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農業集約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業集約化[1]

  農業集約化是指在同一經營對象範圍內投入更多、更密集的資金技術、建立強大的基礎設施,從而使農業象工業等其他產業一樣建立在穩定可靠的運行基礎上。

農業集約化的特點[2]

  簡單地說,農業集約化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勞動、資金技術,以期取得較高的單位面積產量,又能減少每單位產品勞動耗費的一種農業經營方式。集約化不僅相對投入少,而且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增加農業的經濟效益。中國農業有其固有的特殊性,一是人多耕地少,小農經營,致使土地生產率高而勞動生產率低;二是我國農業仍然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階段。而一個農業生態系統偏離自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越遠,要維持這種人工狀態所付出的代價就越大,現代農業生態系統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高投入、高產出的系統,因此,農業生產集約化水平在隨之提高的同時,也呈現出自身特點。

  1.農業集約化的間斷性

  由於農業從其開始就與生態學有關,而農業生態系統是人工培育下的生態系統,從許多基本方面看,農業生態系統是介於自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之間的生態系統。農業生態系統的開放性更強,輸出大量的農產品,這些農產品一旦離開農業生態系統就很難再回到該系統,因此,要保持該系統的平衡,特別是要維持農業生態系統中營養元素輸出和輸入的平衡,就必須向該系統投入肥料等。現代農業生態系統投入完全取決於人類的干預,若沒有人的管理和干預,農業生態系統本身就不復存在。

  正是由於人為因素的干預才能夠引起群落的演替。而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自我調節和自我維持的系統,並表現出明顯的時間連續性,在演替後期尤其如此。多數的農業生態系統,特別是集約的單一種植的農業生態系統,既不能自我調節,又不能自我維持。如果農業生態系統能夠延續50年以上,但必須給予精心管理,否則很快就會被一些本地生物種所替代。種子通常是播種在耕翻好的裸露土壤上,作物在一個短期內實行集約管理,然後收穫時幾乎全部取走。隨後土壤被耕翻,準備下一次播種。採取這種措施,土壤受到反覆攪動,土壤錶面周期性地暴露出來,受到風雨的侵蝕和襲擊。農業集約化打破了生態系統的正常演替。每一季新播種的作物,都是演替的最初階段,且不能持久,也不穩定。栽培作物的目的就是獲得儘可能高的收成。達到這一目的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這樣的一個農作系統,其初級生產量與生物量的比值可達到最高水平,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為維持其生存只需要很少初級生產量的系統。為了維持這一生產系統,人們必須承擔起維持和調節該系統所需要的各項費用。人們的巧妙設計把許多高效率的自然調節機制保留下來,使之發揮作用。而在多數的集約農業系統中,特別是機械化的農業系統中,這些自然機制卻被工業技術和大量的輔助能所替代。

  2.農業集約化的區域性

  集約農業生態系統是由農業生物組成的人工集合體,其結構和功能都不同於長期存在的自然生態系統。集約農業生態系統是為了儘量增加某種特殊產品的生產而專門設計實施的,與自然生態系統相比,更像一種短命的先鋒植物群落,侵入一塊受干擾的地段。

  從作物生態學原理來看,自然生態適應性是決定作物分佈和產量品質形成的基礎。世界上大範圍內主要作物的分佈是由作物生態適應性決定的,具有地帶性的分佈。北半球,喜涼作物如春小麥、黑麥、甜菜等分佈在北部寒溫帶和-中溫帶:喜溫作物如玉米、大豆、冬小麥分佈在中溫帶、暖溫帶f而耐喜濕熱的水稻、棉花、花生、甘薯、油菜等作物分佈在亞熱帶;而甘蔗、香蕉等作物分佈於赤道附近。一種作物的生態適應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物產量、品質的形成。對某種作物生態適應性強的季節或地區,若環境的動態進程與作物生育節律吻合,可以形成高產、穩產、優質。因此,土壤和氣候是農業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數——形成產量的首要和必然條件。

  內容決定於形式。就農業集約化而言,作物生產是內容,農業集約化是形式。因此,農業集約化應圍繞著農業生產這個中心轉,服務於農業生產。同時,系統組分決定於功能,農業生態系統的構成不同,農業生態系統的功能也就不同,這也決定了農業集約化的內容不同。由於土壤和氣候具有地域分異性,大致農業集約化的區域性特征。如我國南方以水稻生產為中心,加上地塊小,因此,農業機械以小型化為主。華北平原是以小麥生產為中心,因此,隨著經濟條件的好轉,農業機械大型化;同時由於降水比較集中在汛期,因此,農業灌溉機具也是農戶生產必備機具之一。在我國寒冷的北方,或在冬季生產反季節蔬菜等生產活動,其主要限制因數就是溫度,因此,為提高溫度,就採取不同的保溫和增溫手段,這些就形成農業集約化的區域性特征。

  3.農業集約化內容的多樣性

  從根本上講,所有的農業都是對生態系統加以控制和管理以提供人類衣食所需的動植物產品。農業的實質就是輸入能量和物質去刺激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並把生產力集中到對人類有用的產品中。因此,為了維持農業生態系統的平衡,必須向系統輸入物質和能量,物質包括化學肥料有機肥料石油,塑料薄膜,種子,灌溉,作物秸稈等;能量分為有機能和無機能,無機能主要是工業輔助能。我國農業集約化的內容還與我國氣候特點關係很大。我國是一個災害頻發的國家,旱災、澇災、低溫、鹽鹼、水土流失等,為了減少自然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我國開展了治理大江大河、風沙鹽鹼、洪水和旱魔等自然災害工作,也擴大了農業集約化的內容,形成了我國農業集約化內容的多樣性特征。從食物安全形度考慮,人口日益增加。糧食缺口也同步增加,因此,人類食物生產能流水平也在增加,進一步豐富了農業集約化內容的多樣性。

  4.農業集約化的勞動力密集性

  勞動力密集性是我國農業集約化的一個重要特征。從我國國情出發,人口基數大,2004年接近13億人:城鎮化水平低,當年總人口中的72.5%是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達49695萬人,農村勞動力占鄉村勞動力的比重2004年還高達62%:農村勞動力優勢十分明顯。從不同農業生產活動所消耗的人工勞動看,我國有競爭優勢的農產品,其生產需要投入較大或大量的人工勞動,可以充分發揮我國勞動力資源優勢,增強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促進農業發展。此外有資料表明,我國農業生產用工量不但不減少,.而且還有增加趨勢。

  5.農業集約化的節約性

  因資源的有限性和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就必須減少非再生資源的投入,延緩資源消耗速度,促進農業持久發展。

  節水農業勢在必行。我國農業是甩水大戶,其用水量占全國用水總量的70%,在我國誣北地區則占到90%。其中96%用於種植業灌溉。就目前而言,我國還有近55%的耕地沒有灌溉條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每年受旱面積達0.27億公頃,每年因旱減產0.7~O.8億噸,相當於年總產量的1/6左右。同時我國水資源利用效率還比較低。節水潛力巨大,機遇與挑戰並存。有關專家指出,我國當前灌溉水的利用繫數只有0.3~0.4,而發達國家已經達到了O.7~O.9;我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平均為1kg/m3,發達國家達2.32kg/m3。從國民生產總值上看,美國用水效益為10.3美元m3、日本為32.4美元/m3、我國只有10.7美元/m3,分別是美國的1/8,日本的1/25。發展節水農業可以在農田、灌區和流域三個層面上做文章,與之相適應的是建立節水灌溉農業、有限灌溉農業和旱地農業三種類型。一方面對各級渠道進行防滲襯砌,逐步推廣噴灌、微灌、管道灌溉等高效灌溉模式,選用抗旱品種,推廣並完善秸稈還田、地膜覆蓋等保墒措施和技術;另一方面儘快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完善的用水、節水運行機制,提高我國用水效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農業集約化的類型[2]

  農業集約化的目的,是從單位面積的土地上獲得更多的農產品,不斷提高土地生產率和勞動生產率。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化,是農業生產發展的規律。這與土地面積的有限性以及土壤肥力可以不斷提高的特點有密切關係。集約經營的水平,取決於社會生產力的水平,並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和自然地理條件、人口狀況的影響。主要西方國家的農業,都經歷了一個由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的發展過程,特別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後,他們在農業現代化中,都比較普遍地實行了資僉、技術密集型的集約化。然而由於各國條件不同,在實行集約化的過程中則各有側重。有的側重於廣泛地使用機械和電力,有的側重於選用良種、大量施用化肥、農藥,並實施新的農藝技術。前者以提高(活)勞動生產率為主,後者以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為主。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國。社會生產力較低,農業科學技術還不發達,長期以來,農業集約經營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農業的資金、技術集約經營也在發展。

  農業集約化具體表現為大力進行農田基本建設,發展灌溉,增施肥料,改造中低產田,採用農業新技術,推廣優良品種,實行機械化作業等。集約農業的發展程度主要取決於社會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也受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勞動力數量和素質的影響。集約化按生產要素構成成分分為勞動集約型、資金集約型和知識集約型。

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內涵分析[3]

  由於農業集約化發展是以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為基礎、以農業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發展過程。因而,對農業集約化經營的概念以及農業集約化水平的衡量標準的界定,是理解農業集約化發展內涵的前提。而從西方經濟學的經典著作中可以發現,對此存在2種不同的理解。

  1.古典經濟學的理解

  古典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在《政治經濟學及稅賦原理》一書中率先對農業集約化經營與粗放式經營的概念進行了辨析。他認為:同量資本和勞動投入在不同的土地上,就屬於“粗放”的農業耕種方式;而等量資本和勞動投入在同一塊土地上,就屬於“集約”的農業耕種方式。隨後,馬克思以及德國農業經營學派代表人物布林克曼繼承了李嘉圖的觀點,並認為農業集約化經營就是“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資本或者勞動力”的經營方式;據此,農業集約化水平便可以用單位土地面積的資本和勞動力投入量來衡量;而農業集約化發展便可以視為通過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集中投入更多的資本或勞動力要素,以不斷提升土地利用率的農業發展過程。

  2.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解

  與古典經濟學家把資本積累和勞動力增加視為經濟增長的核心過程不同的是,以Solow、Swan等為代表的新古典經濟學家認為,技術進步才是經濟增長的決定因素。正是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思想,西奧多·W·舒爾茨在《改造傳統農業》一書中提出: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是要引入新的現代農業生產要素,而引入新生產要素的過程實際就是農業技術的變化。由此可見,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的理解,農業集約化經營就是通過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來降低土地、勞動力等傳統農業生產要素投入,以全面提高農業生產率的經營方式。農業集約化水平便主要體現農業生產率上,可以通過全要素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等指標來衡量。農業集約化發展便可以視為通過廣泛採用現代農業技術,不斷提升農業生產率的農業發展過程。

  儘管,古典經濟學的農業集約化發展觀仍然具有現實指導意義,而且仍然被當前許多文獻所沿用;但是,新古典經濟學的農業集約化發展觀更能反映現代農業的發展趨勢,而且也被許多重要決策文件所認可。

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內在機理分析[3]

  基於新古典經濟學的觀點,農業集約化發展是以採用現代農業技術的集約化經營活動為基礎,以農業生產率或集約化水平不斷提升為主要特征的農業發展過程。對農業集約化發展的研究,便可從農業集約化經營行為與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兩個互相關聯的層面展開。這二者的內在聯繫是:農業集約化經營行為是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的前提和基礎;農業集約化水平的提升是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不斷擴散、集約化經營效率不斷改進的結果。

  1.農業集約化經營行為分析

  (1)農業集約化經營行為的誘因。根據速水佑次郎等的誘致性農業技術變遷理論,可以假設農業生產經營單位是以戶或家庭為主(以下統稱為農戶)。如果某些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增加並引發其價格上漲,那麼農戶為了獲取更多的農產品銷售收入,必將擴大該農產品的生產經營規模。但是生產經營規模的擴大,在生產技術不變的情況下,只能靠增加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而隨著這些生產要素投入的不斷增加,將導致這些生產要素變得更為稀缺,從而反映在要素市場上生產要素價格的上漲,這無疑會促使生產經營成本的快速增加。因此,為了降低生產經營成本,獲取更多的農產品銷售利潤,農戶會主動尋求可以減少稀缺農業生產要素投入現代農業生產技術。也即是說,農產品市場需求的增長和農業生產要素稀缺程度的變化,將通過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要素的價格,誘導農戶採用節約稀缺生產要素的現代農業技術從事集約化經營活動。

  (2)農業集約化經營行為的實現。在農戶經營為主的前提假設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便不具備工業企業那樣的自主研發或創新能力,他們從事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所需的現代農業技術就只能夠通過外部獲取。而農業公共科研部門正是承擔了農業技術的研發任務,農資廠商則負責將農業技術轉化為可以被農戶使用的農業生產物質資料。當農產品市場需求或農業生產要素稀缺程度的變化誘導農戶去尋求資源節約型農業技術時,農戶便將這種需求反映給農業公共科研部門和農資廠商。這些機構在接收到農戶技術需求信息後,便據此開展技術研發和農資生產活動,並最終將所取得的相關成果通過農業技術市場農資市場提供給農戶。由此,農戶集約化經營所需的現代農業技術便可以獲取,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便得以實現。也即是說,農業集約化經營得以實現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農戶、農業公共科研部門和農資廠商三者之間的合作互動過程。

  2.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機理分析

  由於農業集約化水平的提升是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不斷擴散、集約化經營效率不斷改進的結果。因此,對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機理的研究可以劃分為以下2個方面:

  (1)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機理。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主要表現為採用現代農業技術的農戶數量的增加。Bass研究指出,技術擴散活動主要受到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基於大眾傳媒的外部因素;二是基於已採納者與未採納者之間信息交流的內部因素。就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而言,這種外部影響因素主要來自相關政府部門。政府部門可以從公共利益出發,通過多種路徑對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產生積極外部影響。比如:政府農業技術推廣部門通過各種農技推廣培訓活動;政府財政部門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激勵農戶採用現代農業技術;政府的公共傳媒通過電視、廣播、網路等多種渠道對採用現代農業技術進行宣傳等。而農業集約化經活動擴散的內部影響因素,主要來自農業生產經營者之間相互模仿、相互感染。其傳播網路與傳染病感染網路具有極大的相似性,可以用傳染病模型對其擴散機理進行理論解釋。根據傳染病模型把某地區農戶劃分為2類,即“感染個體”(已採用技術者)和“易感個體”(未採用技術者)。在“感染個體”的示範帶動下,“易感個體”對於現代農業技術會逐步由觀望向模仿採用轉變,繼而成為“感染個體”再對其他“易感個體”產生影響。

  (2)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改進機理。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就是採用現代農業技術後,農戶實際農業產出與該技術的理論產出的對比。通常而言,由於自身能力的限制,農戶的實際農業產出會低於理論產出。但是,農戶可以通過對該技術的不斷學習,最終到達熟練並有效利用該技術,從而促進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改進。而舒爾茨認為,對農戶進行人力資本投資是農戶能夠熟練並有效利用現代農業技術的關鍵。人力資本水平越高農戶學會使用農業技術的時間就越短,其集約化經營效率就越高。Lucas在吸收阿羅“乾中學”理論和舒爾茨人力資本理論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以人力資本積累為核心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型。他認為,人力資本積累主要來自2個方面,一是通過正規教育獲取的人力資本;二是通過“乾中學”獲取的人力資本。而且相對於前者而言,“乾中學”獲取的人力資本更加重要。Foster等則進一步論述了通過“乾中學”積累的人力資本對農業技術變化所產生的影響。他們認為,農戶在從事農業生產經營中的人力資本積累主要來自2個方面:一是自身的“乾中學”;二是與他人學習交流的“乾中學”。由此可見,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提高主要是因為農戶在集約化經營過程中,通過自身以及農戶間的“乾中學”促進了自身人力資本水平的不斷提升。

我國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制約因素分析[3]

  1.農業集約化經營中的制約因素分析

  (1)農產品市場需求受限、價格信號失靈難以對農業集約化經營產生誘導。農產品市場需求增長是農業生產者採用現代農業技術從事農業集約化經營的重要誘因。我國農產品市場需求主要受到以下2個方面的限制:一是農產品本身缺乏需求彈性,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對農產品的消費可能出現下降。比如《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1》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糧食消費分別由2000年的82.3kg/人、250.2kg/人,下降到了2010 年的81.5kg/人、181.4kg/人。二是根據阿林·楊格分工水平決定市場規模的思想,農村勞動力的非有效轉移,將制約工農產業之間分工水平,從而對農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形成限制。這是因為,農村勞動力在向城市轉移的過程中,難以享有城市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與工資待遇,致使其不得不在工業生產與農業生產之間徘徊。對於這部分農民工而言,其對農產品的需求很大程度上靠自身的農業生產自給解決,而不是通過市場需求實現,進而對農產品市場需求的增長形成制約。

  農產品市場需求增長對農業集約化經營的誘導作用主要是通過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信號實現的。在我國工業化進程中,工業資本的積累長期依賴於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雖然,近年來國家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戰略。但是整個經濟發展已經對廉價農產品形成了嚴重的路徑依賴,一旦農產品價格上漲將可能導致全面的通貨膨脹。由於對上述問題的擔憂,國家在對農產品價格在進行保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這就使得農產品市場價格難以反映真實的市場需求,價格信號由此失靈,對農業集約化經營的誘導作用便由此降低。

  (2)農戶與農業公共科研部門及農資廠商間缺乏有效互動阻礙了農業集約化經營的實現。農業公共科研部門與農戶的互動缺乏與之相適應的激勵機制。由於現行科研評價制度的缺陷,農業公共科研部門技術研發活動對農戶農業生產實際的關註度降低,而對於發表高級別科研論文、申請高級別科研課題的關註度提高。在這種激勵機制下,農業公共科研部門研究成果與農業生產實際存在嚴重的脫節。即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科研成果難以有效轉化,另一方面農戶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農戶的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也就難以實現。

  農資廠商與農戶的互動缺乏必要的約束機制。當前農資廠商在經營過程中把賺取利潤放在首要位置,卻忽視自身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導致對農業生產經營者的服務不到位。農資廠商的市場競爭手段,除了普遍意義上的廣告宣傳外,更多是採用低價劣質策略,而不是靠提升服務質量。由此一方面導致了農業生產者在農業生產資料的購買中經常受到欺詐而利益受損;另一方面由於農資廠商對農業生產者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服務,致使農業生產者難以有效掌握新的農業生產技術,進而對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實現形成制約。

  2.農業集約化水平提升中的制約因素分析

  (1)產業集聚度低、合作組織功能弱化制約了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農業產業集聚度低、生產分散強,增加了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難度。雖然,現有文獻利用省域層面的數據的研究表明,我國農業產業集聚度由1981年的0.41提高到了2008年的0.66。然而,由於地理條件的差異,對於以丘陵山區地形為主的中西部地區而言,省域層面的農業產業集聚度可能並不能代表其農業生產的集中性。這是因為,對於中西部地區而言,即使省域層面的農業產業集聚度提高,但是省域內部由於地理條件的制約,以及土地流轉存在的障礙,農業生產的分散性仍然較強。農業產業集聚度較低、生產分散性強,無疑會增加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成本,進而對其形成制約。

  農民合作組織技術服務功能弱化,不利於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一方面得益於政府公共部門的技術推廣、財政扶持、媒體宣傳等行為,另一方面則依賴於農業生產經營者之間的相互“感染”。而農民合作組織的蓬勃發展,為農業生產經營者間的相互“感染”提供了很好的載體和平臺。然而,現有研究表明,農民合作組織更多的是為農戶提供農產品市場信息服務,以農業技術服務相對欠缺且服務內容單一,難以滿足農戶的差異化需求。由於農民合作組織技術服務職能的弱化,農戶從事集約化經營活動的相互“感染率”會下降,進而對農業集約化經營活動的擴散形成制約。

  (2)農業基礎設施落後、人力資本不足制約了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提升。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重要保障。這是因為農業生產使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的結合,現代農業技術能夠有效發揮作用需要一定的自然條件和基礎設施與之相適應。近年來,雖然國家對農業基礎設施投資的強度不斷增加,但結構性問題比較突出。比如,大型水利工程的投資比重較大,而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的投入不足;建設性投資比重較大,而農業基礎設施後續維護投入不足。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業生產急需的農業基礎設施缺乏,或者農業基礎設施不能正常發揮其作用。在農業基礎設施比較欠缺或無法發揮作用的情形下,現代農業技術的使用效果會受到削弱,即相對理論產出而言農戶採用技術的實際產出會更低,從而制約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提升。

  人力資本投資是農戶熟練掌握現代農業技術提升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內在要求。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農業部門比較效益較低會損害農戶在農業生產領域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積極性。這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通過接受正規教育提升人力資本的農業勞動力在比較利益的誘導下從農業部門轉向非農產業部門,導致農業人力資本存量縮減;二是各級地方政府對通過非正規教育提升農業勞動力人力資本重視程度不夠,不利於農業生產經營者人力資本的長期積累。在農業人力資本存量不斷縮減和有效積累不足的情形下,農業生產經營者對現代農業技術熟練掌握並有效使用的難度增加,進而制約農業集約化經營效率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艷,阮樹安,邸春吉.遼寧東部山區板慄生產產業化問題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1997,(第3期).
  2. 2.0 2.1 吳大付等主編.第一章 農業集約化 中國農業集約化與持續化.西安地圖出版社,2009.09.
  3. 3.0 3.1 3.2 羅富民,段豫川.農業集約化發展的內在機理與制約因素分析[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第3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業集約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