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型酒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
目錄 |
目前,學術界對經濟型酒店還沒有形成一個公認的定義。
經濟型酒店是指將客戶鎖定在中小企業商務人士、休閑及自助游客人,房價適中的中小規模酒店。經濟型酒店中的“經濟”譯為“Budget”,是“划算”和“值得”的意思。它指的是“性價比”而不是單純意義上的“便宜”。[1]
經濟型酒店(Budget Hotel)是相對於傳統的全服務酒店(Full Service Hotel)而存在的一種酒店業態。其最大的特點是房價便宜,其服務模式為“b&b”(住宿+早餐)。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如今在歐美國家已是相當成熟的酒店形式。
經濟型酒店的發展階段[2]
經濟型酒店在全球的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萌芽與發展初期;蓬勃發展時期;品牌調整時期;重新發展時期。
1、萌芽與發展初期
20世紀30年代末期到50年代末期是經濟型酒店的萌芽與發展初期,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是汽車旅館的出現與發展。20世紀30年代,隨著美國大眾消費的興起以及公路網路的發展,汽車旅館開始出現,為平民的出游提供廉價的住宿服務。例如,早在1939年美國佛羅里達幾家汽車旅館就自發形成了行業聯合組織品質庭院(Quality Courts),並於第二年改名為品質庭院聯合酒店(Quality Courts United),為單體汽車旅館業主提供行業服務。
二戰後,美國經濟的繁榮帶動了大眾旅游發展,引發了對中低檔住宿設施的大量需求;城際高速公路網路的建 成則促進了汽車旅館的風行。1952年成立的假日汽車旅館在吸收了過去汽車旅館發展經驗的基礎上改善了服務質量,並且第一次嘗試採取標準化方式複製產品和服務,在短短的十年時間里沿著美國的公路網路迅速發展。
2、蓬勃發展時期
從6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進入蓬勃發展時期。酒店數量迅速增長,而且產品形態呈現豐富的層次性,開始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連鎖經營開始取代傳統的分散經營模式,單體酒店開拓出快速發展的擴張途徑,一些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經濟型酒店開始併購整合單體酒店。同時,經濟型酒店開始了國際化的發展,從美國傳播到加拿大、中美洲、南美 洲以及歐洲。這種擴張同時刺激了本土經濟型酒店的興起,尤其是歐洲的經濟型酒店開始快速發展。到80年代末期經濟型酒店已經成為歐美髮達國家成熟的酒店業態。
3、品牌調整時期
從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末,經濟型酒店行業開始進行品牌調整。經過長期的快速發展,經濟型酒店進入了市場成熟期,高速增長和大規模擴張的動力逐漸減弱。大型酒店集團的多元化戰略和投資 政策促使酒店集團更加傾向於通過資本運作來購買和整合原有行業內的品牌,而不是自創新的品牌。市場競爭淘汰了一些管理力量薄弱,資金運營不暢的品牌,一些 大而強的品牌則因資本實力和管理實力變得越發強大。競爭的加劇迫使企業轉向服務質量管理和品牌建設。品牌建設、質量管理、市場細分、產品多元化等企業內部 管理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4、重新發展時期
進入21世紀,經濟型酒店進入了新一輪快速發展時期。這主要表現在經濟型酒店在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開拓和本土品牌的發展。在中國、東南亞等地區,經濟型酒店的擴張非常迅速。世界著名的經濟型酒店品牌陸續進入,如雅高集團的宜必思(Ibis)、方程式1(Formula 1),聖達特集團的速8(Super 8)、天天客棧(Days Inn)、洲際集團的假日快捷(Holiday Inn Express)等,都紛紛瞄準了亞洲市場。同時,一些亞洲本土的經濟型酒店品牌也開始發展,例如中國的錦江之星和如家快捷等。
經濟型酒店的特點[2]
經濟型酒店作為一種新興業態,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產物,它完全區別於面對社會上流階層的全服務酒店,是滿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產品設施。其基本特征如下:
1、產品的有限性。經濟型酒店緊扣酒店的核心價值——住宿,以客房產品為靈魂,去除了其他非必需的服務,從而大幅度削減了成本。一般來說,經濟型酒店只提供客房和早餐(Bed & Breakfast),一些有限服務酒店還提供簡單的餐飲、健身和會議設施。
2、產品和服務的優質性。與一般社會旅館不同的是,經濟型酒店非常強調客房設施的舒適性和服務的標準化,突出清潔衛生、舒適方便的特點。
3、價格適中。相對於高檔飯店動輒上千元的房價,經濟型酒店的價格一般在人民幣300元以下,一些青年旅舍和汽車旅館甚至只有幾十至一百元左右。
4、經濟型酒店的目標市場是一般商務人士、工薪階層、普通自費旅游者和學生群體等。而高檔酒店往往以高端商務客人、高收入階層、公費旅客為主要目標市場。
5、從外在表現來說,經濟型酒店一般採取連鎖經營的方式,通過連鎖經營達到規模經濟,提高品牌價值。這也是經濟型酒店區別於其他星級酒店和社會旅館的一個明顯特征。
1、位置與環境
1)經濟型酒店並不是廉價酒店。投資較少,運營成本低,是經濟型酒店的特征之一,但不是本質,也不是絕對目的。經濟型酒店的本質是負擔小、回報快,這兩個要素使經濟型酒店的一般性規模和經營定位相對有了一個範圍。
2)經濟型酒店的特點是少花錢快賺錢,但卻往往只能在經濟發達、人口流動快、密度高、交通方便、市政設施成熟的城市或地區生存。經濟落後的地區很難誕生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型酒店。
3)經濟型酒店內部以客房為主要經營項目,餐飲、康樂、會議等配套設施很少或沒有,所以酒店四周300m半徑範圍之內應有滿足客人綜合需要又步行可及的餐館、酒吧、商店、郵政、娛樂、便利店等設施,交通站點也應較近。
4)為經濟型酒店選址時,要特別註意當地已有的市政條件和通訊條件。
2、投資與評估
1)投資額度與投資目標必須取得合理的平衡。選址的同時需要對客源結構及其可靠性和持久性進行評估。
2)投資額的確定基於對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兩個內容的精確瞭解,以及對投資回報可行性和周期的客觀計算。
3)房間越多單位造價越低。
4)設備的實用主義選擇。
3、規模與功能
1)經濟型酒店可大可小,但每層16-20間客房,總層數不超過10層的設定是比較理想的。恰當的總建築面積應該限制在6000-10000m2之內。當然,完全可以再小些。
2)也可以將經濟型酒店建在一個大的商業建築群體內,讓這組建築的其它功能區(如餐館、酒吧、劇場、商店等)自然而然地為酒店配套、服務。
3)也可以將酒店首層的某個區域用來招商租售,比如安排快餐店、洗衣店、旅行社等,既補充了功能,又方便了客人。
4)“B&B”(Bedand Breakfast),客房是經濟型酒店的最重要功能,應占酒店建築總面積的70-80%;其次是一個前廳(大堂)、一個餐廳(或自助餐廳),有時可能會有一個餅店、一個小商品亭、一個小酒吧等等。經濟型酒店並不希望客人在酒店公共區有長時間停留,大堂是精緻而實用的。酒店的運營、調度、監控、財務功能都設在前臺區域。
5)安全、衛生、方便是基本標準。
6)社會化服務配套系統的支持和保障。
7)雇工管理模式及應用。
4、風格與形式
1)經濟型酒店也有“風格”和“通俗”之分。風格型更具文化性,追求某種藝術效果和主題內涵,強調人性化環境,利於銷售。通俗型比較簡單、廉價,對位置要求極為苛刻,經營不易。
2)經濟型酒店也分為“城市風格”、“度假風格”、“大陸風格”:不同的規律、不同的定位、不同的效果。
3)風格的周期性:經久不衰的酒店風格大多是非“時髦”的,而比較通俗的酒店則必須不斷用設計註入大量的文化血液以維持風格的生命。
文章的格式不能弄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