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領導效率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領導效率

  領導效率是指領導者或領導集體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工作的數量和質量,是已取得的領導工作實績與所需時間之比,即完成一定數量和質量指標的速度。領導效率可以直接以數量分析方法反映出領導工作的速度、節奏和頻率,也可以從領導效率評估的結果看出在條件和客觀環境相同的情況下,由於領導者自身能力、素養等方面的差距而產生的不同的工作效率

提高領導效率要素[1]

  提高領導效率要素是:

  (1)領導本身要具有一—定素質,廣泛的知識面私專業基礎;

  (2)被領導者應受到尊重,正確的意見能得到支持,情緒受到鼓舞;

  (3)要根據被領導音的成熟度和想法,採取不同的領導方式。要不斷對部下進行培訓;

  (4)年、季、月都應有新的目標,目標的實現要與三吉利益相結合;

  (5)處理好人際關係。包括與上F—級的關係,與協作單位的關係;

  (6)處理好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關係;

  (7)採用時間管理法;

  (8)關心職工疾苦,剋服官僚主義

領導效率分析診斷[2]

  力場分析理論是由克特·勒溫所創立,是一種診斷情況、分析影響效率變數的方法。勒溫假定在任何情況下,同時存在著驅動力和遏制力兩種力量,這兩種力量都可能影響某種情況的改變。

  驅動力,是影響某一情況向某一特定方向發展的力量,即推動的力量。驅動力能引起某種變化,也可使某種變化繼續下去。如領導者的壓力、誘因報酬競爭、名譽及地位等。都屬於驅動力。

  遏制力,是遏止或降低驅動力的力量。如漠不關心、敵意、較差的生產條件,獨裁式的領導方式等,都屬於遏制力。當驅動力與遏制力相等時,便達到了均衡,如下圖“均衡’’代表目前的生產水平,均衡或目前的生產水平,同驅動力與遏制力之間關係的改變有關。提高生產水平,不外乎兩個辦法:一增加驅動力;二減少遏制力,靠增加驅動力提高生產水平,如憑藉權力、獎懲等,往往不易持久。如果想法減少遏制力,如改進領導方式、改善生產條件等,則可使生產水平的發展持久。因為這樣可以達成職工對學校目標的承諾,不斷提高技術,自覺關心生產,改善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解除後顧之優等。

  Image:均衡状态下的驱动力与遏制力.jpg

  總之,要想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產,就得增加驅動力,減少遏制力,而後者比前者尤為重要。

領導能力、領導效率、領導效益的關係

  三者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的。領導能力是實現其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基礎。一般地說,領導能力與領導效率和領導效益成正比,即領導能力愈強,其效率和效益就愈高;領導效率是領導能力在實現領導目標中的體現,是實現效益的保證和途徑。在正常的情況下,領導領導效率與領導效益成正比,即領導效率愈高,其效益就愈大;領導效益是領導活動的最終結果,是領導效能的最本質的內容,在社會活動中起著杠桿作用。離開了它,領導活動就失去了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輝旺.《管理思維經營技巧大全(11)廠長經理實用手冊》
  2. 謝學政 廖秉權.《校長素質培養手冊 (上、下冊)》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Lweij,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領導效率"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