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科學研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農業科學研究指的是探索農業中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活動。其任務是根據一個國家或區域的特點,應用自然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原理,不斷提供各種經濟而有效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經營管理方法,為提高農業科學水平、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服務。
自從人類擺脫採集、漁獵時代,學會了馴化野生動植物以後,農業生產技術在農具製造、肥料施用和栽培、飼養方法等方面的進步,大多直接來自農民生產實踐經驗的積累。古代學者雖也將這些經驗作過系統的整理,但限於當時的條件,研究工作實際上停留在收集經驗材料的階段,不可能帶來突破性的發展。
這種情況到19世紀以後才根本改觀。當時蓬勃興起的自然科學及其實驗方法被引入農業,有力地促進了現代意義上的農業科學研究活動。起初僅限於少數科學家的自由研究,19世紀40年代前後,在歐洲一些國家和美國就先後出現了各種專門的農業科研機構。後來,它們逐漸由私人經營發展到由國家投資舉辦。法國以布森戈的名字命名的第一個農業試驗站成立於1834年。英國最早的羅桑姆斯特德試驗站成立於1843年。俄國的第一個高等農業研究機構(格勒-格列茨農業研究所)是1848年設立的。美國於1875年在康涅狄格州設立了第一個農業試驗站。可見現代農業科研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歷史總的已在100年以上。專門的機構和科研人員,固定的試驗場地和適當的研究條件,使農業科研的成果越來越多,作用越來越大。20世紀以後,特別是50年代以後,由於各門基礎科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系統論、控制論等的滲透和電子電腦等的應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不斷進步,農業科學研究又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①應用技術研究與基礎理論研究相結合,單項專業性研究與綜合性研究相結合。
應用技術研究主要在於解決農業生產上的迫切問題;基礎理論的研究則通過揭示有關農業生產對象和生產條件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為應用技術研究的不斷發展開闢道路。二者密切結合,是取得某些突破性成果的重要原因。最顯著的例子是作物育種上利用雜種優勢大幅度地提高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產量所取得的成功;誘發突變、組織培養、細胞雜交和基因工程等的研究正在為提高農作物的產品質量創造新的成果。高效能、低殘毒的化肥、農藥的產生,也是有關的基礎理論研究與施肥、植物保護等生產實踐相結合的結果。單項專業研究與綜合性研究的結合,主要表現在研究的課題在隨學科的分化而不斷細分的同時,出現了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研究的趨勢。在這一方面,一些戰略性課題,如農業資源、農業生態、農業工程、農業環境、農村能源、食品營養、農產品的加工銷售和綜合利用等,正日益成為註意的中心。
②科研工作高度專業化、社會化,形成多層次、多形式的科研網路。
由於研究的門類日益增多、規模日益擴大,現在許多國家在農業科研活動的展開和科研機構的設置上,已經愈來愈超越私人的、一個單位的甚至一個地區的範圍,出現了從地方到中央、從私營到國家舉辦,在學科和專業上既有分工又有協作的各種組織形式。具體情況因國家而異。在一些國家,如美國除農業部直接領導的貝茨維爾農業研究中心等以外,各州主要由高等農業院校發揮農業科研中心的作用。在另一些國家,則按地區或專業設立研究中心。如法國在全國各個自然區設立了19個研究中心以及 244個試驗站和實驗室;蘇聯按穀物、豆類、飼料等專業成立了42個作物育種中心。許多重大的科研項目由國家統一組織進行。一些科研手段和設施如電子電腦、情報資料、人工氣候室、射線圃等,也由國家統一調度,成立服務中心,以利於節約人力、物力,加快研究進度。60年代以來,國際性的農業科學研究機構迅速發展,除國家間的雙邊或多邊協作形式外,“國際農業研究磋商小組”所屬研究機構的組織規模和研究範圍也日趨擴大,已擁有水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13個國際農業研究中心,分設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高級研究人員大多聘自各國,已經取得不少重要成果。
③科研與生產的聯繫更加密切。
如一些國家建立科研-生產綜合體,以科研機構為主體,聯合試驗、研究和成果推廣、生產工藝設計等機構組成,以提高科研效果。許多國家的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院校,還都設有規模較大的農業試驗場,既是試驗研究的場所,也是良種繁育的基地。
④科研手段不斷更新。
在這一方面,如由於生物學和遺傳學的發展而產生的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由於物理學、化學的發展而產生的同位素示蹤技術、輻照技術、活化分析技術,由於電子學的發展而產生的半導體和電子電腦技術,以及由於航空、航天和光學的發展而產生的遙感、遙測技術等,都對提高農業科研工作的效率產生了重大作用。
現代農業科學研究在中國的發展晚於歐美發達國家。19世紀末,少數農、林和蠶桑學堂的創辦以及隨後一些高等農業學校的建立,在傳播現代農業科學技術方面起了帶頭作用。20世紀初,以作物、蠶桑和家畜品種改良、病蟲防治為開端的現代農業科學研究逐漸在中國發展起來。1902年在保定建立的直隸農事試驗站分蠶桑、森林、園藝、工藝4種。1906年清政府在北京三貝子花園(現為北京動物園)設中央農事試驗場,作為中央一級的農業試驗研究機構,下設農林、蠶桑、動物、植物、畜牧等部門,主要是試驗引進外國品種和地方品種,進行作物病蟲害的調查和防治試驗等。辛亥革命後,北京政府農商部於1913年恢復中央農事試驗場;1915年又在河北正定、江蘇南通、湖北武昌、河南彰德和北京等地設模範棉場,試種美國短絨棉和長絨棉品種。1918年中國和英、美、法、德、意、日等國聯合興辦中國合眾蠶業改良會,主要在江蘇、浙江、安徽地區開展蠶業改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輕紡工業發展迅速,上海紗廠聯合會於1919年委托並資助東南大學農科和金陵大學農科繼續進行引進棉花的試驗,並分別確定了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地區的推廣品種。
1931年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孝陵衛成立中央農業實驗所,主管全國農業研究改良和推廣。該所設稻作、麥作、棉作、雜糧、昆蟲、植病、農化、園藝、蠶桑、畜牧、獸醫、林業、農經等系,並定期舉行作物改良討論會,邀請國外專家講授作物育種和田間試驗技術。各省也建立了相應的農業改良機構,並選育出一些作物優良品種;同時在作物害蟲和獸病防治等方面也取得一定成果。在蠶業改良方面,江蘇、浙江兩省曾成立蠶絲聯合統制委員會,採取行政手段強制推廣經過改良的雜交一代蠶種。
1937年以後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央農業實驗所遷至重慶北碚。後方各省將分散的農業改良機構加以合併,相繼成立省的農業改進所。抗戰中、後期,重慶還曾建立中央畜牧實驗所和中央林業實驗所。這一時期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陝甘寧邊區於1939年,成立了農業學校和農業試驗場,華北敵後各抗日根據地也都建立了試驗農場。在被敵人分割封鎖並不時進攻掃蕩的困難條件下,各地農業科技人員為發展糧棉生產、保證軍需民食發揮了重大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農業科學事業迅速發展。1949年5月1日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在北京首告成立。接著,東北、華中、華東、華南、西北、西南6個大區的農業科學研究所也相繼成立。1957年3月1日又在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擴大成立了中國農業科學院,隨後又建立了一批專業研究所。經過不斷充實調整,中國農業科學院已成為全國性的綜合性農業科學研究機構和農業科學研究中心,下設33個研究所(室)、1個研究中心,分佈在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研究範圍涉及作物育種栽培、植物保護、土壤肥料、農田水利、畜牧、獸醫、蠶業、養蜂以及原子能利用、農業經濟、農業氣象等許多專業,在開展全國性的應用研究和基礎理論研究、組織重大課題的協作研究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60年代以來,各省、市、自治區也相繼成立了農業科學院,結合本地區特點開展研究工作。1984年全國地區以上的農牧漁業科學研究機構有1031個,其中農牧漁業部直屬70個,省屬研究所419個,地區研究所602個,各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2.4萬個,形成了全國性的分層次農業科研系統(見林業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