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頭鐵律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寡頭鐵律(Iron Law of Oligarchy)
目錄 |
寡頭鐵律是指當科層體制發展越龐大時,權力有越向高層、少數人集中的傾向。
寡頭鐵律由米契爾斯(Robert Michels,1876—1936年)在《政黨》一書中提出。寡頭鐵律認為組織從來就是寡頭的組織。
羅伯特·米契爾斯以觀察歐洲各社會主義政黨(尤其是德國社會黨)的黨內生態,提出下列幾項觀點:
1.組織不論多民主,最後決定都只在少數幾個人手中。
2.組織越大,核心離群眾越遠。
3.領導人產生方法越不民主。
4.領導人越來越執著權力。
5領導階層生活方式布爾喬亞化,和一般民眾脫鉤。
6.領導階層思想行為保守化。
寡頭政治是少數人的統治和支配。而寡頭鐵律表明:政治組織具有寡頭支配的必然趨勢。
寡頭統治鐵律提出的歷史背景[1]
20世紀西方民主理論的演化,呈現了四種主要趨勢,即從人民民主論到精英民主論,從一元民主論到多元民主論,從政治民主論到社會民主論,從代議制民主論到參與式民主論。
義大利的莫斯卡、帕累托和德國的米歇爾斯是早期精英主義政治理論的主要代表,他們都對傳統的民主理論提出了批評,認為大多數人的統治的民主只是一種虛構出來的神話,一切政治統治都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民主政治也不例外。莫斯卡認為,任何社會都存在著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掌握著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只能是社會中的少數人,而絕大多數人屬於被統治階級,民主政治下仍然是少數人對多數人的統治關係。帕累托將社會階級劃分為精英階級和大眾階級,精英階級由出類拔萃能力超群的社會集團中的精英組成,統治精英是社會的統治階級,民主制國家同樣也是由少數精英統治的,不存在人民的統治。德國的社會學家韋伯提出民主就向市場,是一種有競爭力的人競選權力和選票的場所。他不相信人民主權的可行性,韋伯認為在現代科層制的社會中,直接民主在實踐中具有不可操作性,政治組織必然由對政治管理感興趣的人來管理,而管理需要具備相當的才能,所以政治是精英的一項事業。這一時期精英民主盛行,正是在這種大的學術環境下。米歇爾斯在分析現代民主制的政黨政治中,提出了著名的“寡頭統治鐵律”。他認為政黨是現代民主制運行的基礎,然而政黨實際上是由少數領袖人物來領導的,歸根到底現代民主制仍然是少數人統治的寡頭政治,而不可能是人民的統治。
- 1、組織的需要
組織的範圍逐漸擴大,需要也隨之增加,內部任務跟著增加,切益形艱巨,此時全體直接管理勢不可能,而必須由少數人進行管理,
- 2、個人稟賦
- 3、群眾的企求。
群眾常常需要領袖,同時對於上級的指揮容易心生崇拜,也因此寡頭統治是所有團體的共同現象。
寡頭統治的演變邏輯[1]
現代民主的發展帶來組織發展的高潮,規模龐大的大眾組織不斷興起。沒有組織,現代社會空前複雜的利益便無法進入一個秩序的軌道。組織是現代社會利益分化的結果,也是有著共同利益的人們合作,採取共同行動和維護集體安全的重要保障。隨著組織規模的不斷擴大,通過成員普遍參與的辦法解決所有的組織內紛爭,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機制上都變得不大可能。這樣,代表制就應運而生。起初,代表是大眾的“公僕”,他的一切行動都受到大眾意志的支配。隨著代表們從事的事務日益複雜,對個人才能等各方面有新的高要求,這樣勞工運動早期推行的那些保障成員參與政黨事務的措施日益失效,逐漸被拋棄。大眾逐漸與代表脫離,組織中的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間開始走向分化,一個相對穩定、受過良好訓練的由薪給職業領導組成的精英群體就此產生。於是,權力逐漸集中於組織頂端,而組織內普通成員的影響力卻不斷遭到削弱。
米歇爾斯進一步分析了造成領導者與普通大眾分化的原因:(1)首先是組織結構上的因素,由於組織規模的龐大,人數過多,制度上技術上不可能使所有人都參與組織的決策,組織事務須由少數專業人士處理;(2)智識方面的根源,領導者經常是接受過正規的教育,知識淵博。且在長期的領導實踐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相對於大眾。他們能更好的處理各種複雜的組織事務;(3)心理原因,獲得權力的人總是想設法鞏固和擴大自己的權力,採取各種手段維持自己的權力。同時,相對於大眾來講,大眾較少的關註組織的各項事務,政治事務的日益專業化,使他們難以把握國家政治組織以及其日益複雜的運行結構。所以大眾總將希望寄托於領袖身上。正是由於領袖在各個方而有其自身存在的正當性,在現代大眾式組織中,領導者與被領導者之問的鴻溝隨著組織職能的專業化和運行機制的複雜化而不斷拉大。於是,權力逐步集中到少數人手中,他們日益形成一個封閉的、幾乎不受任何約束的小型寡頭集團因此,政黨組織發展的過程,也就是寡頭統治發展的過程。
米歇爾斯指出政黨是一種實體,是為了特定的目的而建立起來的,它是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然而,一旦政黨自身變成了目的。有了自己的目標和利益,那麼從目的論的視角看,它將脫離自己所代表的階級。在政黨組織中,作為組織基礎的大眾利益很少與已經被人格化了的官僚機構的利益相一致。這一官僚機構中的成員的利益總是趨於保守,併在特定的政治條件下,這種利益往往採取自保性的政策時,甚至當工人階級要求採取一項果敢而且激進的政策時,他們會採取反動政策。政黨的惰性日益增加,也就失去了革命的動力。從某種角度說,組織成了終極目的。米歇爾斯認為,德國社會民主黨在一戰中的突然轉變,由社會主義者國際的驕傲一國際和平的維護者,轉變為沙文主義軍國主義的幫凶。其根本原因在於其社會地位的轉變,在社會主義政黨領袖眼中,政黨組織的存繼要比他們的信條重要的多。
根據上面的推論,米歇爾斯得出結論,政黨之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寡頭統治的傾向。關鍵在於它是組織,至今一切寡頭統治都是任何大的社會集合體的必然生活形式,民主必然包含了寡頭統治的內核。即使是最民主的近代社會以及這些社會中最先進的政黨都沒有能夠逃避鐵律。
關於寡頭統治鐵律的批判[1]
米歇爾斯對政黨和其他自願性民主組織的行為趨向所作的準確預見,使得《寡頭統治鐵律》一書成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著作之一。關於寡頭統治鐵律的討論積極地展開,這其中對於鐵律的批判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
米歇爾斯的研究主要是基於德國社會主義政黨的基礎上提出的,社會主義者和勞工運動必然要對米歇爾斯的觀點做出反應。2O世紀2O年代早期,作為對米歇爾斯的回應,共產黨的理論家布哈林提出,米歇爾斯所說的“無能的大眾”將不復存在。因為這種無能狀態並不是每一個政治統治中大眾的必然特征,而是特定的經濟和技術條件帶來的結果,是特定文化背景和教育條件的真實反映。在未來社會,有組織才能的人將會源源不斷地涌現,統治集團的封閉性將因此遭到動搖。在布哈林看來,社會主義將不會蛻化為另一種寡頭統治的社會,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隨著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受教育機會壟斷的打破,社會下層的人們通過不斷提高教育和生活水平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在管理者階層之外,總是存在這樣一個集團,他們不僅在政治上有著強烈的自我意識,而且能夠採取有效行動防止“管理者”主導社會。
多元主義理論認為,一個社會或組織中的寡頭統治層級能夠相互進行“民主化競爭”,以獲得最高權力地位。因此,從全局來看,一些寡頭統治競爭的結果是整個社會或全部政治體系民主化的一部分。許多內部結構呈現強烈寡頭化傾向的組織,卻為整個社會實現民主提供了基礎,並能夠保障其他成員的利益免受其他成員的群體的侵害。由於對整個社會而言,並沒有世襲特權,只有一定程度同意而授權,所以整個社會來講,民主的運行時存在的,而且是持續的。在多元主義理論者看來,寡頭統治鐵律是巨集觀民主的微觀問題,並不影響這個社會整體、巨集觀民主的有效運行。
英國政治學家詹姆斯·布賴斯在承認存在米歇爾斯所說的“寡頭統治鐵律”的同時,認為在民主制度的結構下,這種少數人的統治絕不是由一種憑資產或門第形成的寡頭來進行統治,而是由那些在品質上和機會上得天獨厚的人來進行統治。此外,人民手裡還將始終保持著起關鍵作用的三種必要的職能:①他們能夠規定政府的目的;②他們能夠選擇政府的領袖;③他們能夠反抗以致挫敗官吏們打算採取的政策。這樣,寡頭政治的傾向就受到了有效的限制。這些可以有效的抑制寡頭的傾向,保證民主的存在。
(4)關於“寡頭統治鐵律”的爭論在2O世紀7O年代末期隨著“綠色”或生態不同政黨的創建而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這些政黨的意識形態基礎是現代政治代表體系中實現直接民主,即參與民主。其當選代表不受黨員和專業化、強有力的黨的組織的影響。直接民主強調,大眾的權利不只是幾年一次的投票,大眾可以在平時通過各種方式直接參与、影響組織的事務。寡頭統治鐵律是在間接民主的大政治背景下提出的,隨著民主的發展,直接民主的盛行,寡頭統治的歷史條件發生變化,這種鐵律也將逐漸失效。
米歇爾斯認為現代人面臨著一個無法擺脫的兩難困境:他們在建立諸如民族國家、工會、政黨或教會等組織機構的同時,不得不將有效的權力轉交給那些處於該機構頂端的少數人。儘管米歇爾斯認為寡頭統治是不可避免的,但他並不否定民主的價值,也沒有抱有犬儒式的悲觀主義,他認為民主是一種財富,它不是只要人們去找就可以如願以償的。但只有在不懈的探索過程中,我們的努力從民主意義上說將碩果纍纍。事實上,激發和強化個人進行批評和控制的知識能力正是民主體制的一般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