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窮二代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窮二代

  窮二代,是相對於富二代的叫法,是指在中國改革開放環境下社會經濟發展而帶來的社會分層,在改革開放中的普通工人、農民以及未能享受政策帶來的財富的人依然貧窮,將這類人稱之為“窮一代”,而他們的子女由於基礎環境差,同時得到教育少仍然未能擺脫貧窮,稱之為“窮二代”。

窮二代形成原因

  伴隨著民間財富的高速增長,“窮二代”背負了物質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太多壓力,即便辛苦讀到大學畢業,在就業創業時也會有很多有形和無形的困難,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貧窮的世襲是可怕的,而世襲產生的根源則是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

  教育缺失

  數量驚人的農村“窮二代”正在拷問貧困山區教育缺失、自然條件惡劣、教育支出費用高等一系列問題,西部地區的一些貧困農民無力供養自己的子女上學,一些貧困鄉村出現了新的文盲群體,這種發生在貧困地區的“貧困的持續性“現象被學術界稱為“窮二代”現象。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初麻鄉下恰藏村至今沒有一個初中生。鄉武裝部長鐘志平不甘心鄉親們就這樣一代一代貧窮下去,挨家挨戶來這裡勸說讓孩子們入學,磨破了嘴皮,結果卻是孩子能上小學的寥寥無幾,初中學生仍無“零”的突破。

  父輩這一代窮,供不起下一代讀書,下一代長大後還和上一輩一樣沒文化,條件差,這就形成了惡性迴圈。如今光靠政府扶貧,農民自己沒有願望沒有素質也不行。貧困山村誕生大量文盲的現狀仍在繼續。曾經在寧夏掛職過2年的中國社科院博士林燕平,經常在寧夏南部貧困山區搞調查,所見所聞令她震驚不已。林燕平在寧夏固原市張易鎮黎套村及周邊幾個村搞調查時,曾經一戶一戶地做過調查,結果發現,僅僅在她調查的兩個自然村中,6-14歲的兒童中就有42人沒上學和中途退學。

  起點低

  新中國的貧富分化改革開放副產品。 財產的家族繼承是產生富二代、富N代的前提。 站在幾乎同一起跑線上的富一代通過努力贏得了賽跑,這是一場財富的接力賽.。窮二代起點低,要贏得這場競賽,必須付出比富一代更多的努力。教育的缺失並不是造成窮二代的核心因素。 窮二代缺失的是一個公平競爭的機會,教育只是其中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一場本身就不公平的競賽中,我們沿用了公平競爭的游戲規則。 仇富心理只是對這種規則本身反抗的外在表現,仇富心理作為一種在窮二代中間傳承的“亞文化” ,是社會矛盾形成和激化的關鍵因素。 社會主義的目的是消除貧富兩極分化,對富二代的扶持的核心目的不能是只為了繼承財富,擴大社會GDP,核心目的是擴大社會GDP的同時縮小貧富分化,給更多人一個公平競爭的起點.。一個公平競爭的社會環境是社會發展的源動力。

  貧窮文化

  美國著名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奧斯卡·劉易斯曾經提出了著名的“貧困文化”的惡性迴圈理論。他認為,長期處於貧困的人們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這種文化的主要特點是屈從感、不願為未來做計劃、不能控制欲望的滿足和對權威的懷疑。他認為,一旦這種“亞文化”形成,就會影響到整個貧困區域的人,並能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在這種“亞文化”的保護下,貧困被維持,並且還會導致新的貧困。貧窮雖然是因為自然條件引起的,但貧困的迴圈卻是來自精神上的貧困,而精神貧困的根源卻是教育的落後和缺乏。

窮二代主體人群

  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是窮二代的主力軍。農村留守兒童現象的產生來自於家庭和社會兩個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貧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農村到城市務工;另一方面,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制以及社會對“農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廣大農民沒有辦法及能力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城市。

  具體情況

  如下:

  1.農民工在城市從事的一般都是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的工作,他們在工作之餘根本就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自己的孩子;

  2.農民工的工資和福利水平無法與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他們的工資收入水平很難支撐一個家庭在城市的生活;

  3.由於戶籍的限制,農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學校上學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有學校接收,其父母也很難承受高額的費用。而城市中那些面向農民工子女的學校基本上都是民間興辦的,其教學質量不僅無法和城市學校相比,也無法和農村學校相比。

窮二代的社會隱憂

  案例

  窮人的孩子在人們的印象中是勤勞、刻苦、善良和正直的,但現實生活中的個別案例卻顛覆了人們的想法。2009年3月31日,新疆沙灣縣在烏魯木齊讀大二的農民兒子、18歲的木拉提江(化名)自導自演綁架案,欲敲詐父母20萬元被抓。可能是考慮到他的前途,此案免於起訴。木拉提江是農民的兒子,他的父母節衣縮食、省吃儉用供他上大學,他不但不感恩,卻在假期利用父母給的錢四處游玩,直至用十分拙劣的手段敲詐父母,觸犯了刑律。

  發生這種事,主要原因是某些“窮二代”心比天高但命比紙薄。他們渴望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但卻不肯為自己的理想付出艱苦的勞動。對父母的艱辛視而不見,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應該,不肯為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卻總是把父母看成自己的提款機。只是認為父母有培養自己的義務,卻認識不到自己應該為父母為家庭承擔一定的責任。

  其次是父母對他過於放縱,有求必應,要多少錢就給多少錢。一個農民家庭,能夠按時提供兒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已經很不容易了,豈能再為兒子假期旅游的費用埋單?正是因為父母對他缺乏約束力,才使他越來越無視父母的難處,私欲膨脹得越來越大。而社會上一些人的浮躁與貪婪更對“窮二代”產生不良的影響,喧囂代替了沉默,狂躁取代了思考,漠視驅逐了感恩。

  這件事情雖然只是例個案,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使的“窮二代”所可能引發的禍端,將遠大於“富二代”鬥富給社會造成的威脅。畢竟富人只是我們這個社會中的少數人,窮人才是人群中的大多數。

  窮二代的問題應該是全社會都來關註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直接影響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整體發展。

  心理問題

  “富二代”與“窮二代”最大的區別就是攀比心理和節制心理。一旦“富二代”擺脫了攀比心理而擁有了節制心理,他們就有能力接過父輩的旗幟。而一旦“窮二代”丟掉了節制心理,而盲目追求“攀比心理”,他們也就離墮落不遠了。

窮二代與富二代

  現實矛盾

  富二代引發的社會問題很多文章在估量中國現實社會由貧富差距造成的社會矛盾,基本觀點是認為中國社會的財富高度集中,窮人太窮太多,並且對少數富人和大批窮人在同一個社會裡能否長期地和諧相處表示憂慮。階層的差距產生生活的隔離和心理的不平衡以及情緒的對立,以至形成了一個世人深信不疑的說法:“仇富心理”。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可能還存在一種“仇窮心理”。於是,每當有某種極端事件出現,人們就歸結到這種社會心理。事實似乎也確實如此。

  化解措施

  社會應強調貧富階層之間的溝通與相互理解,貧富不是孩子所能選擇的,但追求富裕生活是應該鼓勵和支持的。現在最首要的問題是消除歧視和不公正,使“第二代窮人”感到公正是可以追求的,感到生活有奔頭,感到他們有希望擺脫貧困。政府應該在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數量、減少“窮二代”數量上下工夫,否則“窮二代”與“窮二代”結婚生子也許會產生“窮三代”。減少“窮二代”是在優化我們的社會結構,政府在重視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也應大幅度提高對“窮二代”的關註度和幫扶力度。另外,這也不僅僅是政府的事,全社會都應幫助“窮二代”早日富裕起來。

  幫助窮二代的最有效和廣泛的支持是教育所起到的作用,窮二代在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後,經過奮鬥、創業、收穫,成為富豪的比比皆是;而同樣因為教育學習失敗,缺少正確價值觀的富二代淪為窮人的也大有人在。長久以來,以城市為主的“富二代”擁有較多的教育資源,“窮二代”卻因為種種原因不能享受自己受教育的權利。對“窮二代”進行教育投資,就是投資中國的未來。解決“窮二代”的問題是一個戰略問題。投資“富二代”只是投資一棵苗子,而投資“窮二代”則是投資很多種子,會給國家發展提供更多的動力。

窮二代解決措施

  “窮二代”沒有富裕的成長環境,甚至學費都要依靠貸款、假期打工來繳納,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公平更是讓很多窮二代求學、求職路異常艱難。 此外,收入不穩定、沒有醫保是“窮二代”的父母們面對的最大問題,而作為子女的他們在不斷奮鬥和出人頭地的旅途中,還有家庭重擔要一肩扛起。他們中的許多人雖然有心規劃,希望過上更好的生活,但“無財可理”的尷尬現實卻讓人無奈。難道說,省吃儉用是“窮二代”唯一的出路?難道“窮二代”、“窮三代”們只能被動地接受“貧窮迴圈理論”的魔咒嗎?

  “窮二代”可以通過科學理財來扭轉困境。理財這個金融問題背後隱藏的其實是社會問題。在社會資源分配的天平上,“窮二代”是高高翹起的那一端,而馬太效應使得“窮二代”更有可能變成“窮N代”。在杠桿化式社會中,唯一有可能撬動這個馬太效應的支點就是教育投資。

  “窮二代”的教育投資過程絕對不會是浪漫的,必然“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曾經有個特別貧困的大學生想要出國深造改變命運,但卻連學外語用的錄音機也買不起,於是他暑假在新東方兼職做教室管理員,打掃完後就旁聽TOEFL和GRE課,非常刻苦認真,幾年後他終於被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錄取,高等教育對於他們是一種奢侈,他們要擺脫困境更多需要依靠技能教育投資

  即便是最基礎的教育投資,也需要一定的啟動資金,啟動資金的積累必然是“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過程。在理財方式的選擇上,每個月1000元的積累無法達到購買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的門檻,再加之本金安全對他們至關重要,所以定期存款是首選方式。儘管月薪3000元可以在某些銀行申領普通信用卡,但信用卡容易使人消費超支,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申領任何信用卡。在平時現金支出時儘量不要破開百元票面,有助於降低開支,當然需要學習一些反假幣常識以避免損失。另外,還有必要選擇一些最基本的醫療保險,以防突然患病的雪上加霜。

  經得起長期艱苦歷練,“窮二代”才有希望走出世襲貧困,正所謂“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令人欣慰的是,整個社會也越來越多聚焦低收入人群的保障。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窮二代"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