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單向供給現象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單向供給現象[1]

  單向供給現象是指在過度競爭市場結構條件下,農產品供給具有顯著的逆反應行為,當農產品價格提高時,農業生產者一般遵循供給法則,而當價格下降時,生產者則違背一般的市場法則,採取獨特的行為,很少削減或者甚至不減反增供給量。具體描述為:當農產品價格上漲時,供給量增加,當價格下跌時,供給量並非沿著原有供給曲線減少,而是沿著另一條彈性較小的曲線減少,甚至沿著一條負斜率的供給曲線增加。

單向供給現象的成因分析[2]

  農業是一個特殊的產業,農產品單向供給現象的產生必然是受一系列特定因素的影響,如市場因素、技術因素、資產因素等。因此在分析單向供給現象成因時,筆者擬從這些特定因素著手,具體分析如下:

  1.農產品生物特性

  農產品的生物特性造成農產品的供給存在時滯,是指因為農產品的生長周期決定其不能立即改變(調整)農產品的生產。因此當價格下跌時,農民因為生產不能立即調整而繼續生產,造成供給減少較少或增加,形成單向供給現象。

  2.前投入固定資產的專用性

  在技術不變的條件下,前期投入的具有資產專用性的固定威本很大,占總生產成本的絕大比率,使得生產成本無法隨產量的增減而等比率變動,當市場價格下跌時,農民如果減少產量較多,則將使單位產量的固定成本負擔加重,因此,固定成本一旦投入,就必須繼續生產。因此當價格下降時,由於先期投入固定資產的資產專用性,使得理性農民只能適當的減少產量,而沒有沿著原先的供給曲線減到一個更少的量。因此,當價格下跌時,表現為供給量沿著另一條彈性較小的曲線減少。不難理解,當果農承包20年的荒山種蘋果,果價走跌,農民不可能棄之不種,已成熟蘋果不可能棄之不摘,因此供給量減少得有限。

  3.技術因素

  當期初農產品價格上漲時,一方面,農民將會沿著本來的供給曲線增加產出;另一方面,農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現實或預期)的收入提高激發農民採用新技術。這時,供給曲線向右移動,價格上漲後的供給量由右移後的供給曲線決定。一旦價格下跌,農民不會因為價格下跌對已採用的新技術棄之不用,供給量就只會沿著右移後的供給曲線減少,而不是減少到原先供給曲線所對應的點。這樣,表現出來的是,當價格下跌時,供給量沿著另一條彈性較小的曲線減少。

  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隨著農民科技種田意識的提高,農民註重運用新技術來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當價格下跌後,農民在不改變種植結構的前提下,寄希望於新技術。增加產量和降低單位成本。所以當價格下跌後,農民運用新技術,使供給曲線右移,對應的供給量減少較少或者增多,更低的單位成本或更高的產量可以減少因價格下降所造成的損失。、表現出來的是,供給量沿著一條彈性較小或者負斜率的供給曲線移動。

  4.農業市場結構

  小生產,大市場。農業市場結構具有兩個重要特征:(1)農戶數量極多,任何一個農戶能夠出售的農產品都只占市場農產品總供給的極小部分;(2)不同農戶生產的同一種農產品之間不存在質的差別。這種市場結構通常被描述成“完全競爭或近似完全競爭市場”。數量眾多的小規模農民生產者只是價格的接受者,無法操縱價格,一旦出現市場價格下跌,分散的農民無法集體減產以提高價格,而是以增加產量來彌補因價格下跌造成的損失。所以價格下跌,單個農民生產者可能被迫不減甚至增加生產,即沿著一條負斜率的供給曲線增加供給量。

單向供給現象對運銷的影響及改善途徑[1]

  事實上,單向供給現象的形成完全來自於農民個體的理性行為,但這種理性行為只能緩解短期的困難,長期來看,單向供給的結果只能是對農民愈加不利,增加市場風險。因為價格降低,產量減少較少或者不減反增,會進一步放大需求與供給的差距,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因此,就單個農民而言,其“功能性缺陷”屬性決定農民無法擺脫更糟糕的後果,只會對個體的農產品運銷產生負面的影響,出現“賣難”、“農產品增產不增收”局面,極大地挫傷農民積極性。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兩方面來改善和抵消單向供給現象對農民的消極影響:

  (一)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這是改善單向供給現象消極影響的根本途徑。現代產業組織認為,產業中的利益主體可以通過改變市場結構來改變市場績效制度經濟學認為:不同的組織制度決定不同的組織效率。分散的農民通過建立合適的農民組織,以集體的力量面對市場,共同計劃產量、銷售農產品,不僅能有效地抵禦各種市場風險、增強了其在市場上討價還價的地位,而且能減少單個農民的盲目行為。目前,農民組織類型有很多,包括:農業產業化經營帶動模式,如“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公司+中介組織+農戶”、“專業市場+農戶”等不同類型;農民專業合作社模式;現代公司制企業模式;傳統農村合作組織的改造轉型模式等6種模式。筆者認為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其中的較優選擇,它在民主管理、利用交易的開放性促進交易效率同時,還註重保護農民的權利,激勵農民發揮主動性創造性

  (二)加強政府的巨集觀調控

  完全依靠市場來發展農業是不可行的。任何農業發達的國家,如美國、法國、荷蘭,其農業高速發展都離不開國家的巨集觀調控。單向供給現象成因分析中表明微觀層面單個農民在農產品運銷中缺少縱觀全局、總體判斷能力,國家政府可從巨集觀層面對農戶組織結構、農產品結構數量、農產品運銷中的市場結構、農產品價格穩定以及新技術的推廣、使用進行調節,這樣也有助於減少和消除單向供給現象的發生,提高整個國家農產品運銷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1.0 1.1 葛繼紅,耿獻輝,王玉霞.農產品單向供給現象及其對農產品運銷的影響[J].貴州社會科學,2008(4)
  2. 葛繼紅,王玉霞.農產品流通中的單向供給現象[J].農業經濟,2008(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Gaoshan2013,林巧玲,Mis铭,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單向供給現象"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