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互联网+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互联网+

  互联网+是指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并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概念提出

  “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国内“互联网+”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言。于扬当时提出移动互联网它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孟庆国等在《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分析中提出,无所不在的网络会同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马化腾在两会上关于“互联网+”的提案进一步将其带入公共决策视野,他认为:“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是代表了一种能力,或者是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

首次概念提出

  “互联网+”概念最早由产业界提出。在2012年11月14日的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先生首次提出“互联网+”理念。于扬当时提出移动互联网它的本质,离不开“互联网+”。在未来,“互联网+”公式应该是我们所在的行业的产品和服务,在与我们看到的多屏全网跨平台用户场景结合之后产生的这样一种化学公式。我们可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找到若干这样的想法。而怎么找到你所在行业的“互联网+”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1]2013年,腾讯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也提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颠覆传统产业。

研究认识深化

  “互联网+”在信息通信技术与创新2.0互动的学术研究中深化。2015年,清华大学孟庆国教授等在《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一文回顾了创新2.0的发展和研究,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在对2015年研究热点展望时强调,“除了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推进了无所不在的创新,以及数字向智能并进一步向智慧的演进,并推动了“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包括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以及无人机、无人车、智能穿戴设备以及人工智能群体系统集群及延伸终端,将进一步推动人们现有生活方式、社会经济、产业模式、合作形态的颠覆性发展。”[2]

进入公共视野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他呼吁,我们需要持续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创新发展。

政府正式提出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与较早相关互联网企业讨论聚焦的“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基础上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伴随知识社会的来临,驱动当今社会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进一步催生了无所不在的创新,引领了知识社会的创新2.0,催生了“互联网+”。[3] “互联网+”不仅仅是互联网移动了、泛在了、应用于某个传统行业了,更加入了无所不在的计算、数据、知识,造就了无所不在的创新,推动了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2015年07月04日,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

“互联网+”的深刻内涵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地把它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从发现为止。而互联网正是这样的技术,它正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所谓“互联网+”就是指,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

  互联网作为一种通用目的技术(General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电力技术,200年前的蒸汽机技术一样,将对人类经济社会产生巨大、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无论网络零售、在线批发、跨境电商、快的打车、淘点点所做的工作分享都是努力实现交易的在线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为迁移到互联网上,才能实现“在线化”;只有“在线”才能形成“活的”数据,随时被调用和挖掘。在线化的数据流动性最强,不会像以往一样仅仅封闭在某个部门或企业内部。在线数据随时可以在产业上下游、协作主体之间以最低的成本流动和交换。数据只有流动起来,其价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互联网+”的前提是互联网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英国演化经济学家卡萝塔·佩蕾丝认为,每一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技术—经济范式。这个过程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兴产业的兴起和新基础设施的广泛安装;第二个阶段是各行各业应用的蓬勃发展和收获(每个阶段各20-30年)。

  2015年是互联网进入中国21周年,中国迄今已经有6.5亿网民,5亿的智能手机用户,通信网络的进步、互联网智能手机智能芯片在企业、人群和物体中的广泛安装,为下一阶段的“互联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互联网+”的内涵根本上区隔与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化”,或者说互联网重新定义了信息化。我们之前把信息化定义为:ICT技术不断应用深化的过程。但假如ICT技术的普及、 应用没有释放出信息和数据的流动性,促进信息/数据在跨组织、跨地域的广泛享使用,就会出现“IT黑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难以体现。

  现在很多人的共识是,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飞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比如互联网医疗,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

  事实上,互联网+这种产品模式也不是2015年才有的。互联网也的确已经改变了我们身边很多的传统领域,尤其是在餐饮娱乐领域,互联网+早已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加电视娱乐,已经诞生了众多的视频网站;而互联网加餐厅,就诞生了众多的团购和外卖网站;互联网加婚姻交友,诞生了众多的相亲交友网站等等。

  而且,互联网+显然不是一个产品创新的“高帽子”,谁都能适合戴?在一些行业垄断的领域,互联网+并不是灵丹妙药。尽管目前互联网的的确确已经在改造很多传统行业,但是在今天互联网对于很多传统行业的改造速度是缓慢的。

  而且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改造也并不是刚刚开始,有的甚至已经持续了十年。比如在医疗行业,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早已有之,不过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改造依然是缓慢的,除了在线问医生和在线挂号等几个方面外,大部分的人们在医疗健康方面依然没有体验到互联网带来的便捷和好处。实际上,最终互联网+的究竟能够走多远,很可能最终还是需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开放程度而定。[4]

应该怎么理解“+”

  这个“+”可以看作是连接与融合,互联网与传统企业之间的所有部分都包含在这个“+”之中。这里面会有政府对“互联网+”的推动、扶植与监督,会有企业转型服务商家的服务,会有互联网企业对传统企业的不断造访,会有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不间断的探讨,还有连接线上与线下的各种设备、技术与模式。如果去翻阅资料,还会有更多内容在里面。总之,这个“+”即是政策连接,也是技术连接,还是人才连接,更是服务连接,最终实现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对接与匹配,从而帮助完成两者相互融合的历史使命。

  在技术上,“+”所指的可能是WiFi4G无线网络,移动互联网的LBS,传感器中的各种传感技术O2O中的线上下线相连接,场景消费中成成千上万的消费,人工智能中的人机交互3D打印中的远程打印技术,生产车间中的工业机器人,工业4.0中的一是智能工厂、智能生产与智能物流

互联网+的评价[5]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反过来作用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态的形成与发展,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社会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新形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又推动了创新2.0模式的发展和演变,Living Lab(生活实验室、体验实验区) 、Fab Lab(个人制造实验室、创客)、AIP(“三验”应用创新园区)、Wiki维基模式)、Prosumer产消者)、Crowdsourcing众包) 等典型创新2.0模式不断涌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推动了“互联网+”的浮现,关于知识社会环境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的互动演进可参阅《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一文。互联网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深入应用带来的创新形态演变,本身也在演变变化并与行业新形态相互作用共同演化,如同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以及Fab Lab及创客为代表的个人设计、个人制造、群体创造。可以说“互联网+”是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的提出也引发创新2.0研究群的热议。“互联网+提出的背景与思路,有点类似美国的工业互联网理念。” 北京大学博士、超图软件先进技术实验室主任黄骞认为,“互联网+”是希望用国内相对优质与国际领先的互联网力量去加速国内相对落后的制造业效率品质创新、合作与营销能力的升级,以信息流带动物质流,也会与一带一路整体战略相结合,推展整体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黄璜也认为“互联网+”不仅包括制造业,也包括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以及创客创新。他进一步说,“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不仅仅是工业化,而是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一定是大于二。“我想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付志勇将此概括为“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提法的升级版。他说,比如在智慧民生服务当中,强调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可以促进市民真正参与到服务创新中来。“之前我们的学生基于创新2.0的理念做过一个叫做CityCare的项目,通过市民移动端的应用收集对社区的意见和建议,发动其他社区成员点赞支持,从而推动管理部门做出改善,之后改进的结果又可以反馈给市民。”

  上海市浦东新区经信委副主任张爱平说,浦东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而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正是“互联网+”,逻辑枢纽是“政务云+”,突破急需“云调度+”。此乃创新2.0语境下智慧城市的生态演替趋势。

  北京大学移动政务实验室宋刚博士对此表示同意,认为“互联网+”概括了信息通信技术高度融合发展背景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知识社会创新2.0的互动与演进,也是对当前创新2.0研究十大热点和趋势的一个概括。“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将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重庆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润喜说,“中央已经很清楚地意识到互联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间的重要性,不仅是互联网作为信息化的核心与工业化交融,今年一号文件也讲了要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由此看来,互联网+是一个很综合的概念,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引擎。”曾润喜说,以前的互联网还只是作为一个外在工具,当今互联网已经作为了核心引擎,推动社会创新。也就是说,以前大家把互联网当作“轮胎”,但其实它是“发动机”。不过也有不同观点认为,互联网还是“轮胎”,而引擎永远是知识创新

  北京邮电大学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纪阳说,“读罢李总理关于创新创业以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一些论述,为本届政府点个赞。”他表示,许多政策非常务实,在信息互联+创新的一些政策及举措上,思路能够与国际和潮流接轨。“政府推动这些事情,需要一些敢于打破旧格局积极求变敢于试错的勇气。这很不易。” 纪阳说,“但其实恰恰是这样以人为本的路径,能让中国的创新会走得更合理也更稳健,并让很多人有希望通过创新改变家国天下的愿望,而创新创业似乎成了一种新时代的生活方式,这是最重要的。”

  中关村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认为,“互联网+”的提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两年,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更快融入传统产业以及金融理财、打车等民生领域。而PC互联网时代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技术与两化融合相结合会有更多看点,并推动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

  中国虚拟运营商产业联盟秘书长邹学勇说,“互联网+通信,将成为2015年通信新未来,通信改革机遇:虚拟运营商、宽带运营商和铁塔公司,让泛电信化渗透各行业实现移动信息化和移动互联网,为全国手机用户提供智能生活的入口。”

  最早发源于互联网的民间环保机构“绿色北京”的负责人宋欣洲提出,驱动我们当今世界变革的,不仅仅是无所不在的网络(泛在网络),还有无所不在的计算(普适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无所不在的网络与无所不在的计算、无所不在的数据、无所不在的知识,一起形成和推进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创新民主化进程,催生了创新2.0,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会同政府市场社会关系的进一步调整,将进一步极大的激发社会活力。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宋煜对此表示认同,并在讨论中强调,社会创新、社会经济才是根本性的创新之路。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孟庆国教授指出,在工业发展领域,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德国提出工业4.0。创新2.0时代的新工业革命汇同生态革命、创客浪潮,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绿色生态、智能制造、开源创造等趋势。我国十八大后推行“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实行颠覆性创新,变“全球制造大国”为“全球智造强国”。

  中国互联网的筹建者、前国务院信息办常务副主任陆首群认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谈到“互联网+”即“后互联网”时代。他曾在《互联网的神奇和挑战》一文中谈到,互联网未来(后互联网时代)将全面发展信息经济,这是后现代世界的主流经济模式。“而目前的新常态是信息经济发展的起步,或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的开端,今天经济的转型和增长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知识社会创新2.0模式是创新驱动的最佳选择。”

  陆首群总结道,“创新2.0是推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强大引擎,要将当前在中国大地正在掀起的创客的创新创业大潮引导其使用互联网或创新2.0这个利器,以期完成中国当前新常态的经济转型和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也为互联网+时代为全面发展信息经济做好开局。”

参考文献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4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Dan,Mis铭,刘维燎,Pku08,LuyinT,陈cc.

评论(共3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互联网+"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58.213.82.* 在 2019年5月28日 11:33 发表

非常细,谢谢

回复评论
M id 3c59d91f5a4bec85d1070ff2f2a6a020 (Talk | 贡献) 在 2020年3月31日 09:51 发表

谢谢

回复评论
112.13.40.* 在 2022年6月14日 11:46 发表

学到很多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