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適度國際儲備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最適度國際儲備量是指一國政府為實現國內經濟目標而持有的用於平衡國際收支和維持匯率穩定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黃金和外匯儲備量。
最適度國際儲備量的影響因素[1]
由於決定國際儲備需求的因素極其複雜,國家要真正保持最適度國際儲備量困難重重。即使一國儲備需求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儲備供應的變化也會影響一國對儲備的需求,從而使國家儲備持有額難以同適度儲備需求水平保持一致。因此,理論上就存在著表示國際儲備波動的四種儲備量:
1)最低國際儲備量。
如果一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而貨幣當局不願通過儲備來緩衝,而完全採取調節政策和向國外借款融資政策來緩解逆差的話,那麼,國際儲備的持有額可以降為零。
2)最高國際儲備量。
它是指在一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而匯率發生劇烈波動時,貨幣當局通過放棄調節政策和融資政策,而完全依賴國際儲備來消除逆差和維持匯率穩定所需要的儲備量。
3)保險國際儲備量。
它是指既能滿足調節國際收支逆差,又能保證國內經濟增長所需要的實際資源投入的儲備量。
4)經常國際儲備量。
它是指為保證正常經濟增長所必需的進口不致因儲備不足而受影咐的儲備量。
在實際經濟生活中,最低國際儲備量和最高國際儲備量純粹是理論上的假設,一國的國際儲備額常常是以最適度儲備需求水平為中心,在其上下一定範圍內波動,這是因為要使儲備持有量恰好等於適度儲備量,不僅概率極小,而且實際操作也非常困難。所以,人們通常以保險儲備量作為一國國際儲備的上限,而以經常儲備量作為一國國際儲備的下限。這個上下限構成了一國國際儲備的區間值。只要一國的儲備持有額能保證在這個區間值範圍內,就可以認為儲備需求具有適度性。最適度儲備需求區間值的存在,為貨幣當局更加靈活地管理儲備提供了可能。
適度國際儲備量的測算方法[1]
由於一國國內經濟發展和國際經濟變動受許多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因此,要準確衡量適度儲備量比較困難,目前主要有以下一些方法:
1) 比率分析法。
l947年,美國經濟學家特裡芬以儲備需求隨貿易增長而增加為根據,提出用儲備量與進口額的比率,來測算國際儲備需求的最適度水平。但這種測算方法是根據可觀察到的和已實現的結果,而不是根據預測或潛在的結果來推算儲備需求。這一方法,雖受到不少經濟學家的批評,但它仍可以為儲備需求水平的適度性提供一個比較粗略的指標,而且簡易可行。這一方法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採用,並且認為,能應付3個月進口額的國際儲備水平,就可以算是發展中國家的理想水平。總之,它只能作為一種參考,一國不能完全依靠這種測算作為一國適度儲備水平的依據,必須還要結合其他定量方法進行測算。
2)成本—收益分析法。
這種方法重點研究發展中國家的適度儲備量,它以發展中國家常見的經濟條件為理論前提。這些條件是:
①由於進口價格上升和出口量下降等原因經常存在外匯緊缺;
②因生產性進口商品受到限制而存在不能使用的閑置資源;
③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籌資能力有限;
在上述理論前提下,計算一國持有一定量儲備所需花費的機會成本和可能的收益,然後計算出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的儲備量,便是適度儲備量。在這裡,機會成本是指,如果將外匯用於進口必須的生產性商品所可能產生的那部分國內總產量。儲備收益是指,通過運用國際儲備,避免在國際收支逆差時過度的緊縮所損失的國內總產量。機會成本和儲備收益相等的儲備量便是最適度儲備量。總之,這一方法雖有一定的說服力,但尋找實證來證明理論上的一些因素比較困難。因此,真正採用這種分析方法還存在一定的難度。
3)臨界點分析法。
這是以臨界點為計算方法,即根據歷年來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找出最高儲備量和最低儲備量兩個臨界點,兩個臨界點之間作為適度儲備區,其中的某一動點,便是適度儲備量。這種方法認為,經濟高速增長,進口量急劇增大,年份所需要的最高儲備量,稱為保險儲備量,這是上限臨界點。而經濟發展緩慢,進口量銳減,年份所需要的最低儲備量,稱為經常儲備量,這是下限的臨界點。在上限和下限之間便是適度儲備區,中間的某一動點便是最適度儲備量。
4)回歸分析法。
20世紀60年代以後,多數研究人員利用回歸技術並根據進口和儲備對進I21的目標比率來估計對儲備的需求而得出最適度國際儲備量。這一方法剋服了比率分析法存在的周期性的困難,在分析問題時涉及更多的獨立變數。這些變數包括:
①國際收支變動量;
②國內貨幣供應量;
⑤進口水平和進口的邊際傾向。總之,這一分析法使對國際儲備適度性的貝算從靜態分析發展為對各種變數的動態分析。
20世紀70年代初西方各國實行浮動匯率制度,研究重點轉向匯率靈活性對國際儲備需求的影響,得出匯率靈活性的增強,可期望抵消國際貿易的增長量對中央銀行儲備需求的影響。有的研究表明,在浮動匯率制度下,工業國的儲備持有量因匯率變得更加靈活而下降,而非產油發展中國家的儲備持有量傾向於高出固定匯率制度時期。由於它們的本國貨幣釘住一種或幾種浮動的貨幣,因而使國際收支容易遭受較大程度的變動。
上述各種分析方法表明,國際儲備的需求及其適度性是一個極為複雜的問題。影響國際儲備需求的因素或變數很多,並且儲備適度性的測算也比較困難,各種分析方法雖各有其一定的根據,但各有長短,很難達到測算的準確性。因此,測算最適度國際儲備水平,不能只採用一種方法,而應多種方法結合起來,測算出儲備最適度水平的一個幅度,而不是某~個具體數字。這個幅度可用上限和下限來表明。上下限的幅度就是適度性水平的範圍,若超出上限則表明國際儲備過多,若低於下限則表明國際儲備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