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工資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效益工資(achievements-related wages; wages based on benefits)
目錄 |
效益工資指員工工資與企業效益掛鉤。企業獲得利潤。從中划出一塊作為效益工資。有兩種形式:領取獎金和購買股票。如法國航空公司規定,員工可以選擇其年終獎金是用來購買公司股份還是領取現金。如果用來購買公司股份,公司還可在此基礎上贈送股份,因此員工可以拿到比現金更多的獎金。由此可見企業是鼓勵員工購買本企業的股份的,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以利於企業的管理和發展。
在獎金形式中,可以將效益工資平均分配,也可以按照工資的一定比例發放。這種效益獎一般在年末、節日、度假期發放、對缺勤人員則採取扣發辦法。效益然通過談判確定,企業與工會和員工分別簽訂合同,合同期限一般為三年。有關法律規定,效益獎不得超過2個月的工資。法國有關部門認為,效益獎帶有偶然性,應看作額外收入,而不應看作是固定收入,因為萬一企業效益不好,固定收入下降多,就會引起員工們的不滿。所以,效益獎應有則發,無則不發。
效益工資的來源主要是在考核上繳款或實現利潤中按比例提取分配。效益工資的比例分成要儘量考慮職工占大頭,企業占小頭,以充分調動職工為企業爭創效益的積極性。
①實行責任成本控制單位效益工資分配,可按基數確定分配方案。一般按特殊效益、責任中心、非責任中心三個層次分別確定基數進行分配。
②未實行責任成本或無法實行責任成本控制單位效益工資分配,可按繫數確定分配。主要根據所任職務,水平,責任大小,崗位難易程度,一線與二、三線的區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室內與室外確定分配繫數。分配前通過群眾評議確定分配方案,可按主要領導、副職、中層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一般管理人員和其他人員確定不同繫數進行分配。
績效工資和效益工資的聯繫和區別
績效工資和效益獎金(還有人叫效益工資)是最常見的浮動薪資的表現方式,都屬於非固定的經濟性報酬,都具有一定的激勵與約束的功能。但兩者還是有顯著的區別,具有不同的管理作用。
首先,管理意義不同,績效工資重約束,效益獎金重激勵。績效工資的實質是“崗位價值押金”,即企業在人崗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將員工對應的崗位薪資水平分拆成兩部分,一部分固定發放,一部分則根據績效調整發放。通常,在人崗匹配度較低的國企中,績效工資占有較大份額;在人員任用規範、人崗匹配度較高的外資企業,績效工資的比例就相對偏低。而效益獎金的實質是“企業業績分紅”,即從企業年度業績目標的超出部分中,拿出一定數額的業績獎金,有差別地分配給企業員工。這種分享式的浮動薪資形式,重在激勵員工努力實現企業整體業績目標。
其次,要項構成不同,績效工資是常規項目,效益獎金是非常規項目。績效工資根據員工表現發放,有一定的範圍區間,不是有沒有的問題,是多與少的問題;而效益獎金是企業的一種額外付酬方式,視企業效益而定,效益不理想的情況下,可以不發。
再次,比較基準不同,績效工資與外部市場比較,效益獎金與企業自身經營狀況比較。績效工資是崗位價值回報的一部分,要更多地參照外部市場。比如技術崗位,外部市場的通常做法是固定工資加項目獎金。若把技術人員固定工資中拿出一部分來浮動,每月或季度考核後發放,勢必會減弱對外部市場中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而效益獎金是企業業績分紅的一種方式,更多地與企業業績目標達成情況及利潤狀況進行比較。
最後,掛鉤側重不同,績效工資側重個人績效表現,效益獎金側重企業業績表現。績效工資更多與個人績效表現關聯,直接受個人績效表現波動的影響;而效益獎金意在牽引員工關註企業的整體業績表現,主要受企業整體業績表現的影響。
我的企業是剛剛成立的新企業,在很多地方都無從下手,希望大家能幫我一下。給提一些寶貴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