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動態限制性定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動態限制性定價

  動態限制性定價是指以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在位企業就必須在短期利潤和長期利潤之間進行平衡,進而採取跨時期利潤總額最大化的定價策略

動態限制性定價的決定因素

  把時間因素加入到限制性價格的決定中後,動態限制性定價不再是遏制潛在廠商進入的價格,而是長期利潤最大化的價格。與靜態限制性定價相比,決定動態限制性價格高低的因素更加複雜,概括起來,主要有如下幾種:

  (1)折現率。折現率越高,則延遲當前收入到未來的機會成本就越高,這降低了未來利潤的現值。在位廠商更願意獲取較高的短期利潤,而放棄長期市場份額,因而會提高最優限制性價格。反之亦然。

  (2)風險偏好。這與限制性定價決策產生了不確定性利潤有關,巴隆(Baron,1973)認為,儘管在位廠商的最優限制性定價行為可以降低進入的可能性,但是不同風險偏好的在位者對同一最優限制性價格下的進入概率有不同的估計,從而影響最優限制性價格的確定。如果在位廠商是一個風險厭惡者,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它寧願降低當前的最優限制性價格,以換取較低的進入可能性。相反作為一個風險偏好型在位廠商,它會抬高最優限制性價格。

  (3)非價格進入壁壘。它是影響限制性價格的重要因素,如政策法律制度壁壘等。巴隆從風險偏好的角度,認為較高的進入壁壘增加了在位廠商的預期效用,在風險率(the hazard rate)下降的條件下,最優限制性價格會提高。而卡米恩和施瓦茨直接揭示了非價格進入壁壘與最優限制性價格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但是,德邦特得出了幾乎完全不同的結論,他認為,在進入時滯充分長時,即使非價格進入壁壘非常低,最優限制性價格也會設在較高水平。

  (4)時滯長短。德邦特(1976)認為,潛在廠商在做出進入決定與實際進入之間存在一定的時滯,這是由產業特性決定的外生變數。進入時滯越長,在位廠商即使索取短期壟斷價格,潛在廠商也很難在短時期內進入市場,因而在位廠商索取的最優限制性價格越高。

  (5)市場需求增長。在動態模型中,市場需求狀況是一個重要的外生變數。卡米恩和施瓦茨(1971)以及德邦特(1976)的結團進入模型都表明,市場增長率越高,潛在進入就變得越有吸引力,因此進入的可能性越大,那麼最優限制性價格也相應地降低。

  (6)成本結構。通常,在位廠商的相對成本優勢越明顯,則越容易提高限制性價格,從而獲取更多的利潤。了以上的一些重要因素外,限制性價格水平的高低還與初始競爭的激烈程度、潛在進入者價格敏感性、調整成本以及產業內廠商的數目等有關。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動態限制性定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