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營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濕營銷是指藉由互聯網上的社會性軟體(Social Software)聚合某個群體,並以溫和的方式將其轉化為品牌的追隨者,賦予消費者力量,鼓勵他們以創造性的方式貢獻和分享內容,從而影響商家的新產品開發、市場調研、品牌管理等營銷新戰略。
濕是一種隱喻,在克雷·舍基的筆下,未來是濕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憑共同的興趣以一種溫和的方式交流和交往,而不再像以往那樣“乾巴巴”地進行交流。在新營銷人士眼裡,基於濕世界、濕社會和濕生活背景下的“濕營銷”將是未來最具殺傷力的主流營銷模式。
濕營銷的最佳結果是為品牌獲得使消費者津津樂道和主動傳播的濕的口碑,從而拉動銷售。而這種主動的快樂的消費不是營銷的終點,而是起點,因為消費者會自覺把消費過程和品牌使用感受通過社會化媒體再次分享出去,為品牌積累又一波良性口碑。
在克萊·舍基(Clay Shirky)筆下,未來社會是濕的,他指出,未來的社會的組織方式將突破乾巴巴的社會關係,而是變成濕乎乎的人人時代,即人與人要靠社會軟體聯結,人與人之間可以憑藉一種微妙的關係,相互吸引,相互組合,相互分享,協同合作;而DCCI互聯數據中心認為,現在的營銷已經開始是濕的。“濕”營銷,是什麼?相對於傳統的“乾”營銷,具備以下三大要素的營銷才稱之為“濕”營銷:
第一,營銷的始點是濕的
即訴求是濕的,創意也是濕的。如何做到?精準的區隔性訴求和創意是關鍵。這要求訴求和創意本身就非常精準,本身就能鎖住目標人群,且具有極強的區隔性。蘋果的“白色”耳機、白色Notebook、蘋果的“i”等的差異化的設計和情感訴求使得購買其產品消費者為自己貼上標簽,彰顯了自己特立獨行的性格、時尚的獨特身份;奧巴馬的“Change”真的濕潤了美國人的當事的渴望改變現狀的需求。
第二,營銷的過程是濕的
包括三方面:
1)濕通路,濕營銷的通路是C2C的模式(而傳統的乾營銷是B2C模式),即訴求信息在用戶與用戶之間不斷呈現病毒式擴散,具有顯著的社會化(SocialNetworking)特性,每位受眾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傳播者。要實現這一點,企業需要善於從旁駕馭社會化環境下的意見領袖,並讓品牌的擁護者高度卷入,讓營銷往正面發展;但要時刻保持民主,因為這是社會化的要求,否則就不成社會。因此,在社會化的營銷傳播中,企業需以民主的方式引導用戶的言行(尤其是負面的)而不是強制、打壓用戶的言行。
2)濕路徑,濕營銷的路徑是用戶與用戶的深度對話(ConversationMarketing),併在對話過程中產生對品牌和產品的信任。濕路徑的另外一個要求是深度的互動體驗,這要求受眾與傳播的訴求高度互動、深度體驗。如Nikeplus.com網站讓跑步者通過下載耐克的應用軟體到iPod,測算跑步時的速度、距離等,再把這些數據輸入該網站,查看鍛煉的情況,並可以和朋友交流對比,真正形成濕的營銷路徑。
3)濕優化,濕營銷不意味著粗放式的、放任的營銷。濕優化要求營銷者不斷的通過建立動態的資料庫,進行動態的分析和優化,這一點往往被忽略。如在營銷的過程中,哪些已經成為你的客戶,原因是什麼?哪些接觸了我們的訴求,但還沒有成為我們的客戶,原因是什麼?通過不斷的優化,我們才能一步一步的讓營銷的效果和能見度更高。奧巴馬每次競選時都通過構建選民資料庫,對不同的選民採取不同的策略,精耕細作。
第三,營銷的結果是濕的
濕營銷產生的結果應該是濕的品牌和濕的銷售。濕的營銷結果要求產生用戶樂於傳播的品牌口碑,這樣品牌的傳播就不會因營銷活動的結束而結束,而是不斷的持續,同時,對產品的購買結束實際上沒有結束,而是分享的開始、推薦給他人的開始。
麥當勞的阿凡達營銷濕營銷案例分析
在《阿凡達》熱映之際,麥當勞網站推出“化身阿凡達(AvatarizeYourself”的變臉游戲,可將用戶上傳的照片直接製作成納美人的模樣,這個有趣的游戲引來了無數的參與者。雖然麥當勞只在歐洲市場推出這個游戲,但並不影響熱情的國內網友把它引入中國,所以,我們可以見到郭德綱、曾軼可、姚明、姚晨等當紅人物的阿凡達臉,而我們自己也可以過一把變身納美人的癮。在美國市場,巨無霸套餐隨機附送的八種麥當勞阿凡達激情卡(McDonald'sT hrillCards),更可以讓麥粉或阿凡達迷們,通過麥當勞網站下載軟體進入“麥當勞幻境”游戲,只要將激情卡對準攝像頭,就能生成一個3D形象在潘多拉星球探險。看看這些粉絲們樂此不疲的樣子,就能體會到他們“被卷入”的快感了。
濕營銷和集客式營銷有什麼區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