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謀式價格領導制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串謀式價格領導制通常出現在由若幹個規模相當的大企業控制的寡頭壟斷產業中。它們會相互適應、把價格調節到一個合理的水平,這一水平能使它們共同利潤達到最大,每個企業都從這一價格水平中獲得利益,因此,只要市場條件不變,沒有一家企業會主動打破這一價格的穩定。
馬克哈姆提出了產生“串謀式價格領導制”的五個市場結構條件:
1、產業集中度高,大企業規模大致相同,每個企業對價格都有相當的影響力;
2、進入壁壘較高;
3、各企業之間產品儘管不要求完全同質,但要求具有高度替代性,價格是相互依存的;
我國的空調產業(2000年以前)基本上滿足馬克漢姆條件。多年以來,儘管我國的彩電、微波爐、影碟機等產業的價格戰打得“硝煙瀰漫”,但是,同屬家電行業的空調產業卻“風平浪靜”,價格居高不下,有記者估計該產業的利潤率在20%以上,而彩電已不足5%。儘管尚沒有充分的研究資料證明,但我們還是有相當的把握推斷我國空調產業在相當一段時間里存在串謀式價格領導行為。
案例[1]
美國經濟學家提供了串謀式價格領導制的豐富案例。例如,在1922年至1946年間,美國煙草產業基本上為三大企業所控制:雷諾茲(RJ Reynolds)、美國煙草(American Tobacco)和利格特·梅爾斯(Ligget&Meyers)。在長達25年的時間里,三大企業生產的三種牌子的香煙(Camels, Lucky Strikes 和Hesterfields)的零售價格完全相同。1928年以後,這三種香煙的批發價格也趨向一致。在整個串謀式定價時期,除了1933年美國煙草發起價格戰而短暫地成為價格領袖之外,一直由雷諾茲公司充當價格領袖,並一次一次地通過提價把香煙價格推向較高的水平。
當市場需求旺盛,產業開工率很高的情況下,串謀式價格領導制是有希望維持穩定的。但是,當市場需求發生波動,生產能力放空時,串謀式壟斷價格可能會受到秘密或公開削價的挑戰,最後可能演變為整個產業的價格戰。我國空調產業2000年出現的降價風波就是該產業串謀式價格領導制走向瓦解的先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對於巨大的潛在市場的生產能力過剩。
三種價格領導制模式的比較[1]
三種價格領導制模式的比較 | |||
---|---|---|---|
特征 | 支配型價格領導 | 串謀式價格領導 | 晴雨表式價格領導 |
市場集中度 | 很高 | 較高 | 較低 |
價格領袖 | 產業中最大企業 | 規模、歷史、顧客效率等 方面較有優勢 | 預測能力強、反應敏感 |
成本條件 | 企業間差別較大 | 企業間大體相同 | 企業間差別較大 |
領袖地位變化 | 固定不變 | 偶爾變化 | 經常變化 |
典型行業 | 微波爐 | 空調、煙草 | 汽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