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勞動消耗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物化勞動消耗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原材料、燃料、動力、輔助材料等在投入生產過程中一次被消耗掉、失去原有形態、改變物理和化學性能、轉化為另一種形態和性能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是指廠房、機器設備、技術裝備等生產共具,在投入生產過程中定期迴圈使用,逐漸磨損或失效。
降低物化勞動消耗的重要性[1]
1、只有努力降低物化勞動消耗,企業才能適應生產資料市場逐步放開的新形勢。過去,我們的一些企業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低價的原材料和燃料維持生產的,在它們的贏利中,相當部分是原材料和燃料價值的轉移。隨著生產資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國家將進一步縮小計劃供應的部分,擴大市場調節的部分。顯然,企業只有努力降低物化勞動的消耗,尤其是原材料和燃料的消耗,“消化”掉由於市場調節部分擴大而增加的負擔,企業才能生存下去。
2、只有努力降低物化勞動消耗,才能增強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企業自主地位的確立,國內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而企業競爭力的大小,關健在於產品是否質優價廉,在予產品的個別勞動時間消耗是否低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消耗。長期以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競爭乏力,其原因是我國產品和國外同類產品相比,往往質童低、消耗大、成本高。因此,要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必須努力降低物化勞動消耗。
3、努力降低物化勞動消耗,有利於緩解物資供應的緊張狀況。長期以來,我國原材料和燃料的供應一直比較緊張。這除了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的原因外,還和企業物化勞動消耗過多,物資浪費嚴重有關。因此,降低物化勞動消耗,有利於緩解物資供應的緊張狀況,為對業再生產創造有利的市場環境。
企業物化勞動有耗的高低,決定於企業的技術水平和經營管理水平的高低。降低物化勞動消耗:
一是要下決心抓好企業的技術改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資金的有機構成將不斷提高,從而生產過程中物化勞動占總勞動的比重將不增加,但單位產品中所包含的物化勞動的絕對量卻是不斷降低的。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物化勞動消耗高的問題,必須下決心加強現有企業的技術改造。要積極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以儘可能地減少加工過程中物料的損耗,在不降低產品效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使產品輕、薄、短、小。
第二,努力提高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要按照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套嚴格的物資消耗管理制度,制定先進的物資消耗定額和消耗指標,開把指標層層分解、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個人,嚴格考核,獎懲結合。在搞好企業內部管理的同時,還要加強企業經管問題的研究,搞好市場預測,根據市場需求確定企業的生產方向,同時積極開發現有產品的市場。
第三,搞好生產中的綜合利用,積極採用各種價格比較便宜的代用品。
- ↑ 《努力降低物化勞動消耗》[J].贛江經濟.1987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