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43个条目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以下簡稱“文化共用工程”)是2002年文化部、財政部組織實施的一項文化創新工程,它是新形勢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惠及千家萬戶的一項重要文化基礎工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務的重大文化項目,是實現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對於打破落後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縮小“數字鴻溝”,提高廣大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共用工程”是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將中華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整合,通過工程網路體系,以互聯網、衛星、移動存儲、鏡像、光碟、有線電視數字電視網等方式,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共建共用。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建設的歷史意義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新型文化建設項目,也是“科教興國”、“以德治國”的迫切需要,是社會主義文化偉大旗幟下的巨集大工程,是先進生產力的實踐,代表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文化戰線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具體措施。

  1.“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實際上是互聯網上中華文化信息資源的建設,它不僅將迅速扭轉網上中華文化信息資源匱乏的狀況,而且會形成互聯網上文化信息資源的整體優勢。這既可以弘揚博大精深的優秀中華文化,也將極大地促進其發展和創新

  2.“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將通過各種傳輸方式廣泛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

  3.“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正是結合新的實踐和時代的要求,根據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而進行的文化創新工程。

  4.“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將在互聯網上充分展示中華優秀文化在新世紀的發展和創新,以此抵禦西方國家不良文化的滲透。

  5.“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將把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文化信息資源通過互聯網方便快捷地傳送到廣大人民群眾身邊,以先進的文化占領基層思想文化陣地,改造落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豐富、活躍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

  6.“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採用現代高新技術,可以推動我國文化建設中傳播手段的升級換代,從而推動文化事業的更快發展,逐步形成以文化信息的網上服務為基礎的新的知識經濟增長點。

  7.“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將改變我國文化建設的現狀,通過現代通信技術網路技術,徹底消除不同地區在獲取文化信息資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夠經濟、迅速、全面地傳送到全國各地,使“老少邊窮”地區的群眾也能享受到優秀文化精品,實現文化信息資源在全國範圍的共建共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我國文化建設的現狀,滿足基層群眾的文化需求

  8.“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將使某些瀕臨滅絕的文化藝術珍品以數字化的方式永久保存,並得以廣泛傳播。

  9.“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開闢了一條不受地域、時間限制的嶄新的傳輸渠道,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得以以先進的傳播方式傳播到基層,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的人民群眾當中。

  10.“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對於打破落後地區信息閉塞的狀況,消除“數字鴻溝”,提高廣大人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加強基層精神文明建設,促進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

  文化共用工程建設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與數字圖書館緊密結合,以數字資源建設為核心,以基層服務網點建設為重點,優化文化資源配置,擴大優秀文化資源的傳播,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滿足群眾不同層次的文化需求,努力提高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逐步縮小地區之間、城鄉之間文化發展上的差距。

  1.“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主要依靠各級文化部門和各級財政部門共同推進。為加強領導和協調,文化部、財政部共同組建了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領導小組,各地也應成立相應的領導機構。

  2.“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涉及到各級各類文化單位,覆蓋地域廣,要充分體現統一規劃、統一標準、資源共用的原則。要利用現有的網路和軟硬體環境,整合現有的文化信息資源來實現共建共用,不搞重覆建設。各地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發揮各自的優勢與特色。

  3.“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採取總體規劃、分步實施、逐步推廣的方針。希望各地努力創造條件,積极參加試點。各地應對本地文化設施、文化資源和電腦網路連接狀況等進行調查研究,並制訂出本地區的試點工作方案,報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領導小組批准後實施。

  4.“文化共用工程”的實施,要依托現有的文化設施網點,以各級公共圖書館為實施主體,與基層文化設施網點建設、圖書館網路化、數字化建設緊密相關,形成互為促進的關係。各地實施“文化共用工程”要納入文化事業建設整體規劃,在設備、人員、資金等方面統籌考慮,給予保障。各級公共圖書館要加強文獻信息資源建設和自動化、網路化建設,加強對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為實施“文化共用工程”打好基礎。

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建設的實施內容

  建立由國家級管理中心、省級分中心、市縣支中心、基層服務點組成的網路,網路體系建立在國家現有的骨幹通訊網路上,包括由光纜連接的傳輸網路以及由衛星接發的網路。網路節點由一個國家級管理中心、若幹省級分中心以及基層服務點組成。充分利用我國現有的通訊主幹網路,通過在各級中心運行的系統,實現文化信息資源的共用。

  按照“科學設計、合理佈局”的方針,在全國建立若幹個鏡像站點。省級分中心和有條件的市、縣級支中心要按照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制定的規劃和標準,做好鏡像站點的建設。市、縣級支中心擔負著對基層服務點的管理、資源更新、日常技術維護、人員培訓等職責,要建立電子閱覽室,把文化信息資源服務作為重要內容。

  1.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管理中心把各地加工後的數字資源進行數據整合並裝入中心伺服器,對外提供網路資源服務。

  2.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省級分中心,負責為本地區的網路用戶提供服務;根據需要建立以行業劃分的分中心,負責對某一類行業的用戶提供服務。

  3.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建設基層服務點,主要任務是方便、快捷地對本地用戶提供文化信息資源服務。通過衛星傳輸網,基層服務點根據上級中心發佈的數據聯合目錄,提交選擇同步的數字資源請求。通過衛星接收設備接收數據,接收的數據裝入本地系統,實現與上級中心的數據同步。

  4.以文化系統的可控資源整合為基礎,同時組織整合與大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文化信息。在資源整合過程中應充分利用數字圖書館建設的資源基礎,發揮圖書館對資源組織的優勢,充分體現信息內容的關聯性和信息組織的條理性。實現資源整合的多樣性和整體性,除整合共用資源的聯合目錄及圖文、聲像等多媒體數字資源外,還應重點整合基礎信息資源

  5.數字數據整合的前期工作內容是獲取與內容管理的過程,即把各種數字資源專題庫及無序的離散信息整合到結構統一、內容獨立的數字資源加工庫。後期的工作內容是挖掘、分析、發佈、增值的過程,即把內容獨立的各個加工庫的內容,通過不同線索的關聯整合到統一的發佈庫中,對外提供專欄專題服務。

  6.“文化共用工程”信息資源建設應該在統一的標準下進行,從數字資源元數據與對象數據兩方面明確資源建設的具體標準,經過整合後數字資源在中文元數據與對象數據方面都應該符合“文化共用工程”提出的統一標準。

參考文獻

  • 許新龍主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甘肅民族出版社,2009.09,第1頁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文化信息資源共用工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