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文飾作用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文飾作用(rationalization)

目錄

什麼是文飾作用

  文飾作用又叫理由化的適應。西方心理學界的用語。指一種自強防禦機制或適應行為。在精神分析學中,文飾作用或稱合理化作用,是指用一種自我能接受、超我能寬恕的理由來代替自己行為的真實理由。所謂酸葡萄心理, 即把自己得不到的東西說成是不好的;或所謂甜檸檬心理,把自己已經得到但認為不好的東西說成是好的,這些都是文飾作用的例子,文飾作用是以似是而非的理由去證明行為的正確,掩蓋錯誤或失敗,以保持內心的安寧。[1]

  即一個人為了掩飾不符合社會價值標準、明顯不合理的行為或不能達到個人追求目標時,往往在自己身上或周圍環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辯護,把自己的行為說成是正當合理的,以隱瞞自己的真實動機或願望。如把考試成績不好歸咎於身體不好、出題不公正;一個人並不需要一隻箱子,他會講出許多理由,似乎買這隻箱於是必要的。文飾作用有多種表現,如投射(即以他人類似行為開脫自己)、怨天尤人、強調事實需要、自我解嘲等。

  文飾作用是指當個體受到挫折後,為解除或減輕心理上的負擔,會以各種理由原諒自己或為自己的失利辯解。文飾作用是個體的一種心理自衛機制,對個體的心理活動起著自我安慰的作用。從心理衛生角度 說,它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從倫理學角度來看,它確是一種消極的心理品質。[2]

文飾作用的具體表現[3]

  文飾作用具有幾種表現:

  ①以個人好惡為理由掩飾錯誤,維護自尊;

  ②怨天尤人,推卸責任,以減輕內疚感;

  ③將其不合理行為解釋為不得已而為之;

  ④用別人做過的行為解釋自己行為的合理性。

  這種文飾作用對於挫折者來說有兩方面影響,一方面是它限制了人們對討厭事件的責任感和罪惡感,另一方面使人們降低了對失敗事件的失望。對於文飾作用所具有的“欺騙”性質,受挫者本人並不一定能意識到,他們常相信這是真的。

  文飾作用所具有的自欺性質,雖然能消極地使個人暫時免受打擊,但問題並未解決,挫折仍然存在,它就如同只能減輕癥狀而不能治療的安慰劑一樣,而且它可能會使人脫離現實,無法適應環境,進一步造成心理不良反應。瞭解了文飾作用的性質後,可以使人們認識到它無助於剋服困難,而且是意志薄弱的表現。人們應該學會敢於面對挫折,積極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文飾作用的例子

  當一個人受到挫折後,為了減輕由此而來的痛苦與內疚,維護其自尊心,不能正視現實,而找一個自圓其說的“好理由”來為自己辯解。這個理由在他人看來未必是真正的原因或是不合邏輯的,但卻能說服本人,使其感到心安理得,具有自欺欺人的味道。

  如一個學生某次考試分數不高,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敗,卻向其他同學表白自己只註重能力不在乎分數。

  如把考試成績不好歸咎於身體不好、出題不公正;一個人並不需要一隻箱子,他會講出許多理由,似乎買這隻箱於是必要的。

  一個人因為工作表現不好,沒有得到獎金,他卻說: “我根本 不想要這點獎金”,想以此來掩蓋自己的不足。

  一個人因缺乏上進心,在企業的“應知應會”考試中,總是 “名落孫山”,他卻推說是有人刁難他,並不是他不努力掌握生產技術和文化科學知識。

參考文獻

  1. 時蓉華 主編.社會心理學詞典.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第108頁
  2. 宋書文 主編.管理心理學詞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第74頁
  3. 裴娣娜,劉翔平 主編..沈陽.中國女性百科全書·文化教育捲.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1995:第90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nonameh.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文飾作用"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