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入為出原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量入為出原則,就是政府根據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的財政收入總量來安排財政支出,要力爭做到財政收支平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實行的一條財政管理基本原則。[1]
量入為出原則的優勢[1]
第一,量人為出是保證財政分配的相對穩定、防止國家債務過度膨脹的客觀要求。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進行了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轉變,而市場經濟是高度發展的商品經濟,這種制度加快了社會財富的積累速度和信用的發展,使社會財富的分配與調劑更為方便,也使現代社會的政府有條件通過信用形式甚至增發貨幣來擴大政府支出,併為現代國債制度和財政赤字政策的推行提供了可能。但是,國債不可能長期靠政府發行新債券來償還,最終必須由新增國民收入來保證其償還能力。
第二,“量入為出”的原則,符合財政收支平衡的規律。貫徹量力而行的原則,是財政收支矛盾運動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財政分配的基礎是收入,財政收入直接制約財政支出,財政收人的數額和增長速度決定著財政支出的規模和增長速度。當然,支出規模和速度也不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它對收入的規模和增長速度也可以發生重要影響。財政收支相互矛盾表現為收入數額和支出數額的差額,實際上是支出無限和收人有限的矛盾,或者叫需要與可能的矛盾,這種矛盾是財政收支經常的、主要的矛盾。為瞭解決這種矛盾,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首先就要考慮財政收入的數額,要根據財政收入的數額來確定財政支出的數額。財政支出是不能隨意安排的,它在總額上童受財政收入總額的制約,即財政支出只能在財政收入所許可的召範圍內加以安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支出的實現和收支平衡。
量入為出原則的弊端[1]
“量入為出”是我國的傳統觀念,但在-9國際接軌的現代經罩濟中也存在不合時宜的弊端,經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第一,辯證唯物主義觀點認為: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並各自為對立面的轉化提供了可能性。在一定的條件下,矛盾雙方能夠相互促進,相互推動,協同發展。也就是說,財政收支總是互為因果,互為條件的。但是在傳統“量人為出”原則的指導下,財政收入成為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考慮的重點,而支出滯後對經濟、社會和收入構成的嚴重影響,卻往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第二,“量入為出”原則比較適用於連續幾年出現財政赤字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奉行“量人為出”,主旨在於強行壓制財政支出剛性,充分發揮其量力而行的優越性,以縮小和消滅財政收支缺口,進而消除財政赤字,實現財政收支平衡。而我國目前正處於經濟振興和起飛時期,這個特定時期要打破常規道路,為了實現既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首先要在財政支出上予以支持與保證,然後全力以赴發掘各方面潛力,廣開財源,從而反過來增加財政收人。這雖然會冒財政赤字的風險,但搞得好,尤其是在財政支出已經框定的條件下財源組織得好,財政收入增長得多,也可以化險為夷,較好較快地實現既定的社會經濟發展目標。
第三,在通過查閱資料瞭解我國“量人為出”原則的過程中,我發現目前的資源消耗型經濟增長模式和粗放型財政支出監督體制,使得財政資金在一定程度上被截留、濫用、低效使用。我國傳統的“量人為出”原則只強調收入對支出的限定作用,過於註重收入卻忽視了對支出的嚴格管理, 因缺乏成本意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財政資金浪費和效率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