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科學教育思想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科學教育思想[1]

  科學教育思想是強調科學基礎知識、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應在學校教育內容中占主導地位,把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貫穿於一切教育活動之中的一種思潮。

科學教育思想的形成與發展

  早在16、17世紀,一些思想家如培根、誇美紐斯、彌爾頓和洛克等人,就先後倡導進行自然科學知識的教育。培根是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學和科學教育而著名的重要哲學家,他開闢了近代科學教育發展的道路。誇美紐斯主張泛智教育,所謂“泛智”,是一種百科全書式的能為一切人所掌握的各種自然和社會知識的大全。彌爾頓建議興辦學園,其課程既包括古典學科,也要增添大量自然科學和應用科學的課程。洛克在其紳士教育中指出學問的內容必須是實際有用的廣泛知識。

  19世紀30年代,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推動了自然科學的發展,並對教育提出了新的需要,要求改革學校教育,提高自然科學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加強科學教育,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新型人才。在這一時期,斯賓塞和赫胥黎等人與堅持古典主義教育傳統的觀點展開了激烈論戰,強調科學知識的價值和重要性,主張科學知識應當成為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後期,科學教育思想在歐美各國得到了較快的發展。科學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斯賓塞和赫胥黎。

科學教育思想的基本主張

  ①斯賓塞的科學教育思想

  斯賓塞認為,教育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他呼籲教育應從古典主義的傳統束縛中解放出來,適應生活、生產的需要。斯賓塞認為,人類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科學知識,科學知識在指導人們生活的各種活動中具有最重要的價值

  根據生活準備說和知識價值論,他提出學校應開設五種類型的課程:生理學和解剖學;邏輯學、數學、力學、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和社會科學;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學;歷史和社會學;文學、藝術等。他認為前三種自然科學課程比第四種社會科學課程重要,第四種又比第五種人文科學課程重要,而且,後兩種課程又都以自然科學課程為基礎。可見,斯賓塞把自然科學課程置於絕對統治的地位,強調自然科學知識與人類生產和社會生活的密切關係。

  圍繞著改革古典課程這個中心,斯賓塞還堅持改革古典的教育方法。他認為,要達到為完滿生活做準備的目的,不僅要給學生開設綜合的科學課程,還必須採用廣泛的科學教育原則和方法,以便使學生能夠真正地掌握這些科學知識。他提出了三項原則和四種方法,即漸進的原則、自我教育的原則和快樂的原則;歸納法、實物教學法、觀察法實驗法

  ②赫胥黎的科學教育思想

  赫胥黎從工業發展和現代生活的需要出發,闡述了科學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能夠最好地利用自然科學的人,才能在工業競爭和生存鬥爭中獲勝。

  他指出科學教育首先應該包括自然科學,一方面自然科學教育提供了具有特殊價值的知識;另一方面,它能提供科學方法上的訓練。他主張在中小學開設的自然學科主要有:地理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人體生理學等。其次,科學教育應該包括道德理論、政治和社會生活理論基礎知識,再次是歷史,特別是英國史。

  在竭力倡導科學教育的同時,赫胥黎也對忽視人文學科的傾向提出批評。他把知識分成科學和藝術兩類,指出忽視任何一方都會造成心智扭曲,只有受過兩方面教育才能算是受過自由教育,受過自由教育的人才能從事多方面的職業。與斯賓塞相比,赫胥黎更重視兩類學科之間的平衡。

科學教育思想的影響

  ①科學教育思想十分強調科學知識的價值,大力提倡科學教育。無論是斯賓塞還是赫胥黎,在批判和抨擊傳統的古典主義教育的基礎上,都明確提出了科學知識最有價值的見解。科學教育思想十分重視學校課程和教學方法改革。科學教育思想對學校教育領域的改革實踐直接起了推動作用,這種改革是在學校中直接進行實踐的。

  ②科學教育思想的產生和發展,適應了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客觀要求。其中包含了許多反映教育客觀規律和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論斷,科學教育思想影響了學校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有力地推動了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學校課程的改革,科學教育思想對近代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

  ③科學教育思想也有其歷史局限性。斯賓塞的課程論反映了資產階級利益,帶有功利主義、經驗主義和機械主義的色彩。由於歷史和哲學觀的局限性,斯賓塞和赫胥黎在科學同宗教的關係問題上表現出不徹底性。斯賓塞認為科學和宗教是可以調和的,主張在學校講授《聖經》;赫胥黎認為“物質實體”和上帝、靈魂一樣,都是不可知的。

參考文獻

  1. 聖才學習網主編.《外國教育史》(北師版)筆記和習題詳解.中國石化出版社,2009.0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刘维燎.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科學教育思想"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