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节后综合征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假期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假期后症候群(Post-holiday syndrome)或假期后综合症,又名节后症候群

目录

什么是节后综合征

  节后综合征是一种出现于长假期或节日后的一些症状,包括有疲倦、失眠、昏昏欲睡、胃口欠佳、难以集中精神工作、有不正常肌肉酸痛或心跳太快,以至焦虑、空虚或容易发怒等。按照心理学家解释,是现代社会大多数人的正常心态。

  节后综合症是人们在大假之后出现的(特别是春节黄金周和国庆黄金周)的各种生理或心理的表现。如在节后的两三天里感觉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恶心、眩晕、肠道反应、神经性厌食、焦虑、神经衰弱等。

  节后综合症也叫富贵症。长假期间很多人容易忘记平时对自己的约束,熬夜、暴饮暴食等,睡眠规律、饮食规律一旦被打乱,便秘、长痘、油脂分泌过多很正常。而腹泻在过节中更是常见。

节后综合征的现象

  由于在工作期间,身体及精神状况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放长假期或节日后,因放松过度,或多或少就会出现假期后综合征的症状。这种心态就像一个平时已经紧崩膨胀的气球,急速放气而过度松弛。在回到工作岗位时,因未能及时适应紧张的生活节奏或缺乏了一个心理缓冲期,就会出现了逃避工作的心态及以上的症状。

  假期后症候群不单只会出现于工作上,只要会令人高度紧张的工作亦会产生,如考试或上课。因此,假期后综合征亦被称为考后症候群或开学症候群等。

  心理学家建议要舒缓假期后综合征应将娱乐节目安排于假期早段,而最后几天最好有充足的休息,作为心理缓冲期,以调整心态时间。并且安排较有规律的生活,将注意力从娱乐转回集中在工作上。至于身体方面,可以尝试造适量的运动,让身体能从休假中起动。

  睡眠紊乱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这样就打乱了人体正常生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对策:过度疲劳引起的“睡眠紊乱”,需赶快采取补救措施。体力性疲劳因运动过度引起,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脑力性疲劳原因多是长时间用脑,大量消耗能量导致大脑血液和氧供应不足,削弱了脑细胞的正常功能,集中表现为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等,缓解的方式是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散步闲逛或做其他小事分分心、听听音乐等;心理疲劳则由过节压力感造成,应设法减轻心理压力,严重者应赶快去看心理医生。

  恐惧上班

  经过连续几天的吃喝玩乐,好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一族还出现了焦虑、郁闷、烦躁等情绪,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因为在长假里对自己的休假没有什么计划,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生物钟已经打乱了。到了上班的时候,生物钟调节不过来,松弛下来的弦一时适应不了紧张繁忙的工作状态,因而对上班产生了恐惧心理。

  对策:可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同时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适当的药物改善情绪

  神经性厌食

  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

  对策: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尽量吃清淡一点的饭菜,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也歇歇。经常步行、慢跑、做体操、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

  退潮忧郁症

  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又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可能出现的情况

  一些心理脆弱或身心过度疲劳者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外出旅行途中失眠、胸闷、精神紧张等,长时间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等而突然产生幻觉等(在拥挤、嘈杂的封闭环境下更易出现)。这是在旅行途中发生的急性暂短精神病性障碍,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意识障碍、片段妄想、幻觉或行为紊乱,回家后这些感觉可能重现。要避免此现象,出游者应注意自我保护,如出游行程不要安排得过满过紧,及时休息、补充体能,长时间乘坐一种交通工具时,应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走动走动,活动筋骨、做做深呼吸。

  节后抑郁

  与上述节日心理失调相对应的是节后抑郁。有些人会因从节日的玩乐中突然回到平静而出现失眠、胸闷、心中空空如也、失落、抑郁等现象。通俗地说,这是因为人们不能“收心”,无法学自我调节以适应原有的平静状态。要预防这种现象,就要注意心理的平稳过渡,节后及时“找事干”,避免突然“急刹车”。如果条件允许,采用想象放松法也可达到较好的调适效果。

  一连几天的长假结束,许多人都可能会有以下一两种体验:假期结束前的一两晚,想到节日过完马上就要上班,突然感到心神不定,或是失眠、胡思乱想,无法入睡;脑海里还在回放着节日里和亲朋好友们尽情欢聚的情景,放纵的心情怎么也收不回来;节后两三天里总是感到厌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出现抑郁、失落、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有不明原因的恶心、晕眩、肠胃不适、皮肤过敏、神经性厌食、神经衰弱等反应……也许不仅仅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适应,身边的家人可能也有各种与平常不同的反应:老人难以适应突然恢复的清静日子;孩子无法安心下来为即将开始的学习做准备等等。这就是所谓“节日综合征”的典型表现。每当长假、黄金周过后,总有不少人因为节日期间的生活方式与平日相差过大,节后又不注意心理保健和自我调节而出现类似“节日综合征”的心理失调表现。

  节后提不起精神

  本是休生养息的长假,不少人却出现了浑身无力、嗜睡、做事精力无法集中等症状,其实这都是“节后亚健康综合症”在作祟。

  专家介绍,十一长假过后一段时间,是此类综合征发病的高峰期。之所以出现此类综合征,其根本原因在于十一期间,人们娱乐玩耍、或外出旅游、走亲探友,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作息时间和规律被打乱,扰乱了生钟;加之节日期间饮食无规律,不少人还烟酒无度,暴饮暴食,造成营养搭配不均,身体各器官超负荷运转,引起功能紊乱,尽管还没有达到发病的地步,但已经让人体感到不适了。

  长假结束,一旦回到紧张的工作环境中,就容易身心失衡,出现各种亚健康症状,还容易诱发各种疾病。

节后综合征的原因

  人们从周一到周五,辛勤工作,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置之度外。一到双休日或法定假期,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几天,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待到假日过后的上班日,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即所谓“节后综合症”。

  节日心理失调

  节后综合症(Post-holiday syndrome)对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态下工作的人而言,整整几天不用上班,未必是件舒心的事,尤其是平时常要轮值夜班的基层民警、加班熬夜的领导或负责文字材料的“笔杆子”,突然闲下来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失落、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反应。从心理学角度上讲,在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人的大脑中枢会建立起一套高度紧张的思维运作模式。如果一下子从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停下来,原来那种适应紧张节奏的心理模式便会突然失去对象,这时,平日总在超时工作、觉得没有个人时间的人们,面对宽松的环境反而感到不适应。

  这种心理失调,其实也是一种提示信号,平日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并不利于身心健康,长此以往,很可能因工作紧张、压力过大而引发各类身心疾病,甚至导致“职业倦怠”等不良心理反应。此时的长假,正是过滤已有的工作方式,尝试另一种生活心态的时机。亲身体会“有张有弛”的生活方式,学会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给疲惫的大脑和身体以不同于平时的新鲜刺激,充电的感觉会让过度消耗的精神和心灵放一个真正的假期。

  假日综合征罪魁祸首之一熬夜

  除夕夜一家人团圆,按照守岁的习俗,这一晚要熬夜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熬夜,在春节长假里几乎不可避免。一年不见的家乡好友相邀聚会,觥筹交错中彻夜长谈、K歌,消夜……时间在一片欢乐声中飞过,不知不觉,你有可能已经连续几天在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   而熬夜会造成整个机体的紊乱,上火、便秘、脸上长包、油脂分泌过剩,节后你会发现,很多人不是红光满面,气色会变得不好。牟瑛指出,20岁之前,人体如果熬夜能在第二天马上恢复,而过了30岁后,熬夜往往需要花好几天时间才能恢复,恢复期间人体会感觉到很不舒服。

  从心理状态方面来看,侯艳红指出,忘记昼夜节律,还会引起睡眠障碍,节律的失调也会引起身体疲劳,同时会导致情绪出现问题。当你经过如此高强度兴奋点后,又回落到节后相对平静状态时,大脑适应状态不好,情绪也会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从而出现不适应,引发焦虑状态、神经衰落,出现不愿意走出过节状态的情绪。

  而春季昼夜气候变化大,容易出现精神症状的复发状态,我们人体针对这种变化在调节时会出现反差,会容易把不稳定的东西调动起来,包括旅途中的疲劳,交流中的过分喧闹,生活节律的打乱,有人返途中还会爆发不良情绪,影响到节后的生活。

如何应对节后综合征

  第一,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是关键[1]

  春节大吃大喝大睡后,要开始自我调节心理状态,恢复正常的上班节奏。心理上可能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宏愿和琐碎小事的矛盾。

  建议:

  1.白天工作时可以喝点绿茶、花茶减压,也可以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像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离开了身体。

  2.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丹栀逍遥散、柴胡舒肝散等中药,改善情绪,消除对上班的恐惧。

  第二,调整作息时间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等,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建议:

  1.可以通过休息或给身体补充营养得到解除,要做到早睡早起,起居有序,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2.上班族应尽快停止各种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做出相应的调整,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

  第三,摆脱上班“恐惧症”

  回来上班后,要将假日期间还没有处理完的事情,用最简捷的方式尽快了结,不要拖拖拉拉 ,再让它们牵扯自己的精力。

  建议:可写一张简要备忘录,将需操办事宜和急需处理的事情罗列下来,一目了然。泡茶是一种闲情,喝茶是一种健康,茶对身心都有好处。新年吃喝太多太腻了,不妨喝喝花茶,感觉清香舒心。

  第四,运动对付节后上班神经性厌食

  节日期间吃多了,容易引起神经性厌食;中医认为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药。

  建议:

  1.尽量吃得清淡,让塞满鱼肉的肠胃休息一下。

  2.参加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做一些使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

  张弛有度,适度放松[2]

  上班时间分秒必争,大脑高速运转,心中的弦紧绷,形成了工作常态。而节假日期间,朋友聚会、逛街购物、游山玩水等休闲娱乐活动,很容易将工作期间建立起来的习惯破坏掉。因此,在假日生活期间我们也需要自律,既要从工作中抽身而出,让疲惫的心灵小憩一下,也要进行自我约束,不得太过于放松。

  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制订计划,尽量在放假前将手头工作做完,而不是拖延到节后,新旧工作的堆积,更会让我们焦头烂额;合理安排休息时间,节假日期间,过度睡眠或是熬通宵都会打乱人体正常生物钟,造成“睡眠紊乱”,因此要尽量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嗜睡、熬夜;合理安排娱乐时间,将走亲访友、逛街购物、朋友聚会等进行规划,有条不紊处理好各种事宜,避免因时间安排无序而身心疲惫。

  构建“缓冲带”,自我调整

  提前在假期末构建休息与上班之间的“缓冲带”,合理安排起居时间,让身心过渡到工作时的作息规律;不断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适当听听音乐、看看书、做做运动,让自己尽快摆脱“节日”状态。

  列宁曾说过,“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尽量做到劳逸结合,工作时全力以赴,休息时全身心放松,将身体和精神处在一种紧张松弛相契合的状态。这样既能蓄势待发,高效率地投身于工作,又能不时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从而减少对“节假日”的依赖心理。

节后综合征的管理建议[3]

  假期综合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治愈假期综合症的方案。方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1.“假期” 专题心理调查

  在假期前后分别由职场心理专家选择专业的心理量表进行员工心理调查。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管理层制定激励和员工关怀政策,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管理层针对假期后员工的异常表现做好预防工作。

  2.“假期” 专题心理咨询

  在假期前后开展“假期” 专题心理咨询服务。由心理专家针对员工在假期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一对一地提出专业建议, 协助员工妥善处理上述问题。

  3.“假期” 专题心理辅导

  在假期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全体员工,特别是出现典型假期综合症症状的员工进行短期心理辅导, 并帮助他们体察自己的不良情绪, 引导他们学会自我调适。

  4.“假期” 专题心理宣传

  在假期前后, 以短信、彩信、电子邮件、 宣传栏、视频等多媒体方式面向全体员工提供应对假期综合症的心理知识, 让员工在感受组织关怀的同时, 可以初步掌握调整身心状态的知识和技巧。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 除了借助服务应对假期综合症外, 还可采用一些人性化的管理方法

  1.假期前的家庭作业会

  在假期前给员工布置“家庭作业” 一是要他们注意休息, 确保自己的安全和身心健康二是要跟他们分享假期后的工作目标, 让他们在休假期间仍有职业意识,不至过于懈怠。

  2.假期之中的情感沟通

  放假期间管理者也要抽出时间与员工进行沟通, 具体方式有发短信、发邮件、发微信等, 具体时间可选在假期结束前的一天。这时沟通不仅能让员工体会到管理者对自己的关心, 还能唤醒他们的工作归属感

  3.“见闻分享会” 与“收心会”

  利用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的上午时间召开一个简短的“见闻分享会” 与“收心会” 。让员工把自己在假期中听到的、看到的与同事分享。此举有助于让员工把团队的其他成员视为实现个人目标的帮手。

  4.工作中的督导、检查患有“假期综合症” 的员工往往心不在焉, 行动拖沓, 对此, 管理者应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同时, 管理者还应加强各级领导与员工之间的互动, 帮助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但需注意, 检查、督导的频率不宜过高。

  5.工作氛围的紧张感

  可在办公区内张贴工作标语和任务看板, 让工作指标可视化, 营造紧张有序的工作氛围, 驱走懒散懈怠之风。

  6.专业培训

  企业在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和第二天组织面向全体员工的专业培训是防止假期综合症发生的有效方法。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收心” , 有利于各层管理者按业绩目标推进工作, 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 节后易患上班“恐惧症”如何轻松应对.腾讯健康.2013-02-18
  2. 刘林林. 向"假期综合症"说"NO"[J]. 中国农村金融, 2017(3):102-102.
  3. 佚名. 假期综合症:职场"心"问题[J].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3(4):73-73.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LuyinT,陈cc,Tracy,Llyn.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节后综合征"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