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財政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地方財政學是在研究國家財政分配一般規律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的財政分配關係,及地方財政分配特殊規律的財政學分支學科。地方財政是國家財政的組成部分,因而國家財政分配的一般規律也存在於地方財政分配之中;但是,作為具有特定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的地方財政,也存在著自身的特殊規律。揭示這種規律,用以指導地方財政實踐,是地方財政學的重要任務。
地方財政學的內容主要包括:地方財政的特點、地位和任務;地方財政分配關係的內容及性質;地方財政收入的來源及構成;地方財政支出的內容和特點;地方財政管理體制;地方財政信用;地方財政調節;地方財政綜合平衡;地方財政管理;地方財政監督;地方財政發展戰略等等。
地方財政學的理論基礎[1]
地方財政學的理論基礎——公共財政理論的基本觀點
1.政府財政的起因——市場失靈論。古典的西方經濟理論認為,在市場經濟中,社會上的各種資源在平等競爭的市場上,通過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自發地進行配置,市場永遠是出清的,即不會出現市場失工靈的現象。但在1929年-1933年發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的事實證實了市場經濟中存在失靈的現象,即在許多領域市場經濟本身存在著無法彌補、無法剋服的缺陷。隨後誕生的凱恩斯巨集觀經濟理論,從多方面論證了市場失靈的表現與原因及政府干預的必要性。而政府干預市場以解決市場失靈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政府手中掌握的財政政策工具。因此凱恩斯巨集觀經濟理論也構成了政府干預巨集觀經濟運行的理論基礎。其基本思路是:市場有效運行一市場失靈一政府干預一財政介入一市場正常運行,
2.政府財政的對象——公共產品論。政府財政活動的對象是為市場經濟中的家庭和企業《合稱社會公眾)提供必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其範圍可以是全國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但由於地方更瞭解本地居民的偏好和數量,提供的成本更低,所以以地域性的為主。之所以需要政府利用各種財政工具和手段向社會提供所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是由於市場經濟中存在外部效應和社會分配不公等因素,無法通過市場途徑加以解決,一方面,解決外部效應問題恰恰是市場有效運行所必需的.因而,政府有責任和義務以市場活動主體的身份解決外部性等問題——向社會提供具有公共消費性質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另一方面,市場經濟中的價格機制和競爭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社會發展的動力。但是,正是這一市場機制導致廠社會分配的嚴重小公,甚至進一步惡化。這一問題如果得不到妥善解決,就會引起社會動蕩,影響社會的正常運轉。因此,政府就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向社會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和社會再分配的重任,以保證社會有一個穩定、良好的運行環境。總之,各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財政實踐證明,政府必須於預市場,但干預的力度、時機、手段、範圍和方向等問題,是政府在實施干預時首要予以斟酌解決的問題;
3.政府財政的目的——公共需要論。作為財政理論之一的公共需要論,是指社會上的企業和個人對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需要。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政府和社會公眾都是社會經濟活動的參與者。但是,這裡的公共需要專指社會公眾的需要,不是政府的需要。但是,由於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特殊性質,這種需要難以通過市場機制得到有效解決。因此,政地方財政學府必須承擔起這一重任,以解決私人不願提供或不能提供但又為社會公眾所必需的公共產品和眼務的問題。由此看出,政府財政活動的直接目的就是滿足公共需求。這不僅是政府財政的目的,也是政府財政的本質。
4.政府財政理論的核心——公共財政論。作為財政基本理論的公共財政論,嚴格地把政府的財政活動範圍界定於市場失靈領域之內。各國的實踐表明,市場不是萬能的,政府的財政活動也同樣不是萬能的,這取決於產品和服務的性質。一般而言,具有私人性質的產品,在市場經濟中受利益驅動,因而能夠自發地滿足社會需求,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如果這時政府以產品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身份干預經濟生活,必然會對市場造成影響,降低資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政府的財政活動只能限定在市場本身不能有效供給社會所需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場合。
5.政府財政決策——公共選擇論。公共選擇理論系統分析了政府如何使有限的財政資金為社會高效地提供更多、更好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財政決策問題。根據公共選擇理論,消費者個人的欲望和偏好是決定公共產品有效供應的基礎。但是,個人的欲望和偏好千差萬別,因而只有經過選民公決或議會投票的程式,將公眾分散的偏好和欲望集中、彙總,以達成並反映社會多數人的意願,作為政府提供公共產品預算決策分析的依據。具體而言,選民公決和議會投票解決了政府提供哪些公共產品,怎樣提供公共產品,向誰提供公共產品等問題。
- ↑ 楊全社,鄭健翔.財政學系列教材 地方財政學[M].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年0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