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像效應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在自我意識心理學中,人們把由於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猶如一面鏡子能照出自己的形象,並由此而形成自我概念的印象,這種現象稱之為鏡像效應。
鏡像效應來源[1]
這一效應來源於庫利的“鏡中我”理論。
庫利是在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一書中提出“鏡中我”概念的。他認為,人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主要是通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態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鏡子”,個人透過這面“鏡子”認識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與他人的聯繫中形成的,這種聯繫包括三個方面:
(1)關於他人如何“認識”自己的想象。
(2)關於他人如何“評價”自己的想象。
(3) 自己對他人的這些“認識”或“評價”的情感。
在這其中,前兩項只有在與別人的接觸中、透過別人的態度才能夠獲得。庫利認為,“鏡中我”也是“社會我”,傳播特別是初級群體中的人際傳播,是形成“鏡中我”的主要機制。一般來說,這種以“鏡中我”為核心的自我認知狀況取決於與他人傳播的程度,傳播活動越活躍,越是多方面的,個人的“鏡中我”也就越清晰,對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觀、越準確。
為什麼會發生鏡像效應呢?其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是社會化的結果,特別是“首屬群體”的影響。一個人來到社會後與身俱來的只是生物人,這種生物人要變成思想情感等豐富的社會人,必須經過社會化,而這種社會化主要就是個人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通過與他人、群體與社會之間的互動影響,從而成為合格社會角色的過程。其中影響最大最早的群體就是首屬群體,如狼孩的首屬群體是狼群,社會化的過程是狼群“社會化”的過程,其結果在狼孩大腦中只能形成自我的狼孩概念。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首屬群體是家庭,家庭中父母是重要的影響人物。庫利所言的“鏡”,也是各色各樣的,其中形成“鏡中我”最為重要的“鏡”是家庭,有些鏡子就不屑一顧了。
二是個體對“鏡子”的認知與評估作用。正如上述所言的,個體只對重要的“鏡子”做出反應,而對一些不重要的“鏡子”便會做出忽略不計的反應,使之不能進入“自我”。這就是說,從他人鏡中反映出來的我,只有經過生理我、本我、或己有自我的想象、評價,才會被“自我”所接受,形成“自我概念”。可見,“鏡子”雖然重要,但如何照、如何看也很重要。可以說,“鏡中我”並非個體所照看到的“我”,已被原有“自我”解讀過的“我”。
三是“鏡中我”還與“鏡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譽等有關。按理說,鏡中我與鏡外我應是一致的,但是鏡中我經過這面鏡子一照,就有了許多光的折射,使鏡外我變形,但個體不通過鏡子自己又無法看到鏡外我,即使能去看(如反省、反思等),但也會受到其他因素(如原有的自我、經驗、認知結構等)的影響,也無法真正看到鏡外的我。因此,唯一的方法就是用許多面鏡子來照,這樣全方位的照看,會使鏡中我與鏡外我逐漸融合。上述可見,“鏡外我”的地位、身份、名譽等會對鏡像效應產生重要的影響。
學校導學育人中也有鏡像效應的存在,而且在如何正確認識自己並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中起很大的作用。學校教師對此應重視這一效應的管理。下列對策應引以註意運用:
首先,學校教師要有正確的自我概念。如何來形成呢?應註意如下幾點:一是要站到全方位的照鏡子的位點上去照看。在同一鏡子前照鏡子,你站的方位不同,就可能鏡中我不一樣,因此,不妨全方位地進行照鏡。二是變換角色地照照鏡子,鏡中我是否會發生變化。三是多幾面鏡子照照,看看鏡中我是否還是一樣。通過以上的照鏡子就可以比較正確地形成自我概念。這就是說,學校教師不要只站在教師崗位上照鏡子,也要站在學生的位點上去照鏡子。學校教師不僅要聽學生幹部的反映,同時還要聽一般學生的意見,不僅要聽好的意見,同時也要聽不同的意見,哪怕是反對的意見也要聽。學校教師不僅要直接聽取學生的意見,還要聽取來自於諸如設立的“教師信箱”、“教師電話”等間接的反映。所有這些都能有效地拋棄“鏡像效應”的消極作用,使自己能從各個側面、各個層面看到自我的真實面貌,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
其次,學校教師要正確的認識鏡子作用。通過鏡子能使自己快速地形成自我概念。但鏡子往往並不能如實地照看客觀的我。因為不同的鏡子會有不同的反應。有的鏡子帶有顏色;有的鏡子是凹鏡,有的鏡子是凸鏡;有的鏡子大,有的鏡子小;有的鏡子是圓的,有的鏡子的方的,等等,儘管都是同一人站在前面,但反映出來的鏡中我是不一樣的。因此,學校教師一定要註意學生對自己的態度出於何種動機,他們這面“鏡子”有否染過色、變了形,這對我們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實在太重要了。我國古代君王的“偏聽則暗、兼聽則明”就點出了個中的真諦。因此,照鏡子時不要盲目地拿來就照,首先要對鏡子加以認知、評估,並儘量多用幾面鏡子照照,照出真正的自我來。
第三,學校教師還要不畏鏡像效應的發生,重要的是要產生積極的鏡像效應。因為再努力剋服也難以避免鏡像的消極效應。因此,在這種消極效應不可能完全消除時,只能儘量地減少這種效應,不使它消極作用發展得很嚴重。但是,也沒有必要人為地去減低這種效應的影響,而去損壞班級的其它一些更重要的工作,這樣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學校教師只要知道並時時刻刻告誡自己鏡像效應的存在,就有可能建立一種內心的警覺來防止鏡像效應的消極作用。同時,也要把上述的方法教給學生,使他們也能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
- ↑ 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76~77
鏡像效應產生的原因,其下第一行中“鏡像”誤成“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