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鄰裡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鄰裡效應(neighborhood effect)

目錄

什麼是鄰裡效應

  鄰裡效應亦即居住區的特征對於居民的態度、行為的影響。用於解釋某些地理類型,例如對教育地理類型和選舉的地理類型。產生原因是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期望;人們看待對方時,也傾向於多看積極的方面;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力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

鄰裡效應的作用機制[1]

  西方學者關於鄰裡效應機制的原創性理論概括至少有以下四種說法。Ellen和Terner(1997)說,“通過回顧現有的理論和經驗文獻,我們識別出六種不同的”鄰裡效應作用機制;Small和Newman(2001)總結出學者們使用的兩種鄰裡效應作用機制模型;Sampson(2002)等人說,“通過篩選眾多操作定義、經驗發現和理論取向...我們相信存在四種相互聯繫但都有獨立作用的鄰裡(效應作用)機制”;Friedrichs、Galster和Musterd(2003)也總結出鄰裡效應發揮作用的四種機制。

  1.Ellen和Terner識別出的六種機制

  (1)社區服務的質量。其中,公立學校的質量問題尤其重要。社區服務的質量可能嚴重影響個體居民的福利。

  (2)成人對兒童社會化的影響。不同居住區可能有不同的成年人居民(而他們在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差別),正是這些人影響著兒童的社會化過程。

  (3)同齡人影響。例如年輕人是相互影響的,如果一個居住區存在更多的青年犯罪群體,就更可能把非犯罪群體的青年拉入犯罪群體。

  (4)社會網路,亦即人際網路。人們要知道怎麼才能得到社會支持經濟資源,這就要依靠他們的社會網路了。

  (5)與犯罪和暴力的接觸。舉個例子來說,比較頻繁遭遇暴力犯罪的兒童可能遭受精神創傷,並且兒童的價值觀世界觀也會受到影響。

  (6)與經濟機會(特別是工作)和公共交通等硬體條件的物理距離和隔離。

  2.Small和Newman(2001)識別出的兩種鄰裡效應作用機制

  (1)社會化機制。聚焦於鄰裡或社區的整體環境通過種種社會化渠道對於個體(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影響。Small和Newman進一步區分了學者們使用的六種社會化機制模型。例如,認知模型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在其居住區內有許多同齡人從事某種活動,那麼這個孩子將會被社會化而從事那種行為(這種模型基本等同於Ellen和Terrier所說的“同齡人影響”)。

  (2)工具機制(instrumental mechanism)。關註個體行動如何受到社區整體環境的影響、限制。他們又進一步識別出三種具體的工具機制模型。例如,網路孤立模型認為,生活在貧窮社區或存在廣泛失業人口的社區的人們就被隔離於由受雇佣人群所組成的社會網路,從而難以獲得關於工作機會的信息。

  3.Sampson等人識別出的四種機制

  (1)社會聯繫與互動(social ties/interaction)。在具體研究中,許多學者通過衡量社會互動的頻率、社會關係的密度或比鄰模式(patterns of neighboring)來指示“社會聯繫與互動”。

  (2)社會規範與集體功效(norms andcolle ctive efficacy)。這裡的規範強調的是社區成員之間的相互信任程度以及他們共用的某些期望。只有在此規範的基礎上,社區成員才對社區具有某種集體控制能力(collectiveefficacy。例如對未成年人的監管)

  (3)機構資源(institutional resources)。指滿足社區成員需要的機構,例如圖書館和學校的質量、數量與多樣性。

  (4)日常活動。指與兒童的福利有關的土地使用模式以及日常活動的空間分佈。在實際研究中,通常通過調查社區里的各個機構(例如學校、加油站、居住單元)的土地使用模式或分佈空間來說明“日常活動”對兒童的影響。

  4.Friedrichs、Galster和Musterd識別出的四種機制

  (1)社區資源:社區的聲望、當地的公共服務非正式組織、工作機會、享受娛樂/保健等服務的機會。

  (2)通過社會聯繫和相互關係實現的榜樣效應(model learning)。

  (3)社會化和集體功效(collective effcacy):共用的社會規範與對當地社區的控制感。

  (4)居民對非正常狀態(deviance,例如犯罪、吸毒、房屋損壞以及社區的混亂狀態)的看法。例如,一個社區可能有較多的居民贊成某些越軌行為,這就更可能鼓勵其他人也這麼做。

鄰裡效應的表現

  註意你身邊的“鄰裡效應”。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此話不假;比如,人們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學同事,便是近鄰。又如,人們總是能夠比較方便地在同學同事或鄰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謂“千里姻緣一線牽”總歸是不太多的。美國社會學家巴薩德20年代研究了費城的5000份結婚申請書,發現三分之一的夫婦,婚前住在五個街區之內的範圍中。《南史》上記載了這麼個故事:有個叫宋季雅的人,為了有個好鄰居,情願出十分昂貴的房價,買下一幢房子。有人說太貴。宋先生卻說:“不貴,這100萬元買屋,另外1000萬元是買鄰的。”宋先生為什麼不惜重金買好鄰?因為他懂得,有了好鄰裡,等於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下麵的有關實驗也許更具體、更耐人尋味了:1950年,美國有三位社會心理學家對麻省理工學院17棟已婚學生的住宅樓進行了調查。這是些二層樓房,每層有5個單元住房。住戶住到哪一個單元,純屬偶然,哪個單元的老住戶搬走了,新住戶就搬進去,因此具有隨機性。調查時,所有住戶的主人都被問道:在這個居住區中,和你經常打交道的最親近的鄰居是誰?統計結果表明,居住距離越近的人,交往次數越多,關係越親密。在同一層樓中,和緊隔壁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41%,和隔一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是22%,和隔三戶的鄰居交往的機率只有10%。多隔幾戶,實際距離增加不了多少,但是親密程度卻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會心理學家在警察專科學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學生們的名字按其字母順序排列起來,然後再按這個順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間。六個月後,要求學生說出三個最親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發現,學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順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確切的數據是平均相差4.5個字母。

  這些實驗和研究表明。在社會心理領域,存在著一種“鄰裡效應”。

  理解“鄰裡效應”得以產生的“為什麼”,似乎並不太難。按照有關專家的解釋,這無非是由於以下兩方面的原因:第一,因為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的期望,要努力和鄰近者友好相處,所以會儘量避免讓近鄰感到不愉快;同時,人們看待對方,也傾向於多看積極的方面,忽視消極的方面,這樣,各自便為“鄰裡效應”的產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前提。第二,人們在互動過程中,總是不由自主地力圖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報酬。和鄰近者交往,比和距離遠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價小。這主要是瞭解對方容易,只花相對小的功夫,就能獲得關於對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預測對方的行為。能夠預測對方的行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時產生一種安全感。人們願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鄰者打交道時,往往付出較小的努力就能夠達到目的,比如向近鄰借東西,最起碼可以少走幾步路。情感或行為從一個參加者傳到另一個參加者。用社會學家布魯邁的話來說,社會感染“吸引並感染了許多人,他們有許多人本來是超然的和無功於衷的觀眾和旁觀者。開始時,人們可能僅僅是對那一行為好奇或者有些興趣,當他們獲得那種激動的精神,也就對那一行為更加註意了,同時也就有更加介入進去的傾向。”比如,一個小偷在車廂里扒走了一個乘客的錢包,近鄰的乘客知道後,你一言我一語,議論紛紛,互相感染,群情激憤,最後一致行動起來,把那個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處理。這說明,“社會感染”對處於鄰近空間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們相互之間靠感染達到情緒上的傳遞交流,使之逐漸一致起來,進而引起比較一致的行為。

  從形式上看,社會感染有兩種:情緒的感染,行為的感染。情緒感染是指情緒的傳遞交流。行為感染則是指動作從一個人傳到另一個人。但無論是情緒感染還是行為感染,都具有這樣一些特征:第一,這種感染總是在非強迫性、無壓力感的條件下產生的。如果有人強迫“鄰裡”接受某種情緒或行動感染,比如“我笑啦;你為什麼不笑?!”“我這樣做了,你為什麼不這樣做?!”那隻會使“鄰裡”產生一種反感、討厭或者懼怕的心情。第二,這種感染總是無意識的屈從。就是說,感染是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的情感或行為的變化。任何一方如果宣佈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開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腦進入有準備的意識之中,那就談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參考文獻

  1. 羅力群.對美歐學者關於鄰裡效應研究的述評[J].社會.2007,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1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鄰裡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7.244.155.* 在 2015年5月13日 19:52 發表

我要說這篇文章很好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