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鮑丁的心理動力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心理动力论)

鮑丁的心理動力論(Psychodynamic Theory)

目錄

什麼是鮑丁的心理動力論?

  美國心理學家鮑丁(BORDIN)、納奇曼、施加等人以弗洛伊德個性心理分析理論為基礎,吸取了特性—因素論和心理咨詢理論的一些概念和技術,對職業團體進行了大量的研究,於20世紀60年代後期提出了一種強調個人內在動力和需要等動機因素在個人職業選擇過程中的重要性的職業選擇和職業指導理論,稱之為“心理動力論”。

心理動力論的觀點和內容

  心理動力論者認為職業選擇為個人綜合快樂原則與現實原則的結果。個人在人格與衝動的引導下,通過升華作用,選擇可以滿足其需要與衝動的職業職業指導的重點應著重“自我功能”的增強。若心理問題獲得解決,則包括職業選擇在內的日常生活問題將可順利完成而不需再加指導。

  鮑丁等人依據傳統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探討職業發展的過程,視工作為一種升華作用,而影響個體職業選擇的動力來源則是個人早期經驗所形成的適應體系、需要等人格結構。它們影響個人的能力、興趣及態度的發展,進而左右其日後的職業選擇與行為有效性。個人生命的前六年決定著他未來的需要模式,而這種需要模式的發展受制於家庭環境,成年後的職業選擇就取決於早期形成的需要。如果缺少職業信息職業期望可能因此受到挫折,在工作中會顯示出一種嬰兒期衝動的升華。若個人有自由選擇的機會,則必將選擇能以自我喜歡的方式尋求滿足其需要而又可免於焦慮的職業。

  心理動力論者認為,社會上所有職業都能歸入代表心理分析需要的、分屬以下範圍的職業群:養育的、操作的、感覺的、探究的、流動的、抑制的、顯示的、有節奏的運動等,並認為這一理論除了對那些由於文化水平和經濟因素而無法自由選擇的人之外,可以適用於其他所有的人。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4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unwmy,Angle Roh,Zfj3000,Cabbage,欧艾,Dan,Yixi,Tracy,otf125,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鮑丁的心理動力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