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會計分析(Accounting Analysis)
目錄 |
會計分析是指根據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對企業的經營過程及其經營成果進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會計分析的結果是進行會計預測和會計考核的主要依據。
會計分析方法是指以會計報表和其他相關資料為依據和起點,採用專門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從而瞭解企業目前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發現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問題,預測企業未來發展趨勢,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會計分析方法是對單位一定時期的經濟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剖析與評價,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缺陷,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在以後的經營活動中進一步加強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所採用的專門方法。其目的主要在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評價業績、改進提高。
會計分析方法包括:
①定性分析:是指分析人員運用自己的主觀判斷,對企業的資金成本、利潤等方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缺乏歷史會計資料或其它資料的分析。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調查分析法和經驗分析法。
②定量分析:是指運用統計技術,考察事物的規定性,從而把握事物性質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比較分析法,時間序列分析法和因果分析法等。
③靜態分析:它是對已發生的經濟活動成果,進行綜合性的對比分析的一種分析方法,常用的靜態分析法有:相對數分析法、平均數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結構分析法、因素替換分析法、綜合計算分析法、價值繫數分析法等。
④動態分析:它是對企業正在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動態分析有:指數分析法、發展速度分析法、ABC分析法、平均遞增率分析法,季節變動分析法、網路分析法、移動平均數分析法和費用效益分析法等。
⑤預測分析:它是對企業經濟活動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常用的預測方法有:最小損益值分析法、最大損益值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矩陣分析法、決策樹分析法和馬爾可夫分析法等。
⑥經驗分析法:是指分析人員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對企業預測的資料進行分析,並作出評價判斷的一種方法,它的方法有專家意見法、歷史類比法和直覺測定法。
會計分析的重要性[1]
會計是由會計核算、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三個環節組成的。會計核算是基礎,會計分析是會計核算的繼續與延伸,會計檢查是會計核算的必要補充,三個環節是相互聯繫,緊密結合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第五條的規定“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具有核算與監督兩大職能,其中會計核算與會計分析屬於核算職能,會計檢查屬於監督職能。
會計分析以會計核算信息為起點,以研究會計核算信息的相關性為手段,並以此得出評價結論。企業通過一系列的會計核算工作,可以提供以會計報表為主要資料的經濟信息,但它還只能認為是反映企業經濟活動的初始信息,因為經濟活動及其結果是在大量的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下形成的。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會計分析對會計報表所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研究評價,使它們成為對決策有用的高級信息。由此可見,會計核算是會計分析的基礎,會計分析則是會計核算的繼續與發展。
審計的結果是對會計報表的公允性表達意見。審計的基本目的是在某種程度上確保會計報表沒有重大錯誤和故意或非故意的不規範處理。會計分析及其工具和技術是審計程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錯誤和不規範處理對許多財務、經營和投資關係產生重大影響,而對這些關係的分析有時能夠揭示出其潛在的內涵。會計分析作為審計程式的一個部分,其運用在審計初期階段經常最為有效,因為它經常能顯示發生重大差錯的環節,而這些環節通常正是審計希望予以特別關註的地方。而在審計的完成階段,這些工具又能對會計報表整體的合理性作最後的檢查。同時,這一分析也能迫使審計工作者依據經濟和行業情況理解企業的經營及其經營業績。總之,會計分析作為一個基本的審計工具是非常有用的。
- ↑ 樊行健.會計分析的學科地位《財會學習》2008年第9期