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調查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標準化調查法是指通過風險管理部門、保險企業、專業咨詢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就企業可能遇到的問題加以詳細調查與分析,形成報告文件供企業經營管理者使用的方法,標準化調查法又稱風險分析調查法。
標準化調查法是一種常用的識別風險的方法。標準化調查法通過直接觀察風險管理單位的設備、設施和操作等,可以瞭解風險管理單位的活動和行為方式,發現潛在的風險隱患。
標準化調查法的作用是直接發現保險標的面臨的潛在損失風險。
標準化調查法的步驟[1]
- (一)調查前的準備工作
風險管理人員在進行調查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確定調查的時間、調查的地點、調查的對象,編製調查表,預先確定需要詢問的一些問題,儘量避免忽略、遺漏某些重要事項。
- (二)現場調查和訪問
風險調查和訪問應該密切註意那些經常引發事故的環境和工作方式。例如,風險管理部門發現高架梯經常引發事故,這時,風險管理人員會仔細調查這些架子的性能和工人使用高架梯的方法,最後的調查結果是使用高架梯的工人違規操作,整改的方式是對使用高架梯的工人進行培訓,這是對工人工作方式的現場調查。
- (三)調查報告
現場調查結束後,應該寫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瞭解風險單位風險等級的依據,也是保險人承保的依據,對此,風險管理人員應將調查時發現的情況報告委托調查的保險企業,調查報告應該指出標的物的危險點和整改方案。
調查報告需要說明的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詳細說明各個建築物或風險單位的用途,例如,建築物裡面存放的東西、從事的活動等;
③使用物品和材料引起事故風險的詳細情況,特別是伴有危險的儲存和操作系統所引發的風險事故;
④建築物照明、供熱和供電系統的詳細情況;
⑤消防器材的詳細情況,其適用性、位置、完好狀態以及配備是否適當等;
⑥水噴淋系統的等級、保護範圍以及對消防裝置的維護保養和定期測試情況的評價等;
⑦調查人員對被保險人管理能力和水平的看法;
⑧調查員關於改善保險標的安全狀況、消除或減少風險的建議等。
標準化調查法的優缺點[1]
- (一)標準化調查法的優點
(1)可以獲得風險管理單位風險活動的現場調查資料。例如,風險調查員對於投保人財產狀況的調查,是保險人獲得保險標的風險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如果保險標的存在著安全隱患,可以按照調查員的要求進行整改,符合承保條件以後保險企業予以承保。
(2)可以瞭解風險管理單位的資信狀況,避免道德風險。例如,風險調查員對於投保人管理能力、資信狀況等方面的分析和評價,是承保人確定費率的參考依據,可以減少賠付,降低保險企業的經營風險。
(3)可以防止風險事故的發生。例如,風險管理單位經過風險調查員的現場調查,經過一系列的整修和改造,可以將可能發生的風險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可以防止風險事故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 (二)標準化調查法的缺點
(1)標準化調查法耗費的時間較多,成本較高。要真正瞭解風險管理單位面臨的風險,需要進行大量的現場調查,這會耗費大量的時間,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必要時還需聘請具有風險管理經驗的調查人員參加,因而會加大風險管理單位的管理成本。
(2)標準調查法形成的報告文件無法提供企業的特定問題和損失暴露的個性特征。調查表格一般沒有要求對回答的每個問題進行解釋,也沒有引導使用者對所問問題之外的相關信息作出正確的判斷。
(3)標準化調查法的報告文件是專業人員根據調查結果,以自己的職業判斷力為準對企業的情況加以定位,因而專業人員的職業能力決定調查的結果。在標準化調查的過程中,調查人員可能註意不到安全隱患,調查人員發現風險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風險管理的成果。例如,保險企業委托的風險調查員發現風險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保險企業的利潤狀況。如果被保險人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發生爭執,保險人不能認為投保人進行某種危險工作或存放某些物品未如實告知。只要風險調查員在現場調查時,就進行著該種工作或者存放著該物品,投保人就未向保險調查員隱瞞或假報任何情況。調查員在調查時遺漏的細節,投保人不負責任,同時預設為保險人已經清楚投保人存放的物品和進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