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資產管理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現金資產管理是指商業銀行維持其流動性而必須持有的資產進行合理運營與管理,它是銀行信譽的基本保證。因此,對現金的合理運營與管理是商業銀行健康經營的重要任務。
現金資產管理的目的銀行是高負債運營的金融企業,對其存款客戶負有完全債務責任。從銀行安一、現金資產管理的目的及原則銀行是高負債運營的金融企業,對其存款客戶負有完全債務責任。全性角度來看,其流動性滿足得越好,安全性就越有保障。如果銀行的現金資產不足以應付客戶的提現要求,將會加大銀行的流動性風險,引發擠兌風險,甚至導致銀行破產,進而出現貨幣供給的收縮效應,削弱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的能力,弱化商業銀行社會信用職能,這是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要極力避免的情況。現金資產是一種無利或微利的資產,因持有現金資產而失去的利息收入構成持有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現金資產占全部資產的比重越高,銀行的盈利性資產就越少,因此現金資產保留過多,不利於銀行盈利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在通貨膨脹或利率水平上升的時期,銀行保有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也會隨之上升。銀行從盈利性出發,存在保有最低額度現金資產的內在動機。現金資產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確保銀行流動性需要的前提下,儘可能地降低現金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使現金資產達到適度規模。
適度的流動性是銀行經營成敗的關鍵環節,同時也是銀行盈利性與安全性的平衡杠桿。現金資產管理就是著力於流動性需求的預測與滿足,解決盈利性與安全性之間的矛盾,在保有現金資產的機會成本和現金資產不足的成本之間作出權衡。在具體操作中應當堅持以下基本原則。
現金資產管理的原則 [1]
1.適度存量控制原則
按照存量管理理論,微觀個體應使其非盈利性資產保持在最低的水平上,以保證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就商業銀行的現金資產而言,其存量的大小將直接影響其盈利能力。存量過大,銀行付出的機會成本就會增加,從而影響銀行盈利性目標的實現;存量過小,客戶的流動性需求得不到滿足,則會導致流動性風險增加,直接威脅銀行經營的安全。因此,將現金資產控制在適度的規模上是現金資產管理的首要目標。除總量控制,合理安排現金資產的存量結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銀行現金資產由庫存現金、同業存款、在中央銀行存款和托收中的現金組成。這四類資產從功能和作用上看又各有不同的特點,其合理的結構有利於存量最優。因此,在控制適度存量的同時也要註意其結構的合理性。
2.適時流量調節原則
商業銀行的資金始終處於動態過程之中。隨著銀行各項業務的進行,銀行的經營資金不斷流進流出,最初的存量適度狀態就會被新的不適度狀態所替代。銀行必鬚根據業務過程中現金流量變化的情況,適時地調節現金資產流量,以確保現金資產規模適度。具體來講,當一定時期內現金資產流入大於流出時,銀行的現金資產存量就會上升,此時需及時調整資金頭寸,將多餘的資金頭寸運用出去;當一定時期內現金資產流入小於流出時,銀行的現金資產存量就會減少,銀行應及時籌措資金補足頭寸。因此,適時靈活地調節現金資產流量是銀行維持適度現金資產存量的必要保障。
3.安全性原則
庫存現金是銀行現金資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用於銀行日常營業支付,是現金資產中唯一以現鈔形態存在的資產。因此,對庫存現金的管理應強調安全性原則。
- ↑ 李志輝主編.商業銀行管理學.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