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7个条目

邻里效应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

目录

什么是邻里效应

  邻里效应亦即居住区的特征对于居民的态度、行为的影响。用于解释某些地理类型,例如对教育地理类型和选举的地理类型。产生原因是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人们看待对方时,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

邻里效应的作用机制[1]

  西方学者关于邻里效应机制的原创性理论概括至少有以下四种说法。Ellen和Terner(1997)说,“通过回顾现有的理论和经验文献,我们识别出六种不同的”邻里效应作用机制;Small和Newman(2001)总结出学者们使用的两种邻里效应作用机制模型;Sampson(2002)等人说,“通过筛选众多操作定义、经验发现和理论取向...我们相信存在四种相互联系但都有独立作用的邻里(效应作用)机制”;Friedrichs、Galster和Musterd(2003)也总结出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四种机制。

  1.Ellen和Terner识别出的六种机制

  (1)社区服务的质量。其中,公立学校的质量问题尤其重要。社区服务的质量可能严重影响个体居民的福利。

  (2)成人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不同居住区可能有不同的成年人居民(而他们在教育程度等方面有差别),正是这些人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3)同龄人影响。例如年轻人是相互影响的,如果一个居住区存在更多的青年犯罪群体,就更可能把非犯罪群体的青年拉入犯罪群体。

  (4)社会网络,亦即人际网络。人们要知道怎么才能得到社会支持经济资源,这就要依靠他们的社会网络了。

  (5)与犯罪和暴力的接触。举个例子来说,比较频繁遭遇暴力犯罪的儿童可能遭受精神创伤,并且儿童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会受到影响。

  (6)与经济机会(特别是工作)和公共交通等硬件条件的物理距离和隔离。

  2.Small和Newman(2001)识别出的两种邻里效应作用机制

  (1)社会化机制。聚焦于邻里或社区的整体环境通过种种社会化渠道对于个体(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影响。Small和Newman进一步区分了学者们使用的六种社会化机制模型。例如,认知模型认为,如果一个孩子在其居住区内有许多同龄人从事某种活动,那么这个孩子将会被社会化而从事那种行为(这种模型基本等同于Ellen和Terrier所说的“同龄人影响”)。

  (2)工具机制(instrumental mechanism)。关注个体行动如何受到社区整体环境的影响、限制。他们又进一步识别出三种具体的工具机制模型。例如,网络孤立模型认为,生活在贫穷社区或存在广泛失业人口的社区的人们就被隔离于由受雇佣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网络,从而难以获得关于工作机会的信息。

  3.Sampson等人识别出的四种机制

  (1)社会联系与互动(social ties/interaction)。在具体研究中,许多学者通过衡量社会互动的频率、社会关系的密度或比邻模式(patterns of neighboring)来指示“社会联系与互动”。

  (2)社会规范与集体功效(norms andcolle ctive efficacy)。这里的规范强调的是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以及他们共享的某些期望。只有在此规范的基础上,社区成员才对社区具有某种集体控制能力(collectiveefficacy。例如对未成年人的监管)

  (3)机构资源(institutional resources)。指满足社区成员需要的机构,例如图书馆和学校的质量、数量与多样性。

  (4)日常活动。指与儿童的福利有关的土地使用模式以及日常活动的空间分布。在实际研究中,通常通过调查社区里的各个机构(例如学校、加油站、居住单元)的土地使用模式或分布空间来说明“日常活动”对儿童的影响。

  4.Friedrichs、Galster和Musterd识别出的四种机制

  (1)社区资源:社区的声望、当地的公共服务非正式组织、工作机会、享受娱乐/保健等服务的机会。

  (2)通过社会联系和相互关系实现的榜样效应(model learning)。

  (3)社会化和集体功效(collective effcacy):共享的社会规范与对当地社区的控制感。

  (4)居民对非正常状态(deviance,例如犯罪、吸毒、房屋损坏以及社区的混乱状态)的看法。例如,一个社区可能有较多的居民赞成某些越轨行为,这就更可能鼓励其他人也这么做。

邻里效应的表现

  注意你身边的“邻里效应”。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此话不假;比如,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便是近邻。又如,人们总是能够比较方便地在同学同事或邻居中找意中人,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总归是不太多的。美国社会学家巴萨德20年代研究了费城的5000份结婚申请书,发现三分之一的夫妇,婚前住在五个街区之内的范围中。《南史》上记载了这么个故事:有个叫宋季雅的人,为了有个好邻居,情愿出十分昂贵的房价,买下一幢房子。有人说太贵。宋先生却说:“不贵,这100万元买屋,另外1000万元是买邻的。”宋先生为什么不惜重金买好邻?因为他懂得,有了好邻里,等于为自己增添了左膀右臂。

  下面的有关实验也许更具体、更耐人寻味了: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紧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机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作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六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三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按照有关专家的解释,这无非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功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此外,和近邻者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情感或行为从一个参加者传到另一个参加者。用社会学家布鲁迈的话来说,社会感染“吸引并感染了许多人,他们有许多人本来是超然的和无功于衷的观众和旁观者。开始时,人们可能仅仅是对那一行为好奇或者有些兴趣,当他们获得那种激动的精神,也就对那一行为更加注意了,同时也就有更加介入进去的倾向。”比如,一个小偷在车厢里扒走了一个乘客的钱包,近邻的乘客知道后,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互相感染,群情激愤,最后一致行动起来,把那个小偷扭送到附近派出所处理。这说明,“社会感染”对处于邻近空间中的人群,更易起到一定的整合作用,人们相互之间靠感染达到情绪上的传递交流,使之逐渐一致起来,进而引起比较一致的行为。

  从形式上看,社会感染有两种:情绪的感染,行为的感染。情绪感染是指情绪的传递交流。行为感染则是指动作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但无论是情绪感染还是行为感染,都具有这样一些特征:第一,这种感染总是在非强迫性、无压力感的条件下产生的。如果有人强迫“邻里”接受某种情绪或行动感染,比如“我笑啦;你为什么不笑?!”“我这样做了,你为什么不这样做?!”那只会使“邻里”产生一种反感、讨厌或者惧怕的心情。第二,这种感染总是无意识的屈从。就是说,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情感或行为的变化。任何一方如果宣布自己“我要感染他了”或“我要开始接受他的感染了”,使大脑进入有准备的意识之中,那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感染。

参考文献

  1. 罗力群.对美欧学者关于邻里效应研究的述评[J].社会.2007,4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评论(共1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邻里效应"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27.244.155.* 在 2015年5月13日 19:52 发表

我要說這篇文章很好

回复评论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