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產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大健康產業是具有巨大市場潛力的新興產業,包括醫療產品、保健用品、營養食品、醫療器械、保健器具、休閑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詢等多個與人類健康緊密相關的生產和服務領域。
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熱點,繼蒸汽機引發“機械化時代”以及後來的“電氣化時代”“電腦時代”和“信息網路時代”之後,當前已經到來是“健康保健時代”,而健康產業也將成為繼IT產業之後的全球“財富第五波”。在整個健康產業遇到前所未有發展契機的背景下,產業出現了重要的轉折點:一是大健康產業開始逐漸形成閉環,並且其商業模式開始凸顯――整個行業從粗放式發展模式向精細化發展轉變;二是以移動醫療、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開始滲透到產業的各個環節,支撐了上述兩個方向上的轉變,在服務健康行業的同時,壯大了醫療信息服務產業<[1]。
未來產業發展的三大趨勢是:一是產品形態的多樣化、多元化,傳統的健康產業僅僅是給病患提供診療、護理服務等服務,而未來的健康產業不僅限於此,有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是新興的產業形態正在不斷變化,養老、保健和中高端醫療器械等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業界形態在國內已初見雛形,並且聚集了足夠強而大的產業技術力量和資本力量,是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三是新一代技術的出現會推動國內大健康產業的快速轉型和發展,升級產業及產品形態。
新一代技術未來會成為大健康產業重要的動力,為戰略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包括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很多醫療健康機構非常關心信息技術在醫院管理和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應用。互聯網技術能提供實施智能安防,對醫療機構和健康機構重要區域實施監控自動化。養老(服務)是未來最有前景的產業之一,但養老產業的發展並不僅僅是簡單的修建養老機構場所,而是應當用新技術去構建虛擬技術,提升養老服務的專業化、遠程化水平、信息化水平,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穿戴技術的應用能提供更加多的功能性產品,幫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提高老人幸福感。生物醫葯是健康產業最關註的,目前投資最多的產業。穿戴技術能通過對預防和觀察的對象進行實時、分佈、移動式的監護,極大提高數據和信息採集的效率和精度。通過雲計算來集成不同地區的特定數據,並加以整合,運用大數據管理技術提高模型的效率,從而提高研發的速度,非常有助於生物醫葯的發展。
大健康產業的相關規定[2]
據瞭解,《國民營養計劃(2016-2030)》以提高國民營養健康水平、降低營養相關疾病風險為總目標,立足國情,分別設置2020年、2030年目標,力爭通過“兩步走”完成本行動計劃各項任務,如貧困地區營養干預行動、生命早期1000天營養行動、學生營養改善行動、老年人群營養改善行動、臨床營養行動、平衡膳食和全民健身行動等。
行動策略包括法規政策標準體系建設;加強能力建設;加強營養和食品安全監測與評估;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食品營養產業;推進傳統食養服務;構建營養、食品安全基礎數據平臺;推進營養、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
雖然還是草案,具體內容尚在修改,但是,“通過《國民營養計劃》的實施帶動食品產業的發展,是國務院領導非常明確的指示,國家衛計委在組織起草《國民營養計劃》時,也非常強化這一精神。”陳君石院士說:“所以,這是營養健康產業發展好得不能再好的時候。”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研究員則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從整體來說,食品行業2016年其實比較困難,產值銷售額在下降。而營養健康產業將進一步做大做強,食品企業要善於從中尋找商機。
健康需求迫切且多樣拉動市場快速增長
中國特殊食品市場正在迅猛發展。所謂特殊食品,包括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等在內。
國家食藥監總局副局長滕佳材日前在一次國際會議上表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特殊食品消費市場,健康需求迫切且多樣,市場開發潛力巨大,將是全球特殊膳食生產企業發展的沃野。
同時,中國特殊食品行業具備全產業鏈的研發製造能力,在原料供應、產品加工等方面已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重要組成,行業體量已躍居全球前列。
由於中國居民經濟逐漸富足,生活方式和飲食結構的改變造成了心腦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高發。
隨著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的觀念正在發生改變,從吃得飽以滿足基本生理需要,向均衡的營養攝入以利於身體健康的方式改變;從有病治病到無病預防、提高健康質量轉變,這也是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社會消費改變的一種趨勢。
- ↑ 任靜,張振忠,王雲屏,等,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現狀研究[J],衛生經濟研究,2013(6)
- ↑ 專家指出大健康產業發展有10種模式.環球網.201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