人類帶來真正的自由,相反壓制了富有情感與欲望的有血有肉的個體性。這種形而上學的主客之分實際上就把人的主體性抽象化了、絕對化了,從而壓制了人的具體性。
後現代哲學的主要流派[3]
第一,根據後現代主義者對待現代主義哲學的批判態度徹底與否﹐許多學者將後現代主義哲學劃分為兩個大的派別:一種是“極端性的後現代理論”,一種是“重建性的後現代理論”。前者是“否定性的後現代話語”﹐後者是“肯定性的後現代話語”。否定性的後現代主義是一種所謂“徹底的後現代主義”﹐是“全盤拒斥現代性的後現代理論”。它在理論上具有非理性主義、虛無主義和浪漫主義特征,是一種只破不立的否定性意識。重建性的後現代主義是“重構而非徹底解構”,不是全盤否定現代性。即“從現代性的廢墟中”建構後現代價值。它在理論上具有自由多元主義和折衷主義的特征。目前學界對這種劃分法基本上沒有異議,我們可以把眾多的後現代主義哲學家統統歸之於這兩大派別之中。
第二,根據後現代主義者對現代主義哲學進行批判的主題來看,有的學者把後現代主義哲學主要劃分為:後現代科學哲學、後現代精神分析學、後現代解構哲學、後現代文化哲學。
第三,從後現代主義者所運用的批判方法來看,其主要理論流派有後結構主義、新解釋學、新實用主義以及後現代馬克思主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