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旅游整合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区域旅游整合是指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旅游系统中各旅游要素相互吸引、凝聚、协同、融合的趋势或状态,其结果是形成有一个跨区域的,具有新结构新功能的旅游系统或旅游地域综合体。
区域旅游整合的本质[1]
对区域旅游整合本质的理解有四点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区域旅游整合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有长期的战略性的优化旅游产业结构的需要,也可能只是短期的经济利益的需要,因此无须在任何时候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其次,参与区域旅游整合的单位具有一定独立性,需要通过区域间的整合对各单位所持的有待整合的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之在基本保持原来整体状态与主要属性的前提下,组合为能够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新的要素。然后,区域旅游整合并不完全遵循严格的科学规律,有极强的艺术性,因此,系统论、系统优化等科学方法并不完全适用。最后,区域旅游整合一定是横向的跨部门、跨领域进行要素重构的过程,如果是控制范畴之内的领域,则不属于整合的范畴,而是统一安排、调度指挥的lbJ题。通过整合形成的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和通过总体系统化创建的资源和要素不同,它仍然是可以拆分的,可以重新进行新的整合。
- 1.整合者独立性与互动性的统一。
整合者独立性是实施整合的前提条件。互动性是在区域旅游整合中,整合者的态度、行为方式和强度,受其他参与者关联程度的内在规定性。参与者的独立性决定了参与者在参与区域旅游整合的过程中有保持本真的权利,但由于区域旅游整合是一个参与者之间产生互动的过程,在整合的运行过程中,参与者一方面要坚持整合的总体目标,另一方面还必须坚持自己自身的发展方向与经营运作思路,同时还必须对其他参与者的变化表示关切,并根据其他参与者状态的变化对自己所处的状态作适宜性的调整。因此,区域旅游整合的参与者始终处于一个波动与调整的状态之中。即使不处于整合状态中,旅游经营部门也是不断在波动和调整,但这和整合中的调整有本质的不同,差别就在于有前者有整合目标的约束。
- 2.整合目标趋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参与旅游区域整合的单位之所以能够积聚在一起形成整合集团,是希望通过整合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这个目标有可能是战略性的也有可能是战术性的。对于整合参与者,在承认该目标的同时,自身也会有其他相关的目标,如为了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形象,又或是为了借机打造新的旅游品牌等等不一。但不论整合者参与整合时自身还存在什么目标,也不论整合中所采取的手段如何丰富,由于参与整合的主体都是独立的,有着自己的经营范围与业务导向,因此在参与整合时的出发点都是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即便在整合过程中是为了实现大家认同的整合目标,但整合者最终也还是希望通过整合能对自身的业务与经营有所裨益。
- 3.整合运作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整合必须遵照一定的原理与科学方法来运作才不至于混乱无序,因此利用相关的学科理论作指导是必要的,这些理论包括地域分工理论、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等。参与整合的区域与各区域内参与整合的单位为达到整合目标而集聚,进而形成一套参与者都能认可的制度或协议。这些制度或协议的建立虽然可以给各整合者稳定的预期,但由于制度与协议的度量不见得是完全精确的,有些认识甚至是模糊的,这就需要将整合者中人的因素调动起来让人格魅力、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得以发挥以确保整合的顺利运作,此时整合中的艺术性就得到了体现。所以只承认区域旅游整合运作的科学性,就会导致整合运做的“刚性”。在区域旅游整合中到底是科学性的因素占主导还是艺术性的因素占主导,这就不一而论,在战略层面的整合,科学性更强;但在战术层面,艺术性的表现机会更多。
- 4.整合过程安全性与风险性的统一。
由于区域旅游整合并不是发展区域旅游经济的唯一选择.因此.整合这一策略的成功与否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区域旅游整合是安全性与风险性并存的。其安全性表现为整合者摆脱了完全独立作战,相对安全的原因就在于整合过程中的参与者都要提供自己可供整合的要素,通过借用其他参与者的资源或力量来达到自己参与整合的目的与需要,这会有效弥补整合者独舞时自身资源不足的缺陷。但是参与者同时也会面临整合所带来的风险,整合的过程有可能会造成旅游企业之间的“马太效应”,使较为弱小的整合者在以后的市场竟争中劣势更加明显。作为参与整合的单位,在整合决策的确定以及整合过程中的运做都会很重视自身的安全,但不确定因素总是存在的。所以,只要选择区域旅游整合,安全性就始终与风险性相关联厂、
区域旅游整合的内涵[1]
区域旅游整合的特有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内容时刁一是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1.旅游资源—产品—市场层面的重构。
旅游资源是区域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要素,亦是区域旅游整合的重要内容。有资源不见得有好的产品,有好的产品也不见得有好的市场,区域旅游整合通常是为资源的产品化提供契机,为产品的市场化提供动力。通过整合,使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旅游市场联动起来,进而形成在各整合区域范围内的分工协作,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主要是旅游企业)可以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分工格局。旅游市场推出的产品基本上是以旅游线路、旅游区域(包括旅游城市、旅游景点)的规模化形式出现的。不同区域将各自用于整合的资源产品按地理空间顺序组合,形成旅游线路或旅游区。不仅区域之间彼此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市场),几个不同的区域联合起来,以全新的产品向其他区域宣传推广,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开展旅游活动,由此而产生的客源市场规模化比单个区域独立开拓所形成的市场规模要大得多,参与整合者则可分享由于共同作用所带来的规模市场效益。
- 2.旅游资金—资产—资本层面的交融。
在经济多元化、市场化时代,区域经济联系越来越多地通过金融、资本、产权等要素流动和交融而得以实现,相互投资、持股、资产重组、资本融合等成为经济主体间开展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区域旅游整合中,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企业之间则共同投资合作开发旅游资源,兴建旅游设施,企业间相互参股、持股、控股与资产优化组合;即便旅游企业国际资本输出与输入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旅游资金一资产—资本方面的整合交融己经成为现代区域旅游整合的重要内涵之一。
参与整合的区域其经济水平、旅游发展状况等都不相同,在旅游发展政策、制度和管理方式上也必然存在差别。此外,参与整合的单位由于是独立的,因此存在各自经营理念的差异。由于区域旅游整合是跨区域的,各区域为了有效促进旅游者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便利流动,在旅游业开放政策、产业协调机制和行业管理手段方面必然会有一些探索性、建设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旅游目的地开放条件和范围、旅游企业合作条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区域旅游整合中不同区域之间在旅游管理—政策—制度方面的渗透确实取得了很多的实际成果,越来越有利于旅游者在各区域范围内自由便利流动,大大促进了区域旅游整合的进程、
区域旅游整合的条件[2]
- (一)资源条件
1.旅游资源要素。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基础。每一个旅游资源个体都有其独特性,同时也具有其他个体相似的共性。区域旅游整合是指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旅游系统中各旅游要素相互吸引、凝聚、协同、融合的趋势或状态,其结果是形成一个跨区域的,具有新结构、新功能的旅游系统或旅游地域综合体,所以旅游地域综合体的形成也是以旅游资源要素整合为基础,没有旅游资源要素的整合或整合的不好,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地域综合体的形成。
2.旅游资源互补。旅游资源的整合效果如何主要看旅游资源是否具有互补性,互补性越强,就越容易整合出具有独特吸引力的产品和项目,也就越容易逐步形成新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反之,区域旅游资源相互缺乏互补性或互补性不强,就不易形成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也就谈不上区域之间的旅游整合,因为缺乏基础。所以,旅游资源互补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重要条件。旅游资源互补就是指相邻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正的近邻效应,即资源个体的吸引力因其他个体在其附近出现更加强,这就是正的近邻效应。旅游资源互补既加强了各个资源本身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源互补加强该区域的整体吸引力和竞争力,形成丰富、独特的旅游形象,从而实现旅游整合。
3.旅游资源互补类型。资源互补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同类资源规模形态互补,是指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相同或相似,但规模、外在形态和具体内容等有差异,通过旅游整合实现旅游资源规模化和形态的完整化,让游客在一个不大的区域范围内有机会完整感受一种旅游资源。二是同类资源时间序列互补,是指旅游资源类型相同或相似,但形成时间不一样,可以沿着历史这条主线进行资源整合。这种整合主要针对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时间这个纽带将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资源整合成具有各种主题的文化线路,将大大提高各个资源的历史文化旅游价值。三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互补这种互补是有前提的,不是所有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可以互补。自然旅游资源只有与其精神内涵一致的人文资源才能形成相映成趣的资源互补组合,这种组合的优势是最明显的,往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都是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组合最好的地方。四是旅游资源地域差异性互补,指旅游资源所在的地域背景不一样,这种地域背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该地域大的自然地貌特征和人文风俗特征,也可以说是一种旅游氛围的差异。强调这个互补主要是因为现在旅游资源的外延扩大,旅游氛围等许多非物质性要素都被包括在里面。另外,这种地域特征是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形象互补更能在增强旅游信息量,加大游客对旅游地的期望值。
- (二)市场条件
1.客源市场。市场经济环境下,旅游企业总是首先注意到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变化,并根据旅游者的要求进行产品的生产与开发。但不同客源市场,其人口统计因素、心理及需求、空间活动等特点各不相同。只有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旅游企业的产品开发才有可能成功。因此,客源市场是产业赖以生存的条件,也是影响旅游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2.客源市场分析。市场的目标、功能定位是区域旅游开发整合方向的决定因素,因此要了解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规模、特点和规律及旅游者的个性特点、决策行为、需求类型和消费水平。这些都是制订区域旅游市场目标重点、结构、整合策略和设计旅游产品的出发点和前提。如果没有对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科学充分调研,区域旅游开发整合就会变成无的之矢,成为一般项目和内容的胡乱堆砌,最终结果是整合的失败。由于市场的扩大和改变,具有前后的延续性,故区域旅游开发整合中的市场整合内容必须以目前的市场基础为依托,稳定老市场,开拓新市场,以实现市场结构的优化。一旦得到客源市场的肯定,区域旅游整合就会从概念变为现实,区域旅游要素都会在此基础上实现整合,从而保障旅游地域综合体的逐步形成。
- (三)区位条件
1.良好区位关系内涵。区位关系主要指不同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旅游地与客源市场的空间关系和旅游区内的交通关系。良好的区位关系具体体现为:一是各区域的旅游资源在空间上处于一种正相邻的关系,所谓正相邻关系是指资源的互补性强,替代性弱。负相邻关系是指资源趋同,替代性强。如果各区域间资源处于正相邻的关系,将容易形成旅游开发合作关系,也就容易进行区域旅游整合。二是各区域的空间关系有利于客源的互流和旅游大市场的形成。三是各旅游区的交通关系有利于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是区域旅游整合的重要内容,也是促使区域旅游整合形成的重要因素。跨区旅游线路的形成必须要以完善的区域交通网络做保证。
2.良好区位关系作用。良好区位关系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空间保障。旅游业是完全市场化的产业,因此区域旅游整合必须建立在市场认可的基础上,区域旅游整合不是单纯的行政行为,而是按照旅游发展规律进行的市场行为,政府主导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区域旅游整合遵循的市场规律就是旅游决策行为规律和旅游空间行为规律。资源的互补性强符合旅游决策行为中的最大效益原则,提高了游客的信息拥有量;客源互流也符合最大效益原则,减少了旅游时间比;跨区域旅游线路的形成更是符合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的特征。因此,良好的区位关系符合区域旅游整合的市场规律,这也就从空间的角度保证了区域旅游整合的市场合理性。
- (四)发展环境
1.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环境,这一点己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区域产业结构水平和产业布局;软环境是指政府发展旅游的决心和意识以及区域产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主导产业的选择。
2.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作用。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环境保障。区域旅游发展环境从总体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环境的规定性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将决定旅游业获得发展机会和资源的多少。区域旅游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区域共同参与,政府在其中扮有很重要的角色,政府对旅游整合的重视以及投入资源的多少将直接影响了区域旅游整合的进展和最终的成败。政府的发展战略不是随便确定的,它是在对区域发展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后,根据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作出的。因此,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容易形成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而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有利于进行区域合作。所以,相似的区域旅游发展环境是区域旅游整合成功的环境保障。
区域旅游整合的发展现状[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把旅游业确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各地方分散、独立的发展进入到不同层次的地域合作、协同发展。所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要,是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动的合作化发展的必走之路。在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思想指导下,我国各地相继进入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在我各地广泛开展起来,如环渤海旅游圈,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在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中快速发展形成比较强的阵势。在理论上我国学者对此的研究也逐渐宽泛,包括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类型、方法、动力机制、整合模式和途径等方面,并出版了许多研究文献,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有了理论借鉴。
区域旅游整合的实现路径[1]
从理论来讲,不论区域旅游整合是战略性的还是战术性的,都要将整合做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但要想使区域旅游整合能够持续、有效地进行,一方面必须着力促进旅游需求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必须保证旅游供给增量的有效性,进而推动旅游供给存量的有效性。区域旅游整合有不同的层面和形式,而且整合越来越趋向于智慧化和艺术化,因此很难说有确定的模式和方法。区域旅游整合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实现路径。
- 1.工作协议。
当一项工作涉及到诸多方面,尤其是要跨越经济领域或者是跨越体制,这项工作所需要的要素就具有复杂性。首先,整合所需要的资源也许并不是专门为旅游产业而订制的专用资源,而该资源的形成和运行,取决于另外的经济领域。达到整合目标,也许只是一次性或者偶尔地运用这个资源,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保持资源原来的体制状态和运行方式,同时构筑成所需要的新的能力。这是跨部门、跨地区、跨体制经营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采取协议的方式,对这些资源进行临时整合是一个好方法。
- 2.旅游企业联盟。
企业联盟是横向一体化的重要方法,旅游企业联盟的横向跨越性,正好和资源整合的横向跨越特性相通,所以,理应成为区域背景下旅游整合的独特手段。旅游企业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旅游企业组织为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协议或联营等方式而结成的联合体户U之里的旅游企业组织指的是从事旅游经营的单位,包括旅行社、旅游景区、交通租赁企业、餐饮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等。旅游企业联盟是介于旅游企业组织和旅游市场之间的一种组织结构,包括战略联盟、许可协议、松散的合作网络、固定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网络等,广义的旅游企业联盟还包括旅游企业间非正式的联合。无论是竟争型旅游企业间的战略联盟,还是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旅游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旅游企业间的正式联合,还是旅游企业间的非正式联合,均有利于通过旅游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式竟争,消除旅游企业间的恶性竟争,提高旅游企业参与竟争的效率;有利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旅游产业内部生产活动的集中化;有利于借助市场网络和企业网络的作用,获取旅游发展的协同效应。
旅游企业联盟曾经是非常看好的一种区域旅游整合手段,但是从国内情况来看,业界的认同度还有特于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市场不成熟,仍然有诚信缺乏的忧虑,因而这种方式成功的案例不多,也可能是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因素和哲学因素造成的“以我为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斥“联盟”。
- 3.旅游企业集群。
值得引起重视的另外一种重要整合手段是旅游企业集群,通过将单个旅游企业的力量变成集群的力量,用集群的方式做成了虚拟的“大”,和实际的强”)与旅游企业联盟不同的是,旅游企业进入和退出集群的壁垒很低,集群中对旅游企业规模大小无硬性要求。在旅游企业集群中,何个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不受其他成员企业的约束,企业之间多以平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进行连接,相互之间的结合比较松散,集群的整体性概念较弱。集群中旅游企业的经营目标基本上是由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所引导,因此区域旅游整合的企业集群方式在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的中国还必须整合政府的力量。
由于区域旅游企业集群在促进旅游企业创新、产生商业吸引力、树立区域旅游品牌,提升竟争力、加强旅游地环境治理等方面具有旅游企业联盟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并且在面对当今全球经济重新调整、生产职能特征千变万化的新形势下,区域集群政策己经成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区域集群作为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其分析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存在很大不同旅游企业集群的思想是将旅游企业和旅游产业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因此在发展地方旅游产业集群时,一定要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子系统看特,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发展。
- 4.旅游企业并购。
现在并购这个话题热度很高,几乎成为资源整合的主要关注形式。和前几种主要手段不同,并购会改变旅游企业的体制属性,使被并购的旅游企业失去了独立经济实体的地位,所以,并购常常是主体的一方进行企业扩张的重要手段。实际上,并购在一定意义上己经偏离了整合初衷,并购方式往往己经超越了整合而变成了“统合”。
旅游企业并购是大型旅游企业在增强自身竟争力最活跃的领域,他们用钱买到的是战略性资产,包括一个巨大的全新的市场、一个磨合多年的旅游市场运作机器、一个有效运转的旅游经营网络。如果采用创建的办法,他们需要花几倍的代价、更长的时间,最终在一个陌生的市场环境中也没有取胜的把握。虽然在我国,这种手段依然还存在市场运作机制不完善、政府主导性较强、企业价值评估机制不完善、并购的相关法律还不健全等问题,iHi但作为一种边缘整合手段的应用,如果条件合适,选择并购这种手段进行整合也并非不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