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再銷售價格法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再銷售價格法(Resold Price Method,RP法)

目錄

什麼是再銷售價格法

  再銷售價格法是按照與被調整企業關聯的企業(再銷售方)將產品再銷售給非關聯的第三方使用的價格所應取得的利潤水平進行調整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製造商分銷商的利潤調整。再銷售價格法不像可比非受控價格法那樣要將比較的重點放在產品身上,而是基於企業行使功能的可比性。再銷售價格法要求再銷售方沒有大幅度提高產品的價值;如果再銷售方採用了一些獨有的無形資產或追加了一些實質性的東西(如商標、獨有的許可權等),再銷售價格法就難以使用。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應限於再銷售方未對商品(產品)進行實質性增值加工(如改變外型、性能、結構、更換商標等),僅是簡單加工或單純的購銷。

再銷售價格法的特點

  第一,因為毛利潤體現了對所有成本的補償,扣除完成具體職能的銷售成本後(計入所用資產和所承擔的風險),產品的差別就不像在可比非受控價格法中那麼重要了。這樣,當受控交易和非受控交易除了產品本身以外其他方面都可比較時,再銷售價格法就比可比非受控價格法更可靠。儘管使用再銷售價格法時對可比性的要求不是那麼嚴格,但是,如再銷售方的交易中涉及高附加值或相對獨特的無形資產時,這時產品之間具有較高的可比性則使用效果更好。

  第二,當確實有實際的產品差別影響到受控交易或非受控交易中再銷售毛利時,就要進行相應調整以使價格反映這些差異。

  第三,當關聯企業和獨立企業開展業務的方式有實質差別時,再銷售價格法的可靠性就要受到影響。比如,有些差別影響計入的成本大小,有些差別影響企業的利潤率,但這些差別不一定影響其在公開市場上的買入或賣出價格;

  第四,再銷售價格法依賴於企業所行使功能的可比性。再銷售利潤率會受到再銷售方經營活動水平的影響。如果在一項受控交易中再銷售方沒有進行其他性質的商業行為而只是將貨物轉售給了第三方,此時的再銷售利潤率就會較小。相反,如果再銷售方在這種商品的營銷中應用了某些特殊技巧並因此承擔了特殊的風險,或因此時與該產品相關無形資產的產生和保護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那麼這時的再銷售利潤率就應當較高。  

  第五,當再銷售方沒有大幅度提高產品價值時,最易得到恰當的再銷售利潤率。相反,如果在再銷售之前,該產品被進一步加工或者被組裝成更複雜的產品,以至其原有的特性喪失或發生轉變,這時用再銷售價格法就很難得到公平合理的價格。  

  第六,如果再銷售方在經營中使用了有合理價值的或可能獨一無二的資產(再銷售方的無形資產或營銷無形資產),非受控交易中的再銷售利潤率就會較高,用這種再銷售價格去推算受控交易的利潤率就會入為抬高被調整企業的利潤水平。另外,當再銷售方在再銷售業務本身之外又進行了大量的商業行為時,再銷售方的利潤率也會比較高。

  第七,當受控交易和非受控交易的賬務處理不同時,也需要對再銷售方的利潤率數據進行適當的調整,只有這樣,兩種情況下所計的成本才能相同。例如,研究與發展成本就應體現在業務經費或銷售成本中。

再銷售價格法的計算公式

  再銷售價格法的計算公式為:

  再銷售價格=再銷售方的購進成本×(1+再銷售的合理利潤率)

  被調整企業的合理轉讓價格=再銷售價格×(1-再銷售的合理利潤率)

  收入調增額=(被調整企業的合理轉讓價格-被調整企業的實際銷售價格)×被調整企業的受控銷售數量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Angle Roh,Dan,Zfj3000,Cabbage,连晓雾.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再銷售價格法"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