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的二元經濟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郎咸平的二元經濟論是指經濟學家郎咸平提出的,二元經濟論認為中國經濟根本不是過熱,也不是所說的過冷,而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二元經濟環境,也就是過熱和過冷同時存在。哪些部門過冷呢?民營製造業;哪些部門過熱?地方政府推動GDP增長的部門。
中國出口過多,使得我國出口減掉進口的貿易順差驚人。這就給歐美各國一個極好的藉口,壓迫人民幣升值,越升越快。這個匯率升值的現象,會來就打擊二元經濟裡面過冷的製造業,尤其是出口製造業,使他們的日子更加艱難。這就是這個時刻,政府推出了新《勞動合同法》。新法本身的意義是非常重大,幫助弱勢群體是非常應該的,但是新《勞動合同法》的通過太倉促,形成了企業家、勞動者雙輸的局面。因為企業家會開始做詳細計算,會考慮成本,考慮效益,當他認為成本過大之後,他們的決策就是關閉企業。
在二元經濟環境之下,巨集觀調控的推出將透過三個管道,使得我國經濟進一步惡化:第一管道,是在巨集觀調控的壓力之下,銀行從民營企業部門大量收迴流動性,然後打給過熱的部門,去搞開發去,去修橋鋪路。第二個管道,那就是在匯率、新《勞動合同法》、巨集觀調控的壓力之下,江浙、廣東的企業家更做不下去了,把很多應該投資而不投資的錢抽出來,從過冷的部門拿出,去打到過熱的部門,炒樓、炒股。第三個管道,簡稱海爾現象,就是原先在過冷的部門做家電製造的工廠做不下去了,因為蕭條,因此從過冷的部門拿出大量的資金到過熱部門自己做開發商。
二元經濟環境使得股市、樓市泡沫現象產生,而不是所謂的流動性過剩。另外一個問題:通貨膨脹也不是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是怎麼造成的呢?兩大原因:第一大原因就是前面的二元經濟,第二大原因進口通貨膨脹。今天的價格不是供需決定的了,西方的經濟學照搬到中國來是錯誤的。糧食和石油價格大漲,是需求多嗎?不是的,並沒有大範圍的供不應求現象。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這個是2008年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發生,金融超限戰,也就是說國際金融炒家的操縱。怎麼操縱?就是炒股的思維:這個世界上是不是有一個國家,他買什麼什麼漲價?有的,那就是中國,中國有13億人口,你買什麼什麼漲價,這是一定的。所以根據這個理論,他們只要搶先一步,先買下來,把價格炒得老高,然後中國人就來了,就賣給他,他們就是這樣做的。所以最近這幾個月的金融戰,我總結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2008年開始的金融超限戰,他們的目的就是取得產品的定價權。
2008年開始的金融超限戰,他們的目的就是取得產品的定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