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學習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微型學習(Microlearning)
目錄 |
微型學習是近年來成人學習及培訓領域開始關註的一種新型學習形態, Microlearn-ing 中的“micro”有微、小、輕等含義, 這種微小不僅體現為構成微型學習的內容組塊的知識含量, 還包含對其品性格調判斷的意味, 其中蘊含著對這種學習發生髮展的認識以及學習參與者對待學習的心態。微小的學習組塊可以通過輕便的學習設備輕易地獲取、存儲、生產和流通, 併在輕鬆的心態中獲得一種輕快的乃至附有一定娛樂性的學習體驗。微型學習的出現不僅適應了新媒介技術引發的學習媒介生態的變化, 也滿足了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型社會中學習者對非正式學習的需求, 並且提供了數字化操作的實用模式。[1]
微型學習的背景[1]
微型學習這一概念於 2004 年提出。通過近些年與此概念相關的理論和實踐研究的廣泛深入,Mi-crolearning 的提法已得到廣泛的認可, 對其內涵也有了較為一致的共識。奧地利學習研究專家林德納(Lindner)將微型學習表述為一種指向存在於新媒介生態系統中, 基於微型內容和微型媒體的新型學習。另一位歐洲學者布魯克(Bruck)在認同微型學習是一種在數字網路新媒體環境中的學習的同時, 更加關註微型學習所指向的一種新型的知識組織結構。實際上,林德納也註意到了微型學習概念背後蘊含的新的知識觀, 他也認為微型學習現象背後存在著“鬆散的分散式知識”“速溶知識”和“聯通性知識”這些概念的身影。
微型學習的學習理論基礎[1]
微型學習的發展與數字時代的學習理論即聯通主義學習觀的興起有著密切的聯繫。聯通主義理論把學習情景視野放在了網路社會結構的變遷之中, 認為學習是在知識網路結構中一種關係和節點的重構和建立, 學習是一個聯結的過程。聯通主義學習觀的代表人物西門思(Siemens)指出, 瞭解是聯通, 學習是知識的重新聯合(Recombine)。微型學習所依托的微型內容具有知識片段的特性, 微型學習所致力的正是個體在微型媒介的支持下如何實現對微型內容間的結構化聯結。微型學習所推崇的新價值取向也正是聯通主義者所倡導的“聯結和再造的能力”。聯通主義所表達的與分散式知識交互及在社會網路關係中學習等理念對於微型學習實踐都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義。
微型學習產生的大眾文化背景[1]
大眾文化對微型學習形成與發展的作用尤其體現在“消費文化”“快餐文化”和“娛樂文化”對學習行為的影響上。新消費經濟時代微型媒體和微型內容所能延展出的長尾效應, 刺激了微型學習內容的生產以及微型學習服務的供應。學習成為一種文化消費和生產合一的活動。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和高壓力使學習這種消費活動和其他的文化消費活動一樣無可避免地呈現快餐化的趨向, 微型學習以其便捷、快速、微量的特征適應了這種快餐風格, 正如麥當勞一款新品的廣告詞“好吃的, 有營養的”, 快餐未必就是垃圾食品, 微型學習不僅是在迎合現代人的學習口味, 也在著力建構著新的學習價值觀。這種價值觀中自然也包含著對快樂學習的追求, 在“娛樂至死”的文化時代, 學習文化活動自然無法漠視群體娛樂精神的存在。微型學習的娛樂品格正體現出一種“對學習者生命體驗與志趣的尊重”。
微型學習的特征[2]
微型學習是在數字化學習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數字化學習的一種拓展和創新,因此,微型學習具有數字化學習的特點:課程學習內容和資源的獲取具有隨意性;課程學習內容具有實效性;課程內容探究具有多層次性;課程學習內容具有可操作性;課程學習內容具有可再生性。
同時,微型學習又具有其自身的新的特征, Theo Hug 概括了微型學習的特點:
(1)時間:相對較短的時間、主觀時間等。
(2)內容:小或者非常小的單位、狹窄的主題等。
(3)課程 :小部分的課程設置 、模塊的小部分 、非正式學習成分等。
(4)形式:碎片、面、情節、“知識塊”、技術要素等。
(5)過程 :獨立 ,伴隨發出的或現實發生的 、處於某種情境的活動、重覆性活動等。
(6)媒體:印刷媒體、電子媒體、單一媒體與多媒體、交互形式等。
(7)學習形式 :重覆 、反思 、行動學習 、課堂學習 、企業學習等。
概括起來,微型學習應該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時間、地點的不固定性。學習者可以通過零碎的時間,利用攜帶型學習工具隨時隨地的學習。
(2)學習內容的模塊化 。學習者通過媒介學習到的知識是經過處理的。整個學習內容被分解成許多小的學習模塊,這些學習模塊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同時又是相互獨立的“知識塊”。
(3)學習方式的多樣化。學習者既可以進行自我發現、自我反思和探索性學習,也可以與他人進行協作和交流,同時還可以利用數字化的學習資源和網路通訊進行學習。
微型學習與相關概念的區別[2]
與協作學習相比, 微型學習可以看成是混合式學習的集成,而協作學習則需要形成相對長期的合作小組,擁有相似或相同的學習目的,兩者很難融合在一起。另外,微型學習和遠程學習之間存在主動獲取和被動接受的矛盾。
微型學習和移動學習也是有區別的:移動學習強調學習是利用無線移動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學習,更關註這種學習方式相對於傳統學習方式在空間和時間上的延伸和拓展。而微型學習更關註學習內容和學習媒介的微型化,更多的研究焦點放在微小的、小模塊化的、片段式的學習內容的設計和基於微型媒介的學習平臺的開發上。微型的移動通信工具往往是進行微型學習的典型載體,但微型學習又不僅僅只限於移動通信工具。
微型學習的特征使其更適合在非正式學習環境中利用,而研究表明, 非正式學習達到個體在工作中學習需要的 70%左右, 通過非正式學習獲得的隱性知識占到個體知識結構的80%。因此,合理利用微型學習,對學習者獲取知識有很大的幫助,甚至是其它數字化學習無法比擬的。
微型學習也可以和其它數字化學習融合,各自取其所長以適應學習者的需求。隨著網路的普及,通信方式的迅猛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同時,“三網合一”的進程也在加快,信息交流的速度會更上一個臺階。相應地,微型學習會更多地依賴與網路和其它交流工具,而與移動學習的界線會逐漸模糊,甚至相互融合。微型學習的內容隨著通信技術的進步而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文本,各種音頻、視頻加入到學習當中,微型學習中也含有了多媒體學習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