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核心能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动态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保持柔性并快速地响应不可预测的环境变化,甚至制造对自身有利的环境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期望的战略目标。因此,为了适应日益复杂和动态的环境,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进行动态更新和持续演化。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并创造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就是动态核心能力。“动态” 在这里指的是企业通过快速更新核心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当技术变革速度快,以及未来市场环境和竞争的性质难以确定时,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及时反应和时机选择就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要素,此时企业做出一些“有效” 的创新性反应是十分必要的。“能力”强调的是持续不断地调整、整合和重构企业内外部的资源、组织技能以及组织职能,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于企业组织与管理过程之中,而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过程是由企业的专有资产形态和演进路径决定的。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能更有效地适应市场和环境变化,能够克服简单的能力供给和能力配置所造成的“核心刚性”,通过克服“核心刚性”,企业的核心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如果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就会退化为一般的竞争力、甚至退化为无竞争力。周此企业若要适应日益复杂的动态环境,获得持续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持续地更新其核心能力,即具备动态核心能力。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核心能力构建要和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变化始终相互匹配。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不仅受技术的动态演化、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变化制约,而且还受企业自身内部资源的影响。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具有路径依赖性的过程,其积累过程与企业核心产品、技术发展和技术平台的演化密切相关。
企业在产品和生产工艺等静态技术资源上的优势并不足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模仿或快速跟进等策略使企业现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在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将影响企业核心能力的变迁,最明显的是产品和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周期就会促使企业核心能力不断动态演化。因此,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建就是要调整企业内部资源,使之与产业、技术和产品生命周期等外部环境发展相协调。企业核心能力能不能动态发展,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自我超越过程能否随着外部环境变化而协调发展。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以企业现有的智力资源和组织能力为载体,通过组织中的积累创新过程,最大限度地激活企业自身资源潜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断调整和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并最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动态能力。
遵循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本质及其形成与演化机理,企业核心能力识别思路要突出间接性、动态性和系统性3个方面。
(1)间接识别
动态核心能力是一组企业特有的、以隐性知识为主的知识性能力体系,其缄默性特征增加了识别难度,而主导优势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基础和集中体现,通过对具有显性特征的主导优势的类型、特色、水平和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准确把握,可以达到间接识别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目的。另外,企业价值活动效率以及企业战略绩效与要求也可以间接反映企业动态核心能力。
(2)动态识别
首先,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其次,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特色水平面向未来竞争需求,企业应当具有持续竞争的能力以及与变化的竞争环境保持一致的能力。因此,顺应企业战略和内外部环境因素变化的要求以及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演变轨迹,从纵向时间角度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演变过程进行动态识别。
(3)系统识别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内涵丰富,且在核心能力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与企业主导优势、价值活动、知识管理、组织学习、战略管理、文化制度等融为一体。因此,从系统角度进行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成为必然选择,包括采用系统化识别分析方法和全方位的识别内容。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表现为企业对内外部资源进行高度技术创新和组织整合的能力系统,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应该包括外部经营环境层次和企业内部组织层次两个方面的能力要素。外部经营环境层次能力可以简称为环境识别能力或技术信息能力,具体是指发现和捕捉技术、产业、市场等信息的动态变化,并进行科学预测、整合和决策的能力。企业的这种外部经营环境层次的能力,表明了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与认识能力,识别社会与技术发展动态,积极利用政府、供应商、消费者、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商、大学、科研院所等,与这些经济主体进行有效合作,营造良好的企业动态的生态环境系统。企业内部组织层次的能力简称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这里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广义基础上的技术创新,既包含狭义上“硬” 的技术能力创新,还包括“软” 的技术实力即组织创新,具体包括研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等。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外两方面的构成要素并不是孤立和静态存在的,而是密切相关,不断动态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层次的能力是构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首要的条件是要具备很强的外部环境信息的预见分析和处理能力,并且要能够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另外,企业还要根据自身所占有的资源状况进行合理的动态配置,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内部组织层次的能力恰恰是构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关键。
也可以这样理解,企业的外部环境能力属于动态核心能力的客观因素范畴,这是因为只要面对相同的环境,由企业理性决策行为所形成的这种外部信息处理能力不会有太多的“异质性”,并且基于客观外部环境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本身相对容易掌握;但是相比之下,企业内部组织层次的能力却难以模仿,因而具有很强的“异质性”,它既属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客观能力因素范畴,如企业所具备的“狭义技术创新” 能力,同时又属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主观因素范畴,如基于企业组织创新的“软实力” (组织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组织制度的修正和组织文化的变迁等)。然而,作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主观因素范畴的组织创新与整合能力,恰恰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构成的最重要因素,这是因为,企业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等从属于客观能力要素进行分析和整合的过程,本身就是这种主观能力要素的集中体现。企业战略的制定和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等一些重大问题的正确决策,离不开企业的组织创新和整合能力,正是这种能力要素的作用,能够将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构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构成模型如图所示。
在提斯(Teece)、皮萨罗(Pisano)和肖恩(Shuen)等人的研究中,认为动态核心能力已不局限于任何一种核心能力,而处于企业能力结构的最高层,更具抽象性,使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能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资源、技能和能力,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国内也有学者从动态能力识别、要素构架、作用机理和形成机制等方面做了相应的研究。学者们逐渐达成共识,认为企业的动态核心能力是企业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资源以修正运营操作能力,从而适应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环境的能力,其能够使企业动态地适应复杂变化的环境。在日益复杂变化的竞争环境中,要求企业必须快速地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并且要求其制造出对自身发展有利的环境变化。因此,为了适应这样动态的环境,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进行动态更新和持续演化,这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并创造新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就是动态核心能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本质,就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要素整合必须与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始终相互匹配。
通过对相关学者的分析,可以发现多数学者认同企业的评估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这四项要素构成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
要素一:企业的评估能力。企业的评估能力是指企业对企业现状及在动态核心能力阶段的竞争优势作出全局性评估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只有作出正确的评价与估量之后,才能营造出对企业有利发展的动态核心能力。企业评估能力由机会辨别能力、适应能力和判断能力构成。
要素二:企业的整合能力。企业的整合能力是指企业快速响应外部环境而对企业资源的重新整合能力。现代企业需要配置的资源分为不单单局限于采购资源、财务资源、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这些“静态”资源,动态能力的作用对象是组织内的资源、能力和业务过程,可以对包括动态核心能力在内的资源和能力进行协调并重新配置。企业的整合能力包括协调能力、重组资源与社会资本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
要素三: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是指企业在自身适合周围的环境和与对手相互竞争的过程中,理解、掌握和运用新的知识和思想的能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是以知识的转化为核心,所以企业必须完善和建立知识管理体系,进而要求其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分为四个过程能力:知识的取得能力、知识的消化能力、知识的转型能力和知识的利用能力。
要素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在动态核心能力基础上,将新知识、新技术以及新管理手段等创造财富的能力。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与企业核心产品、技术发展和技术平台的演化密切相关。企业在产品和生产工艺等静态技术资源上的优势并不足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竞争对手可以通过购买、引进、模仿或快速跟进等策略使企业现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因此企业必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其中涵盖了产品创新能力、工艺创新能力和研发创新能力。
企业对其动态核心能力的各个要素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和重构,并不断适应新市场环境,保持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最终使企业在外部环境下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也成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构建的关键。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概念充分体现了能力的动态特征。到了动态核心能力阶段,企业不再局限于运用能力,而是现有能力存量发生质变的任何过程。动态核心能力的要素的整合,几乎涉及供应链管理各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可以说,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整合与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是基本重合的,其实质都在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保持不仅受技术的动态演化、市场环境和产业环境的变化制约,而且还受企业自身内部资源的影响。
在企业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将影响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整合,最明显的是产品和技术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周期就会促使企业动态核心能力不断演化。因此,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构建就是要调整企业内外部资源,使之能够在市场动态的环境中保持和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根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本质、形成与演化机理以及识别思路,构建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模型如图所示。
1.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重点内容
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服务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高效培育与战略运用,侧重于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1)特色水平识别。企业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特色水平,因此,首先需要辨识企业在哪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其次,与竞争对手作比较,明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异质性”水平的高低;最后,还要明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特色水平的市场认可程度。
(2)发展阶段识别。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具有周期性演化特征,通常可以分成开发期、提升期和重构期3个发展阶段,而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其培育目标和战略运用重点存在显著差异。
(3)能力缺口识别。面对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确定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当前以及未来存在的能力缺口,有助于明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培育重点,并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弥补措施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4)时空拓展性识别。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部资源、条件、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明确企业能力培育与战略运用的有效时空区域。首先,市场空间可以分为本地、区域或全球等级别,需要明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可以在哪个级别的市场空间支撑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活动;其次,明确企业可以涉足的领域或产业,确定动态核心能力领域空间的有效拓展区域;最后,综合评估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特色水平可以在多长时间内得以维系。
2.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分析维度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不同维度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发展现状与态势进行全方位识别分析。
(1)企业主导优势分析。主导优势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最关键的显性优势因素,更是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基础和集中体现。因此,企业主导优势的确定是动态核心能力识别的关键点,企业主导优势分析要重点突出:①本企业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特色优势;②主导优势在企业资源整合、价值创造以及战略实现中的核心地位与决定性作用;③企业现有的主导优势的发展潜力以及转换压力。
(2)企业价值链分析。企业独特的价值活动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面向市场需求特点和客户让渡价值,将企业价值链与竞争对手的价值链进行优劣势比较,明确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独特价值性及其潜在的提升空间。
(3)企业知识链分析。知识链分析围绕知识的吸收与传播、内化与外化、积累与扩展等的流量与效率来识别企业拥有的独特的知识性能力体系,主要包括:①企业知识链是如何体现、发挥和发展企业主导优势的特色与水平的;②在企业的知识链中,哪些知识对企业的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③识别对知识的创造、融合和内部交流起重要作用的“元知识”,这种能创造企业特有知识的知识是核心能力难以被模仿和复制的重要原因。
(4)企业战略分析。首先,企业已取得的战略绩效反映了企业核心能力特色水平及运用效率,其次,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对未来动态核心能力的特色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凸现了企业可能面临的能力缺口。
(5)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宏观环境或产业环境的一些因素的激烈变化会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持续发展方面的威胁或机遇,企业内部一些优势因素的出现和位势变化也可能会形成企业现有主导优势转换以及相应动态核心能力重构的压力。总之,企业内外部其它各类关键因素的动态变化会深刻影响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特色水平,并形成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新的演化周期和时空边界。
案例一:以华为动态核心能力识别为例[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是一家总部位于我国深圳市的生产并销售电信设备的民营科技企业,自1988年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为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
1.华为动态核心能力识别关键维度分析
(1)华为主导优势分析。自2001以来,华为选择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作为其主导优势,相应地,华为的动态核心能力也集中体现为客户问题全面解决能力。
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顺应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通信产业技术标准化与综合集成的发展趋势,充分发挥了华为低成本综合集成创新优势。同时,提供高效的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也是华为未来的努力方向。
(2)华为价值链分析。华为强化特色价值环节和弥补薄弱环节并重,通过提升价值活动体系整体运作效率来形成最优的客户解决方案。首先,华为将大量的资源集中于研发和销售环节,其产品附加值也主要得益于高效的产销一体化机制;其次,为了弥补与国际跨国公司的价值活动运作效率方面的差距,自1998年起,华为逐步引入并优先包含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质量控制与生产工艺等在内的基于IT的管理流程。
(3)华为知识链分析。首先,华为运用“低重心”人员培训战略,其培训体系涵盖了新员工培训、管理培训、技术培训、营销培训、专业培训和生产培训6个方面,并采用轮岗制和“导师制”,服务于企业的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战略。其次,华为加强研发活动核心环节的知识管理,目前,华为专业研究队伍占员工总数的46%,由技术战略类、技术研发类、技术产品与工艺类以及技术销售与服务类等人才构成。最后,华为看重人才的发展潜力,以大批量应届毕业生招聘为主,注重潜力和素质的人才聘用策略适合高新科技密集型产业——通信产业的竞争要求,这是华为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培育与运用的原动力。
(4)华为战略分析。从战略绩效看,2007年华为国际专利(PCT)申请量居世界第4位,2008年为世界第一,2009年保持第二;2009年华为合同销售额突破300亿美元大关,同比增长30%,近5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9%;作为世界第三大通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应用于全球100多个国家,以及36个全球前50强的运营商。从华为长期发展战略看,华为定位于国际顶级通信设备供应商,其未来的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有待全方位拓展与提升。
(5)华为面临的其它影响因素分析。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领域,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华为迅速成长为世界级供应商成为可能,同时,3G、LTE等技术变革的不确定性也对华为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华为内部的“人海战术”、“土狼文化”、“廉价产品标签”等对其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出来。
2.华为动态核心能力系统识别
(1)特色水平识别。华为总体上已经成为了世界级的通信设备供应商,然而,“第一方阵”中的诺基亚、思科、爱立信、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同业竞争者均具有很强的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随着华为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华为的综合集成创新成本在上升。因此,全球客户问题解决能力特色水平面临挑战。
(2)发展阶段识别。自华为选择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作为主导优势以来,近10年来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势头,且其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还有很大的培育与战略运用潜力。因此,可以确定华为的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处于快速提升期。
(3)能力缺口识别。华为的核心能力缺口主要体现为持续强化“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特色以及发展综合优势所面临的战略困境:①在销售收入和市场占有率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利润率的逐年下降,暴露出了华为“人海战”和“价格战”的弊端,其低成本优势逐渐被削弱;②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华为仍然被认为是仅仅具有廉价产品供应能力,而非“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与华为创造有限的“客户让渡价值”不无关系;③通信产业属于典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客户问题解决方案”并不仅仅满足电信运营商的当前需求,华为当前的以客户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战略容易导致技术开发“短视化”现象;④过分注重工艺化、工程化技术开发以及“拿来主义”指导下的技术集成,而缺乏基础性、关键、核心技术开发,经常会面临“短暂优势”的尴尬。
(4)时空拓展性识别。时空拓展性识别主要侧重于全面客户问题解决能力提升阶段的最优效率边界搜寻。①从市场维度看,华为的核心能力可以辐射全球市场,然而其动态核心能力是沿着“先易后难”的路径进行提升的,当前华为在西欧市场竞争惨烈,在北美市场更是收获甚少,其市场能力边界需要进一步扩展,以真正具备全球客户问题解决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抢占更大市场份额和更丰厚的利润,而且对发展中国家市场具有“示范”和固化作用;②从领域维度看,华为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能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然而简单的研发和根据生产成本决定业务是否内部化的策略,使得华为核心能力特色不明显,华为的内部研发和生产显得臃肿和无效率,它需要从更具战略主动性和长远性的角度专注核心领域,以拥有控制“客户全面问题解决”的核心技能;③从时间维度看,华为核心能力的柔性与适应性有待提高,以支撑华为的持续平稳发展。
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是能力理论应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实践的桥梁与纽带。首先,本文在对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内涵本质和形成与演化机理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应当遵循间接性、动态性和系统性识别的思路;其次,结合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培育与战略运用的实际要求,设计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模型,其中,动态核心能力识别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特色水平、发展阶段、能力缺口以及时空拓展性4个方面,需要从企业主导优势、价值链、知识链、企业战略以及其它关键因素5个维度进行识别分析;最后,以华为的动态核心能力识别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进一步阐述并验证了本文构建的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鉴于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着重从一般角度给出了企业动态核心能力的识别思路与框架,未来应当加强识别方法在企业动态核心能力战略管理框架中的嵌入性研究,进一步提高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方法的应用价值。
- ↑ 武建龙,王宏起.企业动态核心能力识别方法及实证研究武建龙[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