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37个条目

消費排斥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消費排斥

  消費排斥指個體(包括個人、群體、地區或組織)在利用消費產品或消費服務方面存在諸多困難和障礙的一種狀態。具體表現在消費個體在消費活動中沒有達到主流社會的基本條件或標準,或者說在商品和服務領域處在低消費的狀態,處於這種狀態的個體都屬於受消費排斥或歧視。黃瑞芹、張廣科認為,“消費排斥”主要是收入貧窮(個人或家庭的收入低於貧窮線)群體在消費市場被排斥於社會主流的消費方式之外。在我國受到消費排斥的群體絕不僅僅是那些收入低於貧窮線的群體,它還包括收入在貧窮線之上的廣大的城市貧困人口、下崗員工、農民等,正如周湘斌所說,政策性排斥客體是一部分社會成員,主要是那些以農業生產為生的農民、城鎮下崗工人和進城做零工的農民工。

農村消費排斥的六大維度

  消費排斥是一個多維度的動態複合概念。在我國農村消費排斥主要表現為收入排斥、社會保障排斥、消費環境排斥、金融排斥、消費結構排斥和消費觀念排斥等六大維度。

  (一)收入排斥

  收入排斥主要指因農民收入水平較低而影響他們取得消費品和消費服務的實現。收入決定消費,增加農民消費是以農民收入提高為前提的。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特別是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沿海地區,受到衝擊更大。大量的農民工失業下崗,直接減少農民收入,削弱農村的消費能力

  (二)社會保障排斥

  社會保障排斥主要指因政府在社會事業建設等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導致農村、農民被邊緣化,使他們的消費不能達到社會主流所認同的標準。社會保障是促進農村消費市場擴大的重要支撐,把推進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好,才能免除農村居民消費的後顧之憂。目前,農村的社會保障相對薄弱。一是保障種類少。除最低生活保障以外,城鎮居民至少還有五種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而大多數農村居民只有最低生活保障、社會養老保險、新型合作醫療,個別地區農村居民享受尚在試點中的農業保險。二是保障人數少、水平低。三是農村地區的養老設施嚴重落後。如目前1/3的鄉鎮沒有敬老院,與快速增長的農村老齡化現象不符。社會保障不足必然強化人們儲蓄以備不時之需,從而降低農民的即期消費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地農民農民工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也遠落後於城市。這些因素造成農民捂緊錢袋子,不敢放心消費,從而形成農村消費排斥的一個重要方面。

  (三)消費環境排斥

  消費環境排斥主要指因為農村物質環境和文化環境建設的滯後,使農村消費成本相對較高,且缺少必要的規範和引導及消費信息不對稱等,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農村消費不足。根據世界銀行等機構的建議,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通常包括以下項目:公路建設、國內水源供應、灌溉、電力、電信。基礎設施建設的最初優先領域應當是促進糧食安全的基礎設施,包括增加糧食產量的土地改良計劃,如梯田、植樹、水渠、排灌系統和糧食儲藏設施、以及便利市場進入的措施。

  (四)金融排斥

  金融排斥指因為金融營銷政策和準入條件的規定,使農村不能得到有效的金融信貸支持,影響農村消費市場的拓展和農民的消費。

  (五)消費結構排斥

  消費結構排斥是指因為消費結構不合理、欠科學而影響其他方面消費的實現。消費結構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和社會集團)在消費過程中所消費的各種不同類型的消費資料(包括勞務)的比例關係。消費結構包括質與量兩個方面的統一。消費結構的質包括消費品本身的質量、生活消費中各種消費品的相互協調狀況、消費環境和消費者本人享受各種消費品的能力,也包括直接反映生活消費過程中的舒適和便利程度,和人們在心理上、精神上所得到的享受和樂趣。

  (六)消費觀念排斥

  消費觀念陳舊是制約農民消費需求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障礙。中國曆史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形成了封閉式的消費觀念,以節儉為美德、不能提前消費的觀念在農民心裡已經根深蒂固。在此消費觀念的制約下,農民大都量人為出,因循守舊,對所謂奢侈品消費、借貸消費持消極態度。況且,中國人一向缺乏信貸消費的心理,往往以“無債一身輕”而自詡。這些陳舊的消費觀念也在一定程度加劇了農村消費排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消費排斥"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