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預期革命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預期革命”是從70年代發展起來以美國羅·盧卡斯托·薩金特羅·巴羅尼·華萊士等學者為代表的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因使用“理性預期”這一重要經濟學概念並以此建立起其理論體系而被普遍稱之為“理性預期學派”。

  他們認為,雖然凱恩斯也曾反覆講到預期,但他的預期只是適應性預期,具有隨機性,沒有理性的解釋,即屬“後向預期”,這是因為凱恩斯主義是一個充滿矛盾的體系,其假設前提是錯誤的:

  第一,凱恩斯主義中的當事人不以追求最大化為目標;

  第二,同一經濟人在不同函數和方程中具有不同的行為。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提出的假定條件正好與上述兩個假定相反;

  第三,“理性預期”假定市場是連續出清的,即通過工資和價格的不斷調整,供給總是等於需求,處於均衡狀態。

  從這三個假定出發,盧卡斯的演繹邏輯是,貨幣對產量等其他經濟變數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貨幣供給的衝擊導致貨幣存量的隨機變動,由此引起經濟波動;另一方面由於貨幣供給的衝擊引起經濟波動是通過總需求曲線完成的,所以,貨幣供給的衝擊將導致需求的變化;這樣,總需求的干擾將導致經濟波動。既然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政府賴以干預經濟的巨集觀經濟政策無效,因而不僅存在“市場失靈”,也存在“政府失靈”(“政策無效性”可以被一般化,即“政府失靈論”)。

預期革命的影響

  “理性預期” 被稱為20世紀西方經濟學的“預期革命”,對20世紀經濟學發生了重大影響,“理性預期”作為一種巨集觀分析工具在西方經濟學中已被廣泛採用,甚至被它的論敵使用,並且在股票債券外匯市場的運行分析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雖然總體上講“理性預期”已進入西方主流經濟學工具箱之中,但也有許多經濟學家指出用任何“預期失誤”或信息不完善性來解釋經濟周期都是缺乏說服力的,認為“理性預期”有許多局限性和本身不可剋服的缺陷。例如,80年代開始斯蒂格利茨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對合理預期提出了批判,對政府干預的思想重新作了表述:市場出清還是非市場出清,政府失靈還是市場失靈,政策無效還是政策有效,這是新古典巨集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分歧的關鍵所在。

  此外,“理性預期學派”作為新自由主義思潮的一個重要流派,其“政府失靈論”的邏輯演繹結果與公共選擇等學派一起共同向凱恩斯主義提出了嚴重挑戰。195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巴托教授首次創造並使用了“市場失靈”這一概念,並將市場壟斷視為“市場失靈”現象之一,“市場失靈”一詞隨即便風靡半個世紀;到70年代“滯脹”時期,以布坎南為首的公共選擇學派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政府失靈”;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幾年裡,人們可以發現,“市場失靈”與 “政府失靈”的概念充斥於經濟學文獻,它們針鋒相對,難分勝負,沒有贏家,形成了獨特的20世紀末沒有經濟學“主流”的理論“真空”狀態。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JACK,蔓草寒烟,Angle Roh,Vulture,山林,Alan,Lolo,18°@鷺島,Zfj3000,Dan,Lin.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預期革命"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M id a497b10ace8e33f717c360701ce98658 (討論 | 貢獻) 在 2022年11月26日 12:50 · 浙江 發表

凱恩斯是非預期理論 ,弗里德曼的貨幣學派才是適應期預期理論吧?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