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帝國主義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媒介帝國主義這一概念是西方文化傳播學者鮑依巴瑞最先於1977年提出來的,他認為:“媒介帝國主義是指任何國家媒介的所有權、結構、發行或傳播內容,單獨或總體地受制於他國媒介利益的強大壓力,而且輸出國沒有互惠的意思,造成資訊流通的不對等,繼而使輸入國的資訊話語權被剝奪。
實際上,在此之前,被譽為媒介帝國主義理論研究先驅的美國學者赫伯特·席勒在著作《大眾傳播與美國帝國》中就已經開始了關於媒介帝國主義的背景和基礎研究,尤其是他對“傳播優勢”問題的最初闡釋,蘊涵了許多批判美國等西方傳媒霸權行徑的觀點,認為美國的傳播勢力凌駕全球,是與美國的政治、軍事、外交結合的產物。
媒介帝國主義是一種通過媒介來推進和實現的文化擴張行為,它與信息化時代的快速推進與大眾傳媒的推廣普及緊密相關。媒介帝國主義作為一種文化擴張體系,具有以下要素:一是媒介帝國主義的雙方是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二是以向發展中國家傾銷商品、改變政治體制、干預國家主權、顛覆政權、推行西方民主制度與價值觀等為目的,旨在主導和支配世界發展格局;三是發達國家以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基礎,在文化領域特別是傳媒方面展開的擴張行為;四是建立在經濟和信息力量對比不均衡、不對等的基礎上;五是憑藉傳播媒介的手段,通過含有文化價值的產品或商品的銷售來實現全球性的文化支配;六是較之於軍事手段來說,媒介帝國主義具有方式隱蔽、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等新特征,尤其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媒介帝國主義增添了新的傳播手段、方式、文字、圖片、視頻、音頻多管齊下,廣播、電視、互聯網三位一體。媒介帝國主義作為一種外來文化對本土文化的入侵,實質上是占據經濟實力、信息科技和人才資源等優勢的西方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文化殖民,它是文化帝國主義的變異。在媒介帝國主義的背後,是西方與東方之間的支配與被支配關係、主導與依附關係、一元單向與多元多向關係、文化殖民與反殖民的關係。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西方發達國家藉助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傳媒的壟斷陛優勢,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發號施令,為經濟侵略鋪路開道、掃清障礙。
(一)憑藉傳媒尤其是網路技術優勢,長期霸占國際話語權
素有傳播“日不落帝國”之稱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信號覆蓋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大肆傳播宣揚美國文化、制度,推銷帶有美國烙印的信息產品和生活方式。再者,以互聯網來說,被譽為繼報紙、廣播、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美國以其資金、技術上的巨大優勢牢牢掌握著互聯網建設及信息發送的主導權。目前,美國文化占據了全球網上信息資源的9o%。
(二)通過出口文化產品,進而向發展中國家散播和輸出西方價值觀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在經濟全球化的大潮中,中國與世界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領域交往日益緊密,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在市場經濟和消費主義的掩蓋下,崇洋媚外、享樂主義、拜金主義以及模仿和嚮往西方生活方式的現象在中國呈蔓延之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價值取向、消費取向和審美取向,滋生了炫富攀比、“裸官”、見利忘義、盲目追捧洋品牌等一些不良社會現象。當今世界各國在傳媒領域的競爭是在“後冷戰時代”所進行的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占據和壟斷傳播優勢的西方國家正在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向世界各地滲透,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理念和行為習慣等諸多方面。
(三)美化西方社會物質消費形式,扭曲發展中國家的意識形態
在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發展主流的今天,雖然各國在外交政策表述中都在淡化意識形態的提法,但冷戰思維依然揮之不去,西方國家力圖通過文化輸出擾亂髮展環境,實現瓦解發展中國家政權和攫取經濟利益的圖謀始終沒有放棄。
- 王元.媒介帝國主義對發展中國家文化安全的影響(A).青海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請問:席勒他明明指出的是文化帝國主義,二文章中第一二段中卻把席勒歸為媒介帝國主義研究中去?這豈不是犯了學術性錯誤?請不要將兩種概念混淆,請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