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券買賣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什麼是現券買賣[1]
現券買賣是指交易雙方以約定的價格轉讓債券所有權的交易行為,即一次性的買斷行為。
現券買賣是債券交易中最普遍的交易方式。債券買賣雙方對債券的成交價達成一致,在交易完成後立即辦理債券的交割和資金的交收,或在很短的時間內辦理交割、交收[1]。
現券買賣按凈價交易,全價結算;資產支持證券按每百元面額對應的本金進行報價。
現券買賣可採用詢價交易方式和點擊成交交易方式。詢價交易方式下可用意向報價、雙向報價(僅適用資產支持證券)和對話報價,點擊成交交易方式下可用做市報價、點擊成交報價和限價報價。
(2)應計利息:上一付息日(或起息日)至結算日之間累計的按百元面值計算的債券發行人應付給債券持有人的利息,單位為元/百元面值。
(3)全價:全價=凈價+應計利息,單位為元/百元面值。
(4)待償期:成交日至債券到期日的期間。
(5)券面總額:交易債券的總面額,單位為萬元。
(6)交易金額:交易金額=凈價/100×券面總額×10000,單位為元。
(7)應計利息總額:應計利息總額=應計利息/100×券面總額×10000,單位為元。
(8)結算金額:結算金額=交易金額+應計利息總額,單位(9)清算速度:成交日(T)與結算日之間的工作日天數(N),有T+0和T+1兩種。
(10)結算日:債券交割和資金支付的日期。結算日=成交日+清算速度。
(12)每百元本金額:每百元待清償的本金金額,單位為元/每百元面值(僅適用資產支持證券)。
(13)本金額:本金額=每百元本金額/100×券面總額×10000(僅適用資產支持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