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與資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價值與資本》(Value and Capital):最近八十年來論述價值理論問題的最重要著作
- 作者:約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1904—1989):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首次出版:1939
- 全書名:《價值與資本: 經濟理論的若幹基本原則之探究》(Value and Capital: An Inquiry into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
- 被譽為:
- 最近八十年來論述價值理論問題的最重要著作
《價值與資本》在西方經濟學界被認為是將近七十年來論述價值理論問題的最重要著作,由於該書的首創性貢獻,1972年,希克斯與肯尼恩·阿羅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目錄 |
1936年凱恩斯發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從而創立了以國家干預經濟為其靈魂的巨集觀經濟學。二戰後,巨集觀經濟學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並一躍升為主流經濟學。在巨集觀與微觀經濟學之間,無論就其基本問題、分析方法,還是政策含義,都存在著深刻的差異和矛盾,兩者的內容相互隔絕。為解決巨集觀和微觀經濟學之間的這些矛盾,經濟學家們力圖使巨集觀理論和微觀理論相互溝通,相互協調;力求重構巨集觀經濟理論,使之重建在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之上。而英國著名經濟學家約翰·理查德·希克斯則是這一領域的先驅,他在1939年出版的專著《價值與資本》開創了巨集觀經濟學微觀化研究的先河。希克斯沒有盲從於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認為凱恩斯的經濟學還是一種蕭條經濟學,而是以馬歇爾、瓦爾拉和維克塞爾的理論為基礎,力圖把巨集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結合”在一起,從此奠定了巨集觀經濟學微觀化的研究基礎。
《價值與資本》共分4篇24章。
- 第一篇是主觀價值理論(3章);
- 第二篇是一般均衡(5章);
- 第三篇是動態經濟學的基礎(6章);
- 第四篇是動態體系的運行(10章)。
希克斯的主觀價值理論是一般均衡理論的基礎,也是本書的出發點,西方經濟學家稱它是本書的“傑作”部分。他看到了商品的效用無法直接衡量,同時又認為效用有大小高低之別,即效用不是數量概念而是次序概念。而效用的高低大小,乃是受消費者既定“偏好尺度”支配的,希克斯採用了埃奇沃思、帕累托的幾何方法,用無差異曲線圖說明自己的主觀價值論。
他提出無差異曲線的概念。橫軸X代表X商品,縱軸Y代表Y商品,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 下,消費者按照已定的收入和價格可以對兩種商品的不同組合進行選擇。不同的商品組合可以使消費者得到相同程度的滿足,因而具有無差異性。把商品X和商品Y的不同組合在坐標平面上的點連接起來,便得到無差異曲線。同一條無差異曲線上的所有點都代表同等的滿足水平。只要每一項商品都有正的邊際效應,無差異曲線必定都是向右下方傾斜。
希克斯在以序數論代替基數論時,用“邊際替代率”概念取代了“邊際效用”概念,又以邊際替代率遞減規律取代了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就是說該無差異曲線表明邊際替代率隨著X數量的增加而下降。希克斯認為,這一規律可以告訴我們邊際效應的變化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