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最適課稅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最适课税理论)

最適課稅論(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

目錄

最適課稅論概述[1]

  近幾十年來,對於什麼是良好稅制的構成要素,經濟學家眾說紛紜,其中:居於主導地位的稅制改革理論有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公平課稅論(theory of equitable taxation)、70年代的最適課稅論(theory of optimal taxation)和90年代復興的財政交換論(theory of fiscal exchange),這三大理論並稱為20世紀三大稅制改革理論,對稅制改革的設計和實施方案都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最適課稅論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經濟學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首次提出的“犧牲”學說。穆勒(Mill,1817)認為,稅收公正要求每個納稅人都要承擔同等的犧牲。在埃奇沃斯庇古之後,現代福利經濟學將犧牲解釋為效用的損失,並提出邊際效用相等適宜作為使稅收引起的總犧牲最小化的原則。弗蘭克·拉姆斯(Ramsey,1927)、詹姆斯·米爾利斯(Mirrlees,1971)、彼得·戴爾蒙德和米爾利斯(Diamond and Mirrlees)等建立起來的當代最適課稅論,也認為稅制結構造成的總犧牲應當最小,但他們所界定的犧牲比較寬泛,把犧牲看做是社會福利的減少,而不僅僅是個人效用的損失。

  簡單來說,最適課稅論是研究如何以最經濟合理的方法征收某些大宗稅款的理論。站在稅制結構的角度而言,就是以怎樣的方式、方法對應稅行為和結果合理徵稅。從課稅原則上說,這個問題自亞當·斯密以來就有不同看法,如斯密主張以平等、確實、便利、最少征收費用四項內容為原則。不過,只從課稅原則上來分析,其結果將會產生怎樣的稅制結構尚不能明確。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即家庭從消費閑暇中獲得最大程度的滿足,企業從生產經營活動中獲得最大程度的利潤,兼顧到這些方面利益的稅收制度應當是怎樣的呢?最適課稅論就是以資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為準則,對構建經濟合理的稅制結構進行分析的學說。

最適課稅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

  最適課稅理論是以資源配置的效率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為準則,對構建經濟合理的稅制體系進行分析的理論。理想的最優課稅理論是假定政府在建立稅收制度和制定稅收政策時,對納稅人的信息(包括納稅能力、偏好結構等)是無所不知的,而且政府具有無限的徵管能力。可是,在現實中,政府對納稅人和課稅對象等的瞭解並不完全,同時徵管能力有限。所以,在這種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最適課稅理論研究的是政府如何徵稅才能既滿足效率要求,又符合公平原則。

最適課稅理論的三大基石

  構成最適課稅理論的基石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個人偏好、技術(一般可獲得連續規模效益)和市場結構(通常是完全競爭的)要明確地表現出來。第二,政府必須通過一套管理費用低廉的有限的稅收工具體系來籌措既定的收入。其中,納稅義務與其經濟決策無關的一次性總付稅一般不予考慮,而且,在對經濟做出某些假定的情況下,稅收工具的任何選擇都將於個人的消費情況相關。第三,在多人模型中,效用的社會福利函數作為標準函數,計算出各種結果,據此在有限的稅收工具體系中選擇最適稅制。

最適課稅理論的主要內容

  最適課稅理論的觀點主要體現在直接稅間接稅的搭配理論、最適商品課稅理論和最適所得稅制理論上。

  (1)直接稅與間接稅應該是相互補充的而非相互替代。因為這兩大稅系各自都有優缺點。

  (2)稅制模式的選擇取決於政府的政策目標。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標以分配公平為主,就應選擇以所得稅主體稅種的稅制模式;如果政府的政策目標以經濟效率為主,就應選擇以商品稅為主體稅種的稅制模式。

  (3)逆彈性命題。這是指在最適商品課稅體系中,當各種商品的需求相互獨立時,對各種商品課征的各自的稅率必須與該種商品自身的價格彈性成反比例。這種逆彈性命題也稱為拉姆斯法則。

  (4)最適商品課稅要求開徵扭曲性稅收。這是因為政府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獲得完全的信息,而且徵稅能力受到限制,因此,按拉姆斯法則課征商品稅不能保證生產高效率,還必須課征其他扭曲性稅收。同時,要使商品稅具有再分配功能,也必須征收扭曲性商品稅。

  (5)所得稅的邊際稅率不能過高。在政府目標是使社會福利函數最大化的前提下,社會完全可以採用較低累進程度的所得稅來實現收入再分配,過高的邊際稅率不僅會導致效率損失,而且對公平分配目標的實現也無益。

  (6)最適所得稅率應呈倒“U"型。從社會公平與效率的角度來看,中等收入者的邊際稅率可適當高些,而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應適用相對較低的稅率。

最適課稅論與公平課稅論的差別[1]

  最適課稅論與公平課稅論的主要差別至少表現在以下兩方面。

  第一,公平課稅論主要強調橫向公平目標,而最適課稅論則主要強調縱向公平。

  第二,按照公平課稅論,追求公平原則的效率成本是次要的問題;而按照最適課稅論,公平目標和效率目標納入到一個福利函數中綜合考慮,設計出最優的公平一效率組合的稅制結構。由於最適課稅論在一個標準下把公平目標和效率目標統一起來,故它能分析累進性或縱向公平與激勵或效率之間的取捨對稅率結構設計的影響。所以,最適課稅論相對於公平課稅論表現出來的一個優點是,經濟分析可以用來分析合理的稅率結構。

  總之,最適課稅論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支配著稅制設計與政策問題的學術討論。但是,由於最適課稅論需要有大量的信息和管理條件,故對現實稅收政策和稅制改革方案的影響非常小。

參考文獻

  1. 1.0 1.1 西南師範大學(課件).《財政學》[M].第十一章 稅收制度和稅收管理制度改革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Zfj3000,Angle Roh,Dan,Yixi,鲈鱼,泡芙小姐,Gaoshan2013,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最適課稅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