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雙語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
目錄 |
雙語教育是由英語"Bilingual Education"翻譯而來。國外有關雙語教育的界定不下幾十種,但可以把它劃分為廣義的雙語教育和狹義的雙語教育兩種:廣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兩種語言的教育。狹義的雙語教育指的是學校中使用第二語言或外語傳授學科內容的教育。
從雙語教學的屬性看,國外大體可以分為添加性和縮減性雙語教育兩種類型。添加性雙語教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採用第二語言或外語 作為教學語言,目的不是準備替代學生的母語或第一語言,而是培養學生掌握兩門語言。 縮減性雙語教育是指用第二語言或外語替代學生的母語或第一語言,如美國對少數民族語言學生實施過渡性雙語教育。我國雙語教學明顯具有添加性雙語教育的特征。實施英日雙語教育的大學
實施英日雙語教育的大學
從實施雙語教育的背景看,外語教學質量低是全球性的普遍現象,越來越多的國家已經認識到,僅僅依靠開設一門外語科目,絕 大多數學生只能掌握有限的外語,很難達到精通外語的程度。
雙語教育不僅在加拿大、美國、紐西蘭、盧森堡等雙語國家或多語國家實施獲得了成功,而且在澳大利亞、日本、俄羅斯、匈牙利、保加利亞等單語國家實施也獲得了成功。 反思我國的英語教學,我們的英語教師教得非常努力,學生也學得非常辛苦,但是效果卻不理想,所以我國部分學校實施雙語教學也是一次嘗試和探索。
從雙語教育的師資看,雙語教學重點首先是學科內容,其次是外語。作為雙語教師,他們不僅要會外語,也必須精通學科內容, 世界各國都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我國現有的雙語教師基本上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的雙語培訓,他們從事雙語教學還大多出於自願 的性質。
從實施的方法看,首先究竟應該選擇哪些學科實施雙語教學?世界各國的普遍趨勢是,首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技術、電腦等學科實施雙語教育。
- 因為人文學科和社會學科涉及較多的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民間傳說,甚至宗教文化,用外語講授比較困難。二是這些學科 具有較強的國際共通性,其表述、詞義、專業術語的理解和詮釋比較一致。三是選擇這些學科實施雙語教學,便於學生日後進入全球 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
- 雙語教學與英語教學應該並存。在處理雙語教學與外語學科教學的關係時,國外的通常做法是:雙語教學與外語學科教學 並存,外語教學可以解決雙語教學中出現的語言問題。
- 實施雙語教學必須堅持自願的原則。在國外,家長有權選擇和決定子女是否接受雙語教育。在這一點上,我國雙語教育應該避免出於功利、贏利、爭奪生源或其他目的,強迫學生接受雙語教學的現象。
從雙語教育的政策支持看,許多國家雙語教育的初始階段都是民間的、地區的或學校的自發行為。隨著雙語教育規模的擴大和教 學效果的顯現,雙語教育逐漸得到政府的認同。我國雙語教學實驗已經開始,相關法規和政策比較滯後,應儘快研究和制訂有關雙教學的政策與法規,使得雙語教學有法可依。
從雙語教育的科研情況看,國外雙語教育已經經歷了100多年漫長的研究歷程,跨越了負面影響時期、中性影響時期和積極影響 時期,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的理論體系和實踐模式。
我國的雙語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在研究上還存在重雙語國家的研究,輕單語國家的研究;重經驗介紹,輕理論研究;重爭論,輕實證研究的傾向。應該堅持"擺事實、重資料、講道理"的態度,進一步深入雙語教學實踐進行研究。
人們在認識雙語教育一事上曾大致經歷過三個階段:
- 至20世紀初,人們認為雙語能力影響智力的發展
- 大約從20世紀30至50年代,人們轉而認為雙語能力對智力發展不會有積極的影響,但也不致於有消極的作用
-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覺得雙語能力對智力發展有正面的、積極的促進作用。
雙語教育指的是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科目知識(例如,地理課、數學課、歷史課等等)來達到掌握該語言的目的。也就是說,雙語教育並非通過語言課程來實現語言教育的目標,而是通過學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來達到幫助學習者掌握兩種語言的目的。雙語教育的基本原則是教師堅持使用學生的目的語。無論是傳授知識,還是解答問題,教師都用目的語進行。
至於學生方面,參加雙語教育的學生對怎樣上課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對語言形式的使用不是刻意留心,但是要儘量吸收能夠聽懂的語言知識(句型、辭彙等)。學生對目的語懷有掌握該語言的動機,不管這種動機是為了日後能夠融入使用該語言的國家,還是把該語言作為工具,利用它獲取信息,進行人際交流或其它活動。此外,在逐漸熟悉目的語的過程中,學生儘量使用目的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範圍先局限在課堂里。能力和條件許可的時候,擴大到課堂以外。但是,學生不必拘泥於一定要使用目的語。在語言能力不夠的時候,可以轉用母語來表達。
國外實施雙語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培養雙語人才或追求共同的語言,而且大多數是源於種族同化、文化認同、社會穩定等社會和政治的需要,甚至基於民族和諧共處、避免國家分裂的考慮。
就拿美國來說,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面對眾多不同的種族群體和種族語言,學校扮演了同化移民學生的"熔爐"角色,成為塑造"真正美國人"的理想場所。他們要求所有學生接受相同的英語教育,培養學生掌握英語、使用英語和熱愛英語,賦予學生自力更生、樂觀主義、個人主義和民族主義精神,造就學生堅韌、創新、自信和勇於挑戰的個性,向學生反覆灌輸愛國主義精神,要求他們熱愛和尊重美國的思想、美國的歷史、美國的未來、美國的主流語言和主流文化,最終把他們改造成地地道道的美國公民。
在世界進入21世紀的今天,中國加入WTO,中國改革開放日趨深化,中國正走向世界,世界也在向中國走來,國家和社會發展使得對雙語人才的需求 程度迅速提高。英語是公認的最重要的國際通用語言,大家必須面向這一現實。同時,實施雙語教育,也是為了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學生將來為了科研工作、獲取信息、出國深造、在合資企業謀求職業或謀求"高薪"職業,都必須具有雙語能力,必須是雙語人才。這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必然。 在中國,不僅很多發達地區已經意識到這一點,正積極推廣雙語教學,而且在西部、在一些貧困地區乃至山區學校,那裡具有超前眼光的地方行政領導、學校的管理者也已經明確意識到這一點,"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明顯有較長周期性的,如果我們等到發現學子們在高中乃至大學畢業以後,因為英語等外國語的掌握方面明顯跟不上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限制了學生個體的發展,那時才來實施雙語教育,那中國就過於滯後了。
雙語教育,就是對幼兒進行的漢語和外語兩種語言的訓練,旨在培養幼兒聽說雙語的興趣,促進幼兒認知、記憶、想象等認知能力的協凋發展。幼兒正處於語言發展的敏感期,如果不能及時從事協調的活動,或者說缺乏適宜的環境,兒童就將永遠失去這個自然取勝的機會。為了使雙語教育處於協調狀態,從而豐富幼兒多種語言經驗,促進幼兒漢、英語傾聽、欣賞、識記、表達與表現能力協調地發展,進而優化幼兒的整體素質。我們在語言學習活動內容的選擇時註意使這些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適合幼兒的認知水平,符合幼兒的能力、需要和興趣,與幼兒已有的生活和學習經驗產生一定的聯繫。在對幼兒進行雙語教育時,註重幼兒的認知經驗,使經驗成為兩種語言學習的紐帶和載體。如,在學習動物單詞時,我們就藉助幼兒對動物認識的經驗,配上圖片,實物以及教師的肢体語言,幼兒就能一下子瞭解這一單詞的意思,並不需要教師刻意的翻譯。我們以主題為線索,力求做到將母語與英語的內容相統一,使語言與其他各科的內容相協調。在英語教學模式上我們採用的是"浸入式英語",何謂浸入式英語呢?浸入式是指用外語或第二語言作為教學語言的教學模式,
即幼兒在幼兒園的全部或是一段時間內被"浸泡"在一種目的的語言環境中,除此之外我們還嘗試在一日生活、游戲和其他學科中滲透英語。把雙語融於一日活動之中,例如在來園活動、點名、自由活動、午餐、午點、午睡等,都滲入雙語,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聽說環境。還會利用游戲活動,讓幼兒在"玩玩、學學、說說、練練"中學習雙語知識,同時把學過的知識反饋到游戲中去。我們在開展幼兒雙語教育的同時,把雙語教學活動輻射到其他領域中如:計算、體育、科技、音樂、美術等,讓幼兒在看一看、問一問、試一試、做一做、唱一唱、跳一跳、數一數、畫一畫等活動中發展智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開發幼兒學習語言的潛能。
You've misspelled "Bilingu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