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食療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食療(Food Therapy)

目錄

什麼是食療[1]

  食療又稱飲食療法,是指利用各種食物,經過烹調加工,製作成食品,進而通過食用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的日的,是把中國菜餚和中醫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集營養、保健、治病、益壽為一體的飲食療法,包括食養和食療兩方面的內容。食療是中醫理論與烹飪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人們通常所說的“食物療法”,就是利用食物治療疾病的方法。

食療的功效與特點[2]

  食療所產生的功效和顯現的特點可歸納為提高身心素質、優化生活質量,按具體功能可分為:充饑強體、美容養顏、養氣生血、平衡陰陽、扶正祛邪、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延年益壽等。

  食物之所以能夠治療疾病,主要是因為它具有藥物的功能,並且具有和藥物一樣的性能,即也具有中醫所說的”四氣五味”。

  四氣又稱四性,是指食物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寒性或涼性的食物如同具有寒涼特性的藥物一樣,食用後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滋陰等作用。同理,熱性與溫性的食物則具有溫中、補虛、除寒等作用。

  五味,即辛、甘、酸、苦、成。其作用與藥物五味的作用相同。辛味能宣散潤燥、行氣活血,用於治療表徵及氣滯血瘀等病癥。甘味能補益、和中、緩急,可以滋補五臟、氣血、陰陽等任何一方的虛損,也可以緩解拘攣疼痛。酸味及澀味,能收斂固澀,對於氣虛陽虛所致的自汗不止、遺精尿頻等有輔助治療的功效。苦味能清泄、燥濕,治療各種熱症和濕症。鹹味能軟堅、散結、潤下,多用於治療痰核瘰癧、小便不利。

  食療除了以上的功效外,還具備以下四個特點:

  1.是食療具有雙向性特點。食療是通過飲食的途徑達到其目的的,最大特點是能起到既是飲食、又是藥物;既能充饑,又能療疾的雙向作用,其雙向作用多是偏於療疾。

  2.是食療具有簡廉性特點。飲食不僅是維繫人體生命的必要手段,而且通過飲食渠道又能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可謂兩全其美。”簡”就是簡便,一日三餐的正常飲食即能得到補益身體的功效,無需再去求醫問藥。所謂“廉”指的就是經濟上的節儉。既是食物,又是藥物,如能持之以恆應用食療方法,就省去的藥費的支出

  3.是食療具有廣泛性特點。推廣和普及食療是當今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隨著食療作用日益明顯,七運用範圍也日益大眾化,使人們易於接受,樂於接受。這是因為食療具有”未病先防,未衰先養”的特點。

  4.是食療具有地域性特點。我國地大物博,風土人情,氣候習性都有較大差異。如東南西北、春夏秋冬、寒熱溫涼、甜酸苦辣諸多方面都在食療譜中體現其地域的針對性。北方多寒、南方多濕、春寒夏炎、秋涼冬冷,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食療的組方與製作。

食療的分類[2]

  食療分類可以有很多方法,按食療膳食的性狀分類如主食、菜餚、粥食、湯羹等;按食療膳食製作方法分類如燉、燜、蒸、煮、熬等;按食療膳食的作用分類如滋補強身類、治療疾病類、保健益壽類等。在此著重介紹4種常見的按性狀分類的食療:

  • 粥類:此類食療膳食是以米麥等為原料,加入一定的補益食物煮成的半流質食品。可以用具有要用價值的糧食製成,也可由藥物和糧食合制而成。
  • 羹類:此類食療膳食是以肉、蛋、奶、海味等原料為主,加入一定的藥物煎煮而成的叫稠厚的湯液。
  • 茶類:此類食療膳食指含有茶葉或不含茶葉的藥物,經粉碎混合而成的粗末製品。
  • 酒類:此類食療膳食是將藥物、食品加以白酒黃酒、米酒,經一定時間浸泡而成的液體。

食療的作用[3]

  概括起來,食療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方面:

  1.在保健中的作用

  食物是人體營養物質的來源,內經中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飲食以“五味貴知,不可偏勝”,既人在無病的時候,根據食物的營養特點和性味功能,因人而異地合理選擇和攝取食物,使自己的機體經常處在不斷的再平衡之中肯定會少得病或不得病。再則,人的壽命是由各種因素決定的,飲食營養是其中的決定因素之一,在中老年時期合理調配飲食,適當的服用補益之品,無疑會有利於長壽。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強調保健養生,共收95方,各種處方均以禽獸魚品動物或米谷果菜植物等食品作為飲膳服用,為宮廷膳譜中延年益壽之方,具補中益氣、健脾和中、補腎益精、強壯腰膝之功。在“神仙服食”篇中共收25方,多見於修煉養生專著,所述具有返老還童、養顏悅澤、烏須黑髮、健腦益志、聰耳明目、堅骨填精之功,所選主料也不乏日常食品。我國自80年代始興起食療、保健食品的生產熱潮,到1995年食療保健品已達4000多種,生產廠家3000多個,年產值300多億元,已經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保健食品行業體系。

  2.在治療中的應用食療

  古代醫家主張“先食後藥”的原則,如孫思邈說:“夫為醫者當領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百年中藥老店廣春堂的後代竇氏國祥編著的《中華食物療法大全》,對常見病癥,內科疾病、外科系統疾病、產科疾病食療、兒科病癥、皮膚病及五官食療、腫瘤食療等作了詳細的論述。《中國食療大典》以日常食物和常用食療食補中藥為綱,收載食物和常用食療食補中藥734種,選方1800多條,食用方法1900多種。食療在現代醫學中的應用範圍更廣,適用於內外婦兒臨床各科,其用法靈活機動,或結合具體證侯表現辨證施食,或針對病情選擇單方驗方,辨病施食。用食物治療疾病,有的能起到治療作用,有的只能起輔助治療作用,而對需要較長時間治療的慢性病,用飲食療法配合藥物治療最為適宜。

食療的前景展望[3]

  目前人們對健康有進一步的要求,身體不僅無病,還要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在吃的同時還需滿足人的各種潛意識(營養、保健、美容等)的需要。其次,隨著我國加人WTO,生活的節奏明顯加快,競爭不斷加強,人們對“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生存”的認識越來越高。再次,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不斷增加,營養保健、延年益壽的老年食品將備受青眯:另外,隨著對口服藥物、針劑藥物毒副作用和抗藥性的認識,以及人類疾病譜的改變,人們逐漸把註意力投向傳統醫葯、天然藥物自然療法,對久服無毒的天然藥物的食療開始日益重視。據美國、德國專家研究表明,在21世紀,營養學將成為大學里的熱門專業。由此可見,食療無論從預防醫學還是臨床醫學上看,都愈來愈顯示出它的優勝之處。而深人挖掘整理古代食療經驗,並運用現代科學手段開展臨床和實驗研究,進一步闡明其作用機制及不斷開發新的食療食品,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孔凡真.食療的作用及前景展望[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1(1)
  2. 2.0 2.1 周博斯,胡曉慧.食療簡述[J].中國中醫葯咨訊,2010(8)
  3. 3.0 3.1 徐志祥.食療的起源及其應用[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3(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方小莉,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食療"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