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傳統採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传统采购模式)

傳統採購(traditional purchase)

目錄

什麼是傳統採購

  傳統採購是企業一種常規的業務活動過程,即企業根據生產需要,首先由各需要單位在月末、季末或年末,編製需要採購物資的申請計劃;然後由物資採購供應部門彙總成企業物資計劃採購表,報經主管領導審批後,組織具體實施;最後,所需物資採購回來後驗收人庫,組織供應,以滿足企業生產的需要。傳統採購存在市場信息不靈、庫存量大、資金占用多、庫存風險大的不足,經常可能出現供不應求,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或著庫存積壓、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傳統採購模式的缺點

  1.物料採購與物料管理為一體

  目前絕大多數企業行使採購管理的職能部門為供應部(科),也有企業將銷售職能與採購職能併在一起,稱為供銷科。在這種模式下,其管理流程是:先由需求部門提出採購要求,然後由採購部門制定採購計劃/定單、詢價/處理報價、下發運輸通知、檢驗入庫、通知財務付款

  該流程主要缺點是:物料管理、採購管理、供應商管理由一個職能部門來完成,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控制機制。

  2.業務信息共用程度弱

  由於大部分的採購操作和與供應商的談判是通過電話來完成,沒有必要的文字記錄,採購信息和供應商信息基本上由每個業務人員自己掌握,信息沒有共用。其帶來的影響是:業務的可追溯性弱,一旦出了問題,難以調查;同時採購任務的執行優劣在相當程度上取決於人,人員的崗位變動對業務的影響大;

  3.採購控制通常是事後控制

  其實不僅是採購環節,許多企業對大部分業務環節基本上都是事後控制,無法在事前進行監控。雖然我們承認事後控制也能帶來一定的效果,但是事前控制畢竟能夠為企業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損失,尤其是如果一個企業橫跨多個區域,其事前控制的意義將更為明顯。

傳統採購模式下應對採購風險的手段

  傳統採購模式在操作方式和透明度等方面相對落後,其規避採購風險的手段也有自身的特點。

  信息保密工作比較嚴格。供應商的選擇、價格的確定,多半通過比質、比價、招標、採購和商務談判來完成。因此,需方為了通過供應商的多頭競爭,從中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往往會保留自己的許多信息。同樣,供應商為了在競爭中獲勝,贏得市場份額,也會隱瞞自己的信息。由於供需雙方均不能進行有效的信息溝通,很少披露乃至不披露有關信息,所以,採購風險也會相對較小。

  註重事後的把關。在傳統的採購模式下,因為採購一方很難參與供應商的生產組織過程和有關質量控制活動,因而相互工作是不透明的。因此,質量交貨期的控制一般是通過簽訂合同、按標準條款驗收、催交催運、到貨複檢、事後質量驗證等方法把關,以達到降低採購風險的目的。也就是說,在傳統物資採購模式下,供需雙方基本沒有質量控制方面的合作。

  多追求眼前利益。在傳統採購模式下,供需關係是臨時的或短期合作的關係。採購中,需方更多的時間是消耗在討價還價、解決日常問題的過程中,往往頻繁更換供應商或只考慮當前行情,調整採購計劃和庫存儲備量,供需雙方缺乏需求信息的溝通和長期的合作機制。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Cabbage,Yixi,连晓雾,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傳統採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