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創造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用創造論(Theory of Credit Creation)
目錄 |
從十七世紀後期起,在歐洲國家信用已經相當發達,信用創造論發展於19世紀,盛行於20世紀,信用創造說的先驅者是18世紀的約翰·勞,主要代表人物是19世紀末的麥克魯德和20世紀初的熊彼特和哈恩等人。
信用創造論認為: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貨幣。貨幣是一種交換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換手段職能的物品都是貨幣。信用既然被用作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那麼,信用就是貨幣。信用就是財富。因為貨幣就是財富,信用就是貨幣,故信用就是財富。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生產資本,通過這種生產資本的擴張即信用量的增加與擴展可以創造社會財富,繁榮商業,使國民經濟具有更大的活力。銀行具有無限創造信用的能力。
該理論繼承和發展了古典學派關於商業銀行信用媒介論的觀點,認為銀行的功能在於為社會創造信用,銀行能夠通過存款進行貸款,且能用貸款的方式創造存款,銀行通過信用的創造能夠為社會創造新的資本,信用就是資本,信用能夠形成資本。銀行的本質在於創造信用。作為近代信用創造論的繼承者合代表人物馬克魯德在他的《信用的理論》一書中認為“銀行及銀行業者的本質是信用的創造和發行,所以銀行絕不是借貸貨幣的店鋪,而是信用的製造廠”。信用創造資本,信用就是貨幣,銀行具有無限創造信用的能力。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信用創造論的代表人物提出了獨特的觀點,德國金融理論學者阿伯特.韓在1920年出版的《銀行信用之國民經濟理論》中,指出信用就是貨幣,從生產和分配的領域論述信用形成資本。
約翰·勞認為,國家擁有的貨幣多,創造就業的機會就多,就能增加國民財富。他相信貨幣具有積極的力量,信用擴大,貨幣增加,就能促使工商業發展。英國銀行家亨利·桑頓(Henry Thomton)認為“商品的價格決定於商品的供求比例和通貨的供求比例,商品增多對銀行券的需求擴大,銀行券增多對商品的需求擴大,所以當銀行券增多而商品對銀行券的需求未擴大時,就必然使物價隨之上漲。物價上漲,工資缺乏彈性,一方面刺激生產,另一方面制約消費,從而造成作為資本的商品增多”。
熊波特認為是科學技術進步,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的出現引起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從而產生對銀行信用的需求。他在1912年出版的《經濟發展理論》中,專門分析信用與資本形成過程,其信用創造論置於他的“創新理論”中。即通過信用擴張創造資本,實現創新。此外,他還把信用擴張與經濟周期理論聯繫在一起,也是他的先見之明。
總之,信用創造資本理論是現代西方最有影響的信用管理理論,為許多經濟學家理論體系的形成具有積極作用。該理論認為,先有貸款後有存款,並由此推出,銀行有無限的信用創造能力。信用能形成資本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他們把信用完全等同於貨幣,把信用看成是與真實資本一樣的財富,宣傳信用創造真實資本,把信用對財富的索取權看作財富本身就是不對的,認為銀行有無限的信用創造能力,這種觀點存在認識上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