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行動主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
目錄 |
懶人行動主義是指需要很少的承諾就可以支持別人的行動行為。這種形式易於表達和分享,但是缺乏真正的實際行動。
懶人行動主義是指只需要很少承諾或行動的一種行動主義,比如線上簽署請願等。
“懶人行動主義”色彩,這個詞經常指稱許多年輕網民在網路上發起的社會活動,儘管易於表達和分享,但是缺乏真正帶來社會變革的實際行動。目標是找到瞭如何將意識轉化為行動方略的模式,行動主義和行動不只是應該做的正確事情,還應該成為理所當然的常規事情。
懶人行動主義的由來[1]
學者Fred Clark和Dwight Ozard在1995年召開的系列學術研討會上最早提出了“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這個術語。“懶人行動主義”Slacktivism一詞,是由“懶人”slacker和“行動主義”activism結合而來,這兩個情緒指向截然相反的辭彙合併,試圖用消極與積極並存的衝突性語境整合出矛盾的行動理念,比它更積極的是“鍵擊行動主義”Clicktivism。2014年2月以來,由於追捕科尼影片在網路燙燒,英美主要媒體紛紛探討Slacktivism或Clicktivism產生的文化現象,對於網路行動能否化為革命力量,意見仍然不一。
運用這一術語的目的在於界定以青年人為主體的網路參與者,通過小規模人際傳播的途徑,自下而上地影響整個社會生態的公眾參與行為,從而營造一種新型的政治文化氛圍。
懶人行動主義的表現形式[1]
(1)“微行動”。
社交網站上正在興起的“微行動”是“懶人政治”的最直接表現。“微行動”意為小規模、多形態,有明確政治指向的線上傳播互動行為。
(2)政治性電子郵件。
“懶人行動主義”的另一個經典運作模式是大規模地向政府部門投遞有政治意圖的電子郵件,電子郵件等媒介可用來實現點對點的鏈狀政治傳播,並增添網路政治動員的私人色彩。
懶人行動主義的應用場景[2]
公司可以採取措施,減少負面溢出效應的風險。應該讓第一次可持續行動特別賣力,起到承諾的效果。當消費者被要求做出較小承諾時,最好不要將這些行為公之於眾,因為這可能會導致“懶人行動主義”。一項研究中,參與者為某項事業提供象徵性支持,表示自己是“善良的人”,如加入一個Facebook公開群或在網上公開請願。此類參與者之後就不太願意參加非公開的任務了,比如做志願者。但加入Facebook非公開群或私下簽署請願書的人,更有可能認為該事業真正反映了自己的價值觀,並堅持下去。需要說明的是,這裡的例子和前文中給節能行動的酒店客人別針不同。因為前文例子中的別針非常明確地綁定了某一環保行動。而一開始以象徵行動參與某事業的人,往往在未來行動不會和開始一樣積極。
懶人行動主義的重大成果[3]
1、傳播了信息。
事實上,大部分活動都無緣得到普通居民的註意,如果募資策略是讓很多人捐助小額資金,那麼,這種信息的傳播障礙就會成為一個切實的問題。個人之間傳播信息,即便大都出於個人目的,也遠勝於信息無從傳播。在非主流媒體世界中,將信息傳播給大眾的唯一途徑就是眾人為了回應朋友的請求點擊幾次屏幕。
2、使慈善行為常規化了。
我們從自媒體上可以輕易看到,誰贏得了某些賽事、誰名聲鵲起,還有誰掙了很多錢,這樣的信息讓人應接不暇,而且越來越多。而朋友們談論另類英勇行為——也就是關愛我們不瞭解的人的行為——越多,我們越可能將這樣的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的行為。
人們從情感上開始將一次點擊、一次點贊或者提及活動當成引發變革的行動,而不是將其視為擴散可引發實際行動信息的行為。
穿紫色或者換頭像來支持精神日(spiritday)是一種懶人行動主義。Facebook和Twitter這樣的社交媒體孕育了懶人行動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